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它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是总揽全局的首要问题。改革、发展、稳定是中国当代最主要的三个问题,三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探讨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对于实现三者之间关系的动态协调、系统推进,实现跨世纪发展的战略目标,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那么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首先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具有统一性。发展与稳定是事物运动的两种不可分离的状态。在人类社会中,只有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可能实现政通人和、社会稳定。众所周知,在当今社会中,发展总是在一定的体制下进行的,当一定的体制成为发展的障碍时,就须通过改革来排除障碍,为发展扫清道路,因而改革成为发展的手段和动力。另一方面,发展是改革的目的,又是进一步改革的基础。另外,发展能为深化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改革需要稳定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稳定为改革的推进提供保障。其次,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存在对立性或相斥性。发展与稳定本身就存在着矛盾。从二者的表现特征来说,社会发展要求“动”,社会稳定要求“静”,当然这种“动”与“静”是可以协调起来的,但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趋向,因而具有一定的互斥性、对立性。从现实看,我们发展中国家以改革为必要条件的发展,目的是实现现代化。这就意味着必须改革某些曾经长期稳定存在的事物。因为,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变化速度显著加快,这将会给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同样,稳定对发展也存在着制约性、排斥性。如果把稳定绝对化,就会制约甚至阻碍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所强调的稳定,是要保持一种有秩序、有规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态势,一种安定、团结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环境。一般地说,改革与发展的对立性、相斥性大体上表现为两类矛盾。第一类矛盾是经常性的矛盾。一般表现为,由于物质条件的有限性,对改革和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应该兼顾而又难以兼顾的矛盾。当经济增长盲目追求高速度,过多占用财力物力时,就必然使改革的经济环境偏紧,回旋余地很小,从而导致二者矛盾激化。第二类矛盾是过渡性矛盾。它要随着“两个转变”过程的完成才逐步消失。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两个转变”需要较长的时间,许多方面不能一步到位。这就必须采取一些过渡的形式,从而不可避免地出现如前所述的新旧体制、新旧发展战略相互交错和摩擦而形成的改革和发展之间的多种多样的矛盾。此外,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及其他方面的改革不能配套推进,这也是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稳定对改革的制约性或限制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原有的社会稳定机制与社会各方面的具体制度之间已经形成固定的机制性联系,我们要改革原有体制,必定会受到原有机制的制约。其二,社会稳定机制对改革所带来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必定会作出迅速而强烈的反应。对改革所带来的社会震荡因素的这种反应过程,也是稳定对改革制约性的重要表现。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更加剧烈的社会不稳定;也不能因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不致力于发展。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深化改革,促进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改革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加快发展,但要注意协调发展。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为此,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要坚持给人民群众以看得见的实际利益的工作原则,要坚持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为工作重点。我们要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要把加快改革和发展的紧迫感同科学求实的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困难,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本文标题:论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28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