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隋唐佛教哲学(2)李伯聪libocong@ucas.ac.cn参考文献•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袁宾编著:《中国禅宗语录大观》,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陈耳东:《公案百则》,中华书局,2006年•黄君:《智者的思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杨曾文、蒋明忠主编:《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邱环:《马祖道一禅法思想研究》,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2007年。•徐小跃:《禅与老庄》,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梅尔比:《乔布斯:苹果禅》,海南出版社,2012年。马祖道一•生平•剑南游学•南岳受法•创建丛林和传法•开元中有沙门道一住传法院,常日坐禅。师(怀让)知是法器,往问曰:“大德坐禅图什么?”一曰:“图作佛。”师乃取一砖,于彼庵前石上磨。一曰:“师作什么?”师曰:“磨作镜。”一曰:“磨砖岂得成镜耶?”师曰:“磨砖既不成镜,坐禅岂得成佛耶?”一曰:“如何即是?”•师曰:“如人驾车,不行,打车即是,打牛即是?”一无对。师又曰:“汝学坐禅,为学坐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坐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如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非达其理。”一闻示诲,如饮醍醐。•(《中国禅宗语录大观》42)•道一门下最常问的问题是”西来意”问题.•僧问祖曰:”请和尚离四句绝百非,直指某甲西来意.”祖云:”我今日无心情,汝去问取智藏.”其僧乃问藏.……藏以手摩顶云:”今日头痛,汝去问海师兄.”其僧又去问海,海云:”我这里却不会.”僧乃举似祖,祖云:”藏头白,海头黑.”•法会法师问祖云:”如何是西来祖师意.”祖曰:”低声,近前来.”会便近前,祖打一掴•究竟什么是祖师意,什么是佛法根本大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懂得自性具足,不假外求.应该坚决果断地截断传统的求佛觅祖的思维习惯,树立自身高度的主体意识.不但不执着于看经,坐禅,说法,而且从精神主体上明确宣告脱离对于佛祖的执着,六祖以来,道一是第一人,慧能仅仅指出了”禅非坐卧”而已。•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趣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经云:非凡夫行,非圣贤行,是菩萨行。只如今,行住坐卧,应机接物尽是道。•道不用修。若言修得,修成还坏,即同声闻,若言不修,即同凡夫。•(《马祖语录》)•赵州大珠慧海禅师,建州朱氏子。依越州大云寺智和尚受业。初参马祖,祖问:“从何处来?”曰:“越州大云寺来。”祖曰:“来此拟须何事?”曰:“来求佛法。”祖曰:“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么!”曰:“阿那个是慧海宝藏?”祖曰:“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外求?”师于言下,自识本心。(《五灯会元》)•平常心是道•“平常心是道”这一命题,突出显示了平常心于超越的道的内在统一,强调赔偿的行住作卧、应机接物,都是真实的禅。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禅,头头是道,物物全真。这是禅学思想的一大发展,为顿悟学说提供了新的理路和方法。“平常心是道”后来成为禅林中的习惯语,影响很大。•禅宗的解释和现代的认识•心理治疗和调适(精神层面和操作方法)•追求自由境界•教导方式的转变•(1)从开堂说法到机缘问答•(2)从书写形式到语录形式•(3)从口头教导到动作教导•历史地位和作用:•使禅宗在禅学理念、教学方法、禅修范围、禅居方式上都出现了大变革•中国哲学思想在唐代的一个重要进展就是对心性的哲学论证。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心性学说对儒家为名教确立心性理论基础的“性命”之道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方便的途径。马祖的洪州宗和希迁的石头宗的迅速传播,扩大了禅宗心性思想的影响范围。•道一门徒之多在禅宗史上可谓空前绝后。其门徒可分为三类:•(1)应唐王朝征召的京禅类,如惟宽、怀晖;•(2)在理论上有所发挥的理禅类,如大珠慧海;•(3)在实践上大有创新的农禅类,如百丈怀海。•农禅发端于道信,开拓于弘忍,直到怀海,才将禅行与农禅融合为一,并在制度上巩固起来。•百丈怀海的农禅理论和《禅门规式》•“佛是无求人。”“佛只是去往自由,不同众生。”“自古至今,佛只是人,人只是佛。”•自由人和无求人。在所有禅宗大师中,没有人像百丈怀海那样呼唤自由。•在百丈怀海的农禅理论与实践中,包含了“经济上劳动自足”“经济自由”的含义,其内容比士大夫的理解要丰富。•某日,普请钁地次(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忽有一僧闻饭鼓鸣,举起钁头大笑,便归。师(怀海)云:“适来见什么道理便恁么?”对云:“适来只闻鼓声动,归吃饭去来。”师乃笑。•禅进入了生产劳动领域。让劳动也渗透了禅意。百丈清规•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百丈怀海的历史贡献”•杨曾文、蒋明忠主编:《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108-109•黄奎:《中国禅宗清规》,宗教文化出版社•农禅•生活方式的变革•在禅宗的早期历史上就有弘忍、道信等提倡“作坐并行”。所谓“作”就是“作务”、“作役”,就是劳作,就是生产劳动;所谓“坐”就是坐禅。虽然“作坐并行”已经打破了“传统佛教”以乞食或受人供养为生的“不劳动”的生活方式,但对于禅宗来说这还只是一种“倡导性”的生活方式,它还没有成为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这个“制度化”的一步是由百丈怀海制定《禅门规式》而迈出的。