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中药科学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基金支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30625042)通讯作者:肖小河,1963年生,男,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中药品质与药性研究;Tel:010-66933322;E-mail:Pharmacy302@126.com中药科学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肖小河(解放军第302医院全军中药研究所北京100039)摘要当今中医药科技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都是空前的。中药科学研究要想在可期待的时间里取得重大突破,有三大层面的基本问题必须得到首要解决:一是科学把握中药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应注意“粗、大、黑”是中药,“半粗、半黑”也是中药,“不粗、不黑”还是中药。二是应科学制订中药科学研究的基本导向和策略,应“有可为,有不可为”、“有所为,有所不为”、“要创新,更要规范”。三是应科学制订国家中医药科技发展“线路图”,中药有效性评价与再提高、中药安全性评价与合理用药、中药药效物质筛选与辨识、中药质量控制与评价技术、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科学表征与应用等可作为今后20年内我国中药研究的优先和重点发展领域。关键词中药基本概念和范畴,研究导向和策略,重点和优先发展领域SomeKeyIssuesabouttheScientificResearchon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XiaoXiao-he(1InstituteofChineseMeteriaMedica,302HospitalofPLA,Beijing100039)AbstractSincetheTenthFive-YearPlaninChina,thescienceandtechnolog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hasgainedunprecedentedhighattention,andatthesametime,thepeoplewhohavebeenengagingintheTCMresearcharebearingmoreandmoremissionsandresponsibilities.Inordertogetmoresignificantbreakthroughsandscientificachievementswithgreatinnovation,greatvalueandgreatinfluenceinthenearfuture,theradicaltargetandstrategyforTCMresearchshouldbemadeoutasfollows:siftingoutthelees,layingasidethedisputes,tampingtheidenticalopinions,andinnovatingtoapply.Inotherwords,theprinciplethat“todowhatcanbedone,nottodowhatcannotbedone;todowhatshouldbedone,nottodowhatshouldnotbedone,andtopaymoreattentiontostandardizationthantoinnovation”shouldberecognizedunequivocally.ThesixissuessuchastheevaluationandimprovementofTCMefficacy,thesafetyevaluationand2reasonableusageofTCM,theinnovationanddevelopmentofTCMqualityevaluationandcontroltechnology,thesustainableutilizationandprotectionofTCMresources,theelucidationandmodernizationofTCMbasictheory,etc.shouldbeconsideredasthepriorandkeyaspectsofTCMresearchinthefollowing20yearsinChina.Keywords: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CM);basicconceptandcategoryofTCM;radicaltargetandstrategyforTCMresearch;priorandkeyareasofTCMresearch“十.五”以来,我国中医药科技事业得到了社会各界空前的关注和重视,也取得了一批有较大社会和经济效益的科技成果,但也面临诸多的问题和挑战[1]。广大中医药科技主管部门以及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承受着越来越重的使命和责任。我国中医药科技工作如何实现在可期待的时期内取得重大突破,涌现出一批真正有重大创新、重大价值和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为大幅度提升中医药在国民医疗卫生保障中的贡献度而提供技术支撑,这是当今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务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本文在总结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的基本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当今中药科技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散点透视,祈望同仁商榷并赐正。1.中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概说1.1一些重要著作定义的中药概念与范畴中药目前尚无一个统一的公认的定义。一些权威著作的定义如下:《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图书馆,1982):中药是中医所用的药物,其中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似可涵盖传统中药的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民间草药、民族药、现代中药、洋中药、植物药,甚至普通的西药(也为中医所用)也可纳入其中。《中药学》(高学敏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康复保健等方面的物质。可包括传统中药、民间草药、民族药、现代中药、洋中药、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甚至西药中用等。但无确切中医理论指导和依据的民族药、民间草药、引自国外传统药物、植物药、洋生药,难以包含于其中。