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最新手机触摸技术 苹果三星触摸技术
2013-1-11下午SuperC-Touch介紹總複習Q&A電容式觸控測量什麼測量的是電荷的變化全世界的業者測量電荷的靜態變化(數量的變化,使用積分)SuperC-Touch測量電荷的動態變化(電荷密度變化的速度,使用微分)SuperC-Touch的使命完成觸控產業與LCD產業的完美結合將觸控所須增加的成本降低到接近“零成本”當主流趨勢走”互電容”的技術時SuperC–Touch選擇走”自電容”的路點自電容結構AllPointAddressing互電容的雙層結構SuperC-Touch歷代技術簡介SuperC-Touch第一代觸控技術測量ITO的電阻–能量不滅定律測量ITO電容–電荷不滅定律SuperC-Touch第二代觸控技術測量誤差碰觸時與未碰觸時測量到的誤差大小不同SuperC-Touch第三代觸控技術測量靜電人體所帶靜電與大地平衡大地靜電又與電力公司的接地線平衡SuperC-Touch第四代觸控技術測量所有的變化使用微擾共振的方法測量所有的變化所有的變化一一現形讓觸控變的很簡單SuperC-Touch做到的事超高的SNR比,在未IC化之前已達200:1,製作成IC後有機會挑戰1000:1超高的靈敏度,可偵測到幾個fF級的微小變化Samplerate可達50Ksamples/sec可抵抗AC電源訊號的干擾可以調整共振能量,改變測量的靈敏度可以使用金屬筆,鉛筆,原子筆等操作觸控可以穿戴厚手套操作3D觸控手勢可使用超過10mm厚的玻璃或PET成果影片戴手套操作=xnvXOUgTTI8&feature=related使用金屬筆,鉛筆觸控範例影片=buLZBBbHrw0&feature=related懸空近接的3D觸控=7vf9hMBRMq4&feature=related10.1吋單層不跨橋觸控面板多指範例影片=Xjm71ySuV4Q薄型化後觸控的功耗問題功耗=K*f*C*V*VK=0.5~1.0越薄表示與GND越近,電容C會增大越薄雜訊越大,須更高的訊號電壓來改善SNR比電壓對功耗的影響遠比電容大使用高頻來加快反應速度或增加準確度對功耗而言不是好方法增加回路內的電阻,對功耗的改善有限一般的觸控模組的工作電壓變化範圍在5V有些如Cypress義隆將工作電壓拉高到10V現在許多跨入Incell的公司使用18~30VSuperC-Touch的工作電壓可以在1V以下SuperC-Touch的功耗所以功耗約在一般的25分之一10V工作電壓的100分之一18V工作電壓的324分之一功耗小於1mW(不含MCU)耗電考量一般的觸控模組的掃描速度約5Ksamples/secSuperC-Touch使用相同的工作頻率時的掃描速度約50Ksamples/sec速度快10倍,功耗可以在小10倍。功耗可以挑戰100uW(不含MCU)耗電考量SuperC–Touch的面板結構Advanceincelltouch使用單層結構的圖案套版在BM層上使用可導電的BM觸控IC與LCD驅動IC分別獨立不須與LCD驅動分時作業不須增加光罩,不會影響良率不會降低開口率最容易量產的Advanceincell觸控面板用於所有的LCD紅色為金屬線黑色為BM競爭對手LGDAdvanceincelltouch將Vcom層切成獨立小區域電極使用自電容的技術觸控IC與LCD驅動IC須分時作業與SuperC–Touch的提案類似可以使用SuperC–Touch所開發的觸控IC可行性很高用於IPS的LCDAllPointAddressing自電容與互電容的比較都可以做多點觸控自電容的位置準確度高於互電容自電容的靈敏度高於互電容自電容式很容易做成OGS當尺寸變大時自電容的點數會快速增加,觸控IC接腳越多,成本越高中央的點線路會走不出來走線越細ITO電阻越大點數越多須要越多的時間掃瞄AllPointAddressing自電容尺寸變大時(一)自電容的點數會快速增加,觸控IC接腳越多,成本越高以目前的IC生產成本,接腳對成本的影響不大。