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 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教 材培训
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培训2006年8月阅读识字写话口语交际一第三册阅读要求1学习朗读课文,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响亮自然。(1)能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2)能读出自然段间的停顿,(3)能读出语气,2学习理解词句(1)学习结合词句了解字的意思(2)借助图画、实物等直观手段理解词句(3)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4)结合上下文理解词句3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4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1)体会逗号、句号、问号、叹号的句子表达的不同语气并初步学习使用这些符号。(2)能结合语境认识冒号和引号。5从课文中学习说话、写话(1)能用课文指定的词语写话(2)看单幅图写话6在阅读中初步学习积累语言(1)初步学习积累词语(2)学习背诵教材指定的诗、文及段落。记住先后顺序再背诵(《大自然的语言》先写水中蝌蚪——再写鱼鳞上的圈圈——最后写三叶虫化石《落叶》“落叶落在哪,谁来了,怎么样,把它当作什么”)7能用讲故事的方式初步学习复述课文8初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目标制定欠科学,盲目的照搬教参,三维目标简单机械的罗列,不能科学的把三维目标进行融合。2初读重视不够,初读时间短,要求不明确,读得不扎实。3忽略了基础知识的教学,盲目的理解、感悟课文,造成基础知识教学不够扎实,课文感悟也不到位。(耕了人家的田,慌了自家的园)(1)忽视了识字教学(2)忽视了词语教学(重要任务就是理解感悟词语、积累词语)4教学设计目的单一,缺乏综合性、整合意识不强。5培养学生动手读书的意识不强。三阅读单元教学设计遵循的原则1、遵循“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学习规律,重实践,重体验,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增强实践能力。2、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给学生充分的独立体验阅读的时间,使其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培养语感。同时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师生进行平等对话。3、立足学生实际和环境条件状况,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夯实知识、培养能力,体验多种情感。四阅读单元的具体建议★“阅读教学”应该遵循先“阅读”后“教学”的原则。阅读教学首先应该考虑把第一次阅读的权力交给学生,给足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把课文读通、读顺,从而读懂。★教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不要面面俱到、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课文学习不要求讲深讲透,而是要注重读中感知、读中有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知识,需要培养的最基本的能力一定要落实。★“三读法”阅读教学实践策略一读“通”—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知内容。二读“悟”—感悟语言魅力,感知表达方法,体会文章情感。三读“品”—品文之美,悟文之妙,达文之意(初步)。一读“通”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知内容1借助双行阅读的优势,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读”。2用范读激情引趣,调动孩子参与读书的积极性。(把功夫扎扎实实地用在读文上,这是学好语文的金玉良言。)二读“悟”——感悟语言魅力,感知表达方法,体会文章情感1、树立“对话”意识,在教师与文本充分对话的前提下,创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适宜情境,使学生置身文本角色,真切体验并真诚表达。2、树立“训练”意识,挖掘并设计文本中适宜孩子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与形式。3、树立“育人”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审美意识和辨别是非能力。二读中从以下几方入手(构成文章的几个要素:字词句段篇)字识字方法:及时归纳识字妙法;收集整理“错字资源”;写字训练:抓特殊结构字——练准;抓有规律字群——练到;抓“错字资源”——练实!词组词运用;扩词成句;辨析近、反义词语;积累(重点是成语、美词)等。句读好短语——体验抄写句子——体验连词成句、用词组句、补词成句、仿说——实践段(篇)典型段落的体验——“悟”结合生活经历适时地“练”——“仿”三读“品”——品文之美,悟文之妙,达文之意在读“通”读“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再次回到全文,整体把握和感悟语言文字中妙处,更好地领会作品、欣赏作品,并从中自然实现“悟人情、达事理、学为文”的目的。第一单元1四季的脚步教材内容:《四季的脚步》是一首诗歌,诗歌采用拟人的写法,把一年四季的悄然变换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使人读起来亲切自然。句式相似、反复出现是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朗读和背诵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建议: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欣赏四季美景,唤起阅读期待。二、读通课文感知美教师给足学生读通课文时间。学生借助音节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初步了解四季不同的特点、初步感受四季的美丽景色。三、朗读重点词句感受美“春天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溪水唱起了歌儿,丁东,丁东,绿草和鲜花赶来报到。”四、积累语言赞颂美五、联系实际运用语言抒发美的脚步悄悄,悄悄地,她笑着走来,关于课后练习:第三题:抄写词语和诗句。●先读再抄、一个词一个词地抄;●注意行款,写在一条线上,字迹大小匀称;●标点符号不能丢;●写后要检查(错词、错字、丢词、标点)。2画家乡教学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美术课上孩子们用彩笔画家乡的事,通过三个孩子不同的画,展现他们各自家乡的美丽,表达了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课文第2、3、4自然段,了解三幅画的内容,体会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说说自己家乡的样子。2用“一望无际”写一句话。教学建议:细读课文了解内容感悟语言体会感情。第一板块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把感知发现的自主学习权力留给学生,实现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提问:问读后你知道了什么?整体: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第二板块精读课文感悟语言1观察彩图并读课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让儿童画与语言之间建立联系,又体现学科整合思想)2细读课文悟情感(1)再读第二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设计意图:了解内容,体会语言表达顺序,感悟语言内涵,同时为背诵做好铺垫。(2)多种方式朗读体会爱家乡情对比读:“山峰高,瀑布美,屋前屋后都是树。”“他画的山峰是那么高,瀑布是那么美,屋前屋后都是又高又大的绿树。”想象读借助画面读(3)互动积累赞颂美(4)拓展延伸抒发美说说自己家乡的样子。训练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语言,同时受到“爱家乡”情感的熏陶感染。