《中药学》(高校教科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似可总揽传统中药、民间草药、民族药,但现代中药、保健食品、保健用品、洋中药、植物药似难以纳入。1.2本文定义的中药的概念与范畴中医药是作为一门传统学科,也是一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学科。中医药学的理论、方法和概念不能拘泥于传统,应具有开放性和兼容[2]。中药(广义)应是基于我国传统3医学理论或经验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剂,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中药,也包括民族药、草药,甚至部分国外传统药物;既包括复方、单方,也包括不同精制程度的药物组分乃至有效成分结构修饰物。中医药的传统不是保守,讲创新,与时俱进。为了发现更多的药物,神农尝百草就是创新;晋代葛洪为了精制提纯药物成分,研创炼丹术就是创新。但是令人不解的是,地奥心血康、绞股蓝总甙、岩白菜素、丁香罗勒油、鸦胆子油、八角茴香油、薄荷脑、西瓜霜、青黛、冰片、苏合香、枫香脂、颠茄叶制剂、当归流浸膏、甘草流浸膏、大黄流浸膏、盐酸黄杨星D等一大批“类西药”已纳入了中药管理,而复方甘草片、莪术油注射液、黄连素类、青蒿素类、莨菪碱类、阿托品类、吗啡类、咖啡因类、水飞蓟素类、甘草酸类、斑蟊素类、七叶皂苷类、苦参素、秋水仙碱、三尖杉碱、喜树碱、鬼臼毒素、石松杉碱、延胡索乙素、芦丁、川芎嗪、穿心莲内酯、薏苡仁内酯、人参皂甙Rg3、熊去氧胆酸、三氧化二砷(砒霜)、丁苯酞等“中药精华素”斥之为西药呢?中医药的传统也不排外,讲兼容,洋为中用。如西洋参、象牙、玳瑁、乳香、丁香、豆蔻、沉香、槟榔、砂仁、龙脑、苏木、番泻叶、胖大海、藏红花、儿茶、血竭等早已被我们的老祖宗“洋为中用”了。水飞蓟、洋地黄叶、罗布麻叶、长春花、萝芙木、贯叶金丝桃、紫锥菊等当今也“洋为中用”了。所以,《中国药典》一部收载的不一定都是中药,二部收载的不一定都是西药。在《药品注册审批办法》实施中,按中药办法审批注册的是中药,按化学药办法审批注册的不一定就是西药。如中药新有效成分可以按中药一类新药申报,也可以按化学药一类新药申报。笔者认为,天然有效成分经化学修饰,毒性降低,疗效增加,或采取成本更低、对环境更友好、更利于工业化生产的合成和半合成方式制备的“天然有效成分”,也应可以纳入中药注册管理范畴。1.3中药的形制与现代化根据现代化程度[3],中药可分为传统中药(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近现代中药(near-modernChinesemedicine)、现代中药(modernChinesemedicine)和后现代中药(post-modernChinesemedicine)。(1)传统中药(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主要指传统中医药典籍收载的药用植物、动物和矿物及其制剂等。这些制剂主要以生药粉入药,剂型古老,主要为药膏、丹、丸、散等。(2)近现代中药((near-modernChinesemedicine):新中国成立以来研制开发的主要以粗提物入药的众多中药制剂,以片剂、胶囊、冲剂、口服液等剂型为主。(3)现代中药(modernChinesemedicine):临床疗效确切,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基本明确,多为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入药。如亚砷酸注射液、绞股蓝总皂甙、地奥心血4康、复方丹参滴丸、榄香烯乳注射液、青蒿素、靛玉红、小檗碱、麻黄素、三尖杉酯碱、长春花减、紫杉醇、石杉碱、芦丁、延胡索乙素、斑蝥素、葛根素、雷公藤甲素、山莨菪碱、灯盏花素、士的宁、水蛭素、熊去氧胆酸、齐墩果酸、甘草甜素、黄芩甙、丁苯酞等。(4)后现代中药(post-modernChinesemedicine):由于人为因素,基本属性(形态、结构、性质、成分等)发生明显改变的中药。它可包括:以天然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化学药物:如二氢青蒿素和蒿甲醚(均以青蒿素为基础的结构改造产品),联苯双酯(以五味子丙素为先导物的半合成品)、双环醇(联苯双酯的换代改进产品),甲基斑蝥胺,羟基芦丁,盐酸麻黄素等;以生物技术生产的天然活性物质及其制品:如组培人参毛状根,黄芪毛状根,虫草发酵菌丝,重组水蛭素等,转基因药用动植物;人工化学配制的中药材:如人工牛黄、人工麝香等。鉴于精制纯化程度与形制的不同,中药不仅包括“粗、大、黑”的传统中药,也包括“半粗、半黑”的所谓现代中药(如中药有效部位制剂),更应包括“不粗、不黑”的基于中草药有效成分的化学药(既包括未经修饰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制剂,也包括经过修饰中草药有效成分及其制剂,甚至以中草药有效成分为先导化合物的合成和半合成药物也不应被拒之门外)。“不粗、不黑”的中药是中药创新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新形式、新境界。正如基因、基因组学等新概念新知识,传统西医学教科书中是没有的,现在很自然地被纳入现代医学(西医)范畴之中。同样,中医药学也不应拒绝新的东西,要及时吸纳新的东西,否则中医药学将永远停留于传统和历史,失去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机会。2.今后我国中医药科技发展的基本导向和策略中医药既是我国重要的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国最具有原始创新潜力的科技领域。一方面,我国政府应从建设创新型国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大力营造和巩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内外环境,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全面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另一方面,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应紧紧围绕“提高中医药疗效,提高中医药安全性,提高中医药科学性”这一首要和核心任务,加强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不断提高中药防病治病能力及其在现代医疗卫生保障中的贡献度和显示度。开展中医药科学研究,首先既要充分认识中医药特色优势和自身规律,更要把握作为科学研究对象的应有的共有属性。中医药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哲学相融合的产物,甚至还揉合了巫术迷信的成分。因此中医药科技应坚持“甄别糟粕,搁置争议,夯实共识,创新致用”的基本导向和策略,科学制定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前瞻性、目标有限性和可操作性的国家中医药科技发展“线路图”和“时间表”。首先要明确“有可为,有不可为”,
本文标题:中药科学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3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