(二)中央的點線路會走不出來。當線路作在BM上時,走線的密度非常高,在15寸以內的面板都走的出來。(三)走線越細ITO電阻越大。使用金屬線沒有電阻的問題。(四)點數越多須要越多的時間掃瞄。使用分區掃瞄再逐次接近的技術,可以輕易的解決。Apple,Samsung,LGD,Sony與SuperC-Touch技術的分析比較不增加任何新元件,只改變現有結構中的圖案,所以不會降低開口率,也不會影響使用壽命。除了SuperC_Touch與LG以外,其他三家繼續使用互電容的觸控方法。除了SuperC_Touch以外,其他四家都將原來整片的Vcom透明電極層圖案化。Apple的方案要與LCD驅動IC分時作業,觸控掃瞄分配到的時間很少,報點的速度會降低。(五)除了SuperC-Touch與LG以外,其他三家因為使用Vcom透明電極層當Tx訊號層使用,LCD內部液晶電容上的電壓會成為觸控感應層接收到的雜訊,這個雜訊影響會大過Gateline與dataline的訊號,就算觸控掃描的時候,LCD驅動IC是處於靜止狀態,gateline與dataline上都沒訊號,可是Pixel的液晶電容上的電壓是base在Vcom的電壓之上,當Vcom作為觸控用的訊號時,會形成疊加在Tx訊號上的雜訊,由液晶電容上的ITO電極直接影響Rx感應線,這個雜訊將是觸控IC設計廠商的重大挑戰。Apple,Samsung,LGD,Sony與SuperC-Touch技術的分析比較液晶電容的雜訊液晶電容的雜訊是屬於低頻雜訊,不容易用硬體或軟體來消除每一個觸控點所遭遇的液晶電容雜訊都不相同,所以使用差動法也沒用液晶電容的雜訊範圍高達5V,同於資料寫入的電壓範圍,超過觸控發生時的訊號變化量用於IPS的LCD問題較大,用於TFTLCD時問題較小除了SuperC_Touch以外,其他四家因為把Vcom透明電極層圖案化,如此會加大Vcom透明電極層的電阻,會造成LCD驅動IC於驅動上的設計困難外還會增加功率的消耗。除了SuperC_Touch與LG以外,其他三家為了要降低液晶電容的雜訊影響,必須增加Tx訊號的電壓,來增加SNR比,如此對功耗的考量非常不利,功耗與Tx訊號的電壓平方成正比,電壓每增加一倍,功率消耗增加四倍,耗電是行動裝置的重要考量因素在生產的良率上SuperC-Touch,LG,三星的結構要達到90%以上的良率很容易,Apple會有生產良率上的問題要克服。Apple,Samsung,LGD,Sony與SuperC-Touch技術的分析比較結論Sony在advanceincelltouch競賽中先馳得點,但有可能是過渡產品。Apple的advanceincelltouch產品挾龐大的資源終將完成,然而良率將會是最大的隱憂。三星的advanceincelltouch面板生產沒有良率與開口率的問題,但是將面臨找不到觸控IC的嚴格挑戰,目前全世界還找不到可使用的觸控偵測技術。SuperC-touch與LGD的advanceincelltouch面板生產沒有良率與開口率的問題,又有微擾共振技術來偵測微小的觸控變化,阻絕雜訊的干擾,而且消耗的功率最低,將是最佳的先進觸控方案Advanceincelltouch與OGS的比較OGS多一層ITO透光率會少,折射率會增加OGS的BM層處理成本會增加OGS無法使用2.5D或3D的保護玻璃同樣要貼保護玻璃的條件下,OGS的良率比較低OGS的玻璃強度要足夠時,要用小片式生產,產量低成本高三星或SuperCTouch完成量產將淘汰OGS簡單的說OGS希望比傳統的G/G型觸控面板節省30%成本SuperCTouch與三星的advanceincelltouch比傳統