《禅门规式》规定实现“普请法”,人人都要参加劳动,要求禅众“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师(怀海)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管事)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何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禅门规式》规定:“行普请法”,寺僧不分职务高低,一律参加集体劳动,消费上,“斋粥随宜”,一日两餐,人人有份。反映了共同劳动,人际平等和消费平均的原则。改变了传统的寄生和游乞的生活方式,改变了僧侣的整体性质。•“宗教社会主义是一种世界范围的社会思潮。在西方基督教中存在过,中国历史上也屡有发生。佛教中禅僧团,就往往带有这种倾向,而只有到了怀海,才将它规范化,成为佛教社会主义的典范类型。禅居建立在无私有财产、共同劳动和平均消费的基础上,所以说它是社会主义的;集体群居、禁止婚姻、没有家庭,是标准的僧侣主义。”(《中国禅宗通史》261)赵州从谂(shen)•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内里坐。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尽是贴体衣服,亦名烦恼。不问,即无烦恼(去掉分别心)。实际理地,什么处著?一心不生,万法无咎。但究理而坐,二三十年若不会,截取老僧头去。•老僧这里,下等人来,出三门接;中等人来,下禅床接;上等人来,禅床上接。三武一宗法难•三武一宗法难: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下令毁灭佛法。•会昌五年,敕令灭佛。凡毁寺四千六百余,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千,毁招提兰若(僧住处)四万余,收良田数千万顷,奴婢十五万人。史称会昌法难。•会昌法难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它不但摧毁了佛教所依赖的经济基础,而且大量佛教经籍被毁,许多佛教宗派由此一蹶不振。•日本天台宗求法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唐后的禅宗•两宋士大夫普遍喜禅。士大夫喜禅自唐初开始,至中唐转盛,他们的思想情绪始终是影响禅宗发展的一大动力。但相对而言,农民,特别是其中的流民,对禅宗的推动力更强。至于宋代,农民的影响力明显缩小,禅宗与士大夫的联系则全面加强。•在特定意义上说,宋代的禅宗主要是适应士大夫口味的禅。一是士大夫通过禅宗吸取佛教的世界观、修心养性的路线和通俗语录的表达方法,为新儒学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料,二是将禅宗作为平衡心理的手段,把丛林当作避世、逃世的退路,为政治失意者提高精神上的慰藉和人生退路。两宋文人之所以特别需要禅的慰藉,也与时代有关(专制主义的强化,士大夫难免遇到政治上的挫折和失意)。•自五代十国开始,禅众由山林陋居逐渐向城市、大寺院分流,佛教社会主义传统受到破坏,地主式寺院经济逐渐成长,禅僧内部两极分化•文字禅兴起:早期以心传心的“无字禅”(当然不可能是绝对无文字)变成了口耳相传的文字禅。从“说似一物即不中”,经过五代十国对公案的自发讨论,转变成为“了万法于一言”的理论自觉。惠洪提出:“大法非拘于语言,而借言以显发者也”,“借言以显无言,然言中无言之趣,妙至幽玄。”•宗杲提出,要参“活句”不参“死句”•“今人不学则已,如学焉,未有不归于禅也。”(《二程遗书》卷一八《刘元承手编》,程颐)•“王荆公尝问张文定:‘孔子去世百年,生孟子亚圣,后绝无人,何也?’文定言:‘岂无?又有过孔子上者。’公问:‘是谁?’文定言:‘江南马大师、汾阳无业禅师、雪峰、岩头、丹霞、云们是也。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耳。’荆公叹服。”(《扪虱新话》)(《赵州禅研究》254)禅宗提出的一些重要问题•对人生和觉悟的认识和态度•对自然的认识和态度(“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对权威的认识和态度•对经典的认识和态度•对凡与圣的认识和态度•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和态度(死句和活句)•(《禅的语言》,《禅学研究》第六辑29-37)•对坐禅的认识和态度•对历史的认识和态度•(惟俨禅师)师坐次,有僧问:”兀兀地(呆呆地)思量什么?”师曰:”思量个不思量的.”曰:”不思量的怎样思量?”师曰:”非思量.”•(袁宾编著:《中国禅宗语录大观》,白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年。68)•凡事要“想得通,看得透,忍得住,放得下.”不要以放大了的自我为执见现代生活和禅•禅的喜悦、禅的平凡、禅的生活、禅的境界•“诗意的栖居”•调适方法、过程和禅修•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现代人的心理•现代人的需要和目的是什么•禅的现代领悟•赵州禅茶文化•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监寺)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苹果禅”•《看历史》,2011年11月刊•在乔布斯的一生中,它完成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情,并因此而改变了世界,而这一切的开端,则源于他首先改变了自己。•1972年,17岁的乔布斯接触了禅宗。(《禅者的初心》)•乔布斯把对事物专注的能力和对简洁的热爱归功于禅修。“禅修磨练了他对直觉的欣赏能力,教他如何过滤掉任何分散精力或不必要的事情,在他身上培育出了一种基于至简主义的审美观。”•1997年,他回归苹果公司时,把数百个研发项目砍掉,只保留其中十个。他把“人”放回中心,由创造产品到分析人与产品的关系,进而再演化到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禅,实际上是我们生活的方式。”•“苹果”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科技与人文的结合,是乔布斯和禅的结合,是一种洞见和一种践行的结合。
本文标题:隋唐佛教哲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85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