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可以放手让学生合作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对画面的喜爱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伙伴,学习方法。关于用“一望无际”造句的指导。注意:读中学用提供素材打开思路先说后写规范格式检查修改■读原句体会用法(让学生读一读课文中的原句,边读边想一想在原句中的意思,来体会用法。)■打开思路(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什么事物可以用“一望无际”,其主旨在打开思路,可以说天空,也可以说大海,也可以说草原,也可以说田野、沙漠、森林……)■用“一望无际”这个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提供多种句式:▪一望无际。▪一望无际的,。▪在一望无际的上(里中),。■指导学生书写格式由于这是第一次出现用词语造句,所以老师在用词语造句的格式上要给予关注。■检查修改3星期天的时光多美妙教学内容这篇课文用诗歌的形式描述了星期天孩子们丰富多彩的生活。表达了他们快乐的心情,说出了星期天课余生活的美好,内容贴近儿童,语言通俗易懂。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星期天的快乐,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教学建议1、通过换词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美妙”。2、带着问题读文,捕捉文本信息。3、指导朗读,体会美妙。(1)师生合作读。(2)体会感叹号的作用指导朗读。(3)比赛读。4、拓展延伸写美妙。学生讨论:说说你希望怎样过星期天?第四课《动手试一试》教学内容这篇课文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故意将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再问孩子为什么,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教学重点第五六自然段教学难点朗志万最后所说的话。朗志万听了哈哈大笑说:“我是为了让你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有些问题要动手试一试,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教学建议1抓矛盾,展开教学。2抓朗读,情感熏陶。3多种方法理解词语。4做中体验探究快乐。5展开想象情感升华。第二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22个字,学会30个生字,1个新偏旁(热的“灬”2学习音序查字典的方法3能依照笔顺规则,按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能够把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4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5能读出句子的不同语气,体会句号、叹号、问号的作用。6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背诵指定的段落和课文。7能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时,能把话说完整,说通顺,态度自然大方,学习运用礼貌语言。8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动脑筋想一想,动手做一做,才能找到答案。做事要多动脑筋,不要只看外表,不要偏听偏信,不要听奉承话。教材特点这4篇寓言和童话故事都比较长,都是学生爱读的故事,学生对故事的内容并不陌生,都是让学生通过读有趣的童话故事来享受人文的情怀。教学建议:落实以读为本,把读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给足,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以读代讲,增加学生阅读实践,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流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1创设情景,让学生想读。(1)运用语言导入,创设情境。(2)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3)听声音,设疑引入。2精心设计朗读训练,让学生爱读,会读。(1)在朗读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2)在初读的基础上,确定朗读的训练点。(3)设计多中读的形式,使学生爱读会读。3创设情境,发挥想象,提升认识。4角色演评,情感升华。注意:《咕咚来了》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美丽的公鸡》分角色演一演。问题:还没有真正读好文,就让学生说、演,实效性很差。建议:复述课文和表演都应在学生扎扎实实读文的基础之上进行,没有扎扎实实的读,就没有顺顺利利地说,就没有栩栩如生的演。不能急于进行讲故事、表演的拓展。讲故事时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的话。第四单元内容:《聪明的华陀》《王冕学画》《古诗二首》《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重点:识好字读好文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聪明”是指遇到困难或问题,能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通过了解王冕学画的经历,体会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下功夫才能成功的道理。●引导学生在读、讲故事的过程中,感受法布尔“好奇就一定要“弄个明白”的科学探究精神,产生探索大自然的愿望。课文写的是小华佗七岁时,妈妈送他到药铺学徒,小华佗巧妙地解答了“考题”,蔡医生高兴地收下了这个聪明的徒弟。这个故事说明,遇到问题,能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这就是聪明。教材说明9、聪明的华佗重点:识好字;读好文;理解并结合生活运用文中部分词语(如:聪明、办法、立刻等)。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聪明”是指遇到困难或问题,能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教学重点难点一、阅读导入导入设计之一课件出示插图:1看插图:图上画的是谁?他们是什么时候的人?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导语:现在人们生病了要到医院去看病,古时候人们生病了,也要去看病。要想学会给人看病,就必须去拜师学艺。小华佗要学看病的本领,他来找蔡医生拜师了。[再次看图]小华佗来拜师,怎么逗起小羊玩儿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里的故事!解题,为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出示课题:聪明的华佗1从课题看,这篇文章是写谁的故事呢?——华佗(从课题看)华佗这个人一定是个怎样的人?——聪明理解“聪明”:A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聪明”。B用”聪明”说1一2句话:(略)2从哪里看出华佗的聪明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里的故事!导入设计之二二、“三读”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大概了解内容(同伴交流,教师了解、个体指导)师: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1-2遍。思考后用尽量少的话讲一讲: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生:(1)个人读书并思考(2)同桌交流(试说,互助读)——如何尽量简练地回答问题。(巡回指导,适时评价并引导说课文主要内容。)一读“通”2、识字读词,引导用简单的话叙述课
本文标题:北京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语文第三册教 材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090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