的G/G型觸控面板節省70%成本OGS比傳統的G/G型觸控面板透光度增加Advanceincelltouch比OGS的透光度更好Advanceincelltouch在保護玻璃的造型彈性上遠優於OGSIncelltouch最被詬病的良率與開口率,壽命等問題在SuperCTouch與三星的advanceincelltouch身上不存在SuperCTouchadvanceincelltouch的優勢最薄的結構(incell)最高的透光率(沒增加ITO)最省電的技術(工作訊號1V)最靈敏的偵測技術,懸空觸控最快的掃描速度50KSamples/sec最便宜的觸控顯示面板(良率最高)SuperCTouch2010觸控技術進度SuperCTouch使用一條1cm寬的銅箔貼在2.0mm的玻璃後之實驗可以懸空觸控掃描速度1Ksamples/secSNR比100:1SuperCTouch2011Advanceincelltouch進度SuperCTouch已完成用一條100um寬的漆包線貼在0.7mm的玻璃後之實驗可以懸空觸控掃描速度5Ksamples/secSNR比100:1Sensor縮小100倍,速度快5倍。SuperCTouch2012Advanceincelltouch進度SuperCTouch已完成將一台15寸LCD切斷一條dataline外接出來,然後讓LCD點亮顯示畫面後完成觸控偵測的實驗Dataline的寬度約10um可以懸空觸控掃描速度50Ksamples/secSNR比200:1Sensor縮小10倍,速度快10倍,SNR好1倍。基本上SuperCTouch已經完成量產前的實驗室所有應做的實驗懸空觸控展示Floatingtouchdemo使用LCD的單一條DataLine做觸控Sensor終極觸控技術可行性展示模擬LCD內部的Dataline與Gateline作為sensor的實驗用0.7mm的玻璃每1mm用一條100um的漆包線浮壓玻璃每5條wire在一起形成電極用整片的鋁箔緊貼所有的漆包線與玻璃實驗結果可以很清楚的分辨每一組電極觸控與否的差異,並可用插值法來計算中間位置座標模擬多條DataLine做觸控SensorInCellTouch的終級技術須面對的障礙LCD內部雜訊訊號感應量相臨感應電極的分辨能力電容包袱時間壓力三方的合作電容式觸控未來發展趨勢由外掛式移轉到先進內嵌式OGS只是過渡產品主控權由觸控面板廠轉移到觸控IC觸控技術由”互電容”轉移”自電容”AdvanceInCellTouch先進內嵌式觸控成功的關鍵觸控IC的新技術SuperC–Touch成功的於觸控技術上創造出明顯差異將差異用於觸控IC將差異放入LCD面板將差異結合到系統廠將差異融入Apple,Google,Microsoft,其他陣線SuperC-Touch的營運模式SuperC-Touch以開發核心技術為主主要業務專利銷售讓渡核心技術移轉觸控IC銷售總複習關鍵問題訊號要如何測量?雜訊如何測量?關鍵問題測量一條銅線的兩端,量的到電壓嗎?關鍵問題如果Incell採用分時處理的方法,是否就可以避免雜訊?關鍵問題自電容的三種結構中,哪一種量到的變化量最大?哪一種量到的訊號最大?關鍵問題雙層條狀互電容結構,用手觸碰時互電容變大還是變小?測量到的訊號變大還是變小?關鍵問題菱形跨橋的互電容結構,用手觸碰時互電容變大還是變小?測量到的訊號變大還是變小?關鍵問題定電流充放電的最大問題在哪?關鍵問題電荷移轉技術最大問題在哪?關鍵問題定電流充放電技術與電荷移轉,哪一個雜訊的影響比較大?關鍵問題差動式技術最擔心的事為
本文标题:最新手机触摸技术 苹果三星触摸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00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