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第二讲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初稿)二、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一)小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1、学习适应问题小学生学习适应问题亦称学习适应不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能根据学习条件的变化,积极主动进行身心调整,导致学习成绩和身心健康达不到应有发展水平的学习干扰现象。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是国内外教育界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幼儿园的生活以游戏活动为主,小学的生活以学习为主,而学习活动带有一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小学生进入小学以后,当他们度过最初的新鲜与好奇期以后,面对的是陌生的物理环境与人际环境,加之学校纪律的约束和学习负担的加重,小学生面临着艰难的心理适应。新入学儿童容易把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老师身上,加之初次与父母分离,面临陌生的新环境,心理不适应,显得敏感脆弱。因此对老师有很高的期望,希望老师能像家长一样既慈祥又有耐心,且容易滋生出对老师的深切的尊敬与崇拜之情。这就要求老师要注意观察和体会每一个儿童的内心变化,倾注满腔的爱心与热忱,以春风化雨的热情,细致入微的工作使学生消除对新环境的疑虑与恐怖,体验到学校与集体生活的温暖和乐趣,逐渐对学校生活产生依恋和兴趣,克服儿童的依赖、脆弱心理,代之以培养独立、乐观、积极向上的心态。但也要注意把热爱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避免偏爱与放任纵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学习的适应是有差别的。为使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都能适应良好,教师应坚持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在达到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基础好,学得快的学生,教师应适当开“小灶,增加学习深度,使其能“吃得饱;对基础差,学得慢者,要寻找原因,对症下药,查缺补漏,以使其能“吃得了2、厌学症问题(1)厌学症的表现与特点厌学症又称为学习抑郁症,主要表现为缺乏学习欲望,对学习产生畏难情绪,感到无能为力,看不到目标与希望。有四个特点:第一,对学习丧失了兴趣,缺乏敏感与好奇心,丧失了自发的学习动力;第二,学习无目标、无计划、得过且过;第三,缺乏意志与毅力,对学习产生了畏难情绪;第四,产生了消极的学习体验,逃避学习情境。(2)厌学症产生的原因家庭、学校教育以及学生自身因素都会造成厌学症。从家庭因素看,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态度失当,要么对孩子的学习不关心、不过问,使其觉得学习好坏无所谓;要么家长期望过高、要求过严,超出其能力水平;无论何种情况,当成绩不理想时,家长便痛斥或体罚学生,使之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从学校因素看,教师教法单一失当,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或学校学习生活单调,应试教育的压力大,使其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从个人自身原因看,或因基础差或缺乏学习能力,使其感到学习困难,或因缺乏自信心与毅力,自感不能克服学习上的困难,当成绩下滑,在学校生活中经历连续失败时,便对学习产生迷惘、困惑、无力、无助的感觉。3、学习疲劳问题(1)学习疲劳的概念所谓学习疲劳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的现象。它包括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前者指肌肉与神经系统的疲劳,后者指的是情绪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缓慢等现象。(2)导致学习疲劳产生的原因学习疲劳产生的生理原因是由于脑神经兴奋和抑制失衡所引起的。在学习过程中,大脑皮层兴奋区域的代谢逐步加强,血流量和耗氧量增加,以保障大脑工作的需要。当紧张的学习活动持续时间过长,大脑皮层的能量消耗过大,消耗过程超过恢复过程,大脑所需能量不能得到及时恢复与补充,此时工作效率就会下降。若个人长期过度紧张疲劳,在生理上就会出现头晕、嗜睡、失眠、乏力、视力减退、食欲不振、大脑供血不足等现象。而且在心理上会出现心情压抑、烦躁、记忆力减退、缺乏信心等症状。学习疲劳的产生更有其个体与社会原因。从个体看,当一个人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与用脑习惯,不注意劳逸结合,由于张弛失度容易引起学习疲劳。就其社会原因看,由于应试教育所引起的学业负担过重和竞争加剧是导致小学生学习疲劳的主要原因。纯真无忧的童年生活淹没在无休止的作业和考试之中,有一句话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状况:“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学生由于厌倦考试而厌倦学习,由厌倦学习而厌倦生活,由厌倦生活而厌倦做人。4、考试焦虑问题(1)考试焦虑的含义及其影响考试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当学生意识到即将面临或正经历的考试对自己具有某种潜在的威胁时,就会产生这种紧张的内心体验。这是学生安全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应激反应,也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心理障碍。心理学研究表明,适当的焦虑对学习和考试有促进作用,它能调动各方面力量处于一种“临战”状态,使学生做好准备,没有焦虑或焦虑过度反倒会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但考试过度虑焦易分散学生注意力,使学生不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若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状态,会导致考试焦虑症——一种对考试及其结果所产生的过分的、甚至神经过敏的不良反应倾向,一旦面临虚拟的或现实的考试情景时,就会产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面红耳赤、头晕脑胀、思维迟钝、反常遗忘、身体多汗,甚至拉肚子、小便失禁等生理和心理反应。导影响身体健康(2)考试焦虑产生的原因考试焦虑的产生有生理的原因,如个别学生缺乏锻炼、身体素质差,但主要是由心理和社会因素所造成的。期望过高,心理压力大。家长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和目标过高,过分关注其考试成绩,以重点中学或“优秀”等目标来要求学生,使其过分关注考试成败,由于对考试结果过分的紧张和担忧,影响了正常的思考和水平的发挥。学习习惯不良。学生考前持续紧张地学习,经常开夜车,不适当地减少睡眠时间,导致学习疲劳,由此引发的过度紧张情绪会诱发考试焦虑。个人性格因素。面对同样的压力情境,不同性格和神经类型的人反应不同。一般而言,神经类型弱、不平衡、不灵活的人,其性格内向、敏感、自卑、多疑,遇事过度担忧,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能力估价不足,平时本身心理压力就大,容易患得患失,遇到重要的考试,就更紧张和不安。5、案例分析案例1、徐×,女,l0岁,小学四年级学生,少先队干部岁班级学习委员。父亲是机关干部,母亲为某单位的会计,独生子女。徐×从小酷爱学习,遵守纪律,聪明温顺,是老师心目中的,“尖子生,是父母疼爱的“掌上明珠。但父母和教师对该生的期望都过高,要求也过严。父母要求女儿门门功课必须在95分以上,有时算术期考得了98分,在班里居前茅,父母仍不满意,认为丢掉那两分太不应该。对于孩子的业余爱好,父母也抓得很紧,目标是“琴棋书画,样样能通。他们请人教孩子学电子琴;又托人安排孩子到区少年宫参加少儿书画培训;父亲略通棋术,抽空便教女儿下围棋、下象棋,‘时间给女儿安排得满满的。教师对该生的期望也很高,经常以这个学生的作文为范例,在全班进行讲评。由于父母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徐×的心理压力很大,学习更加刻苦用功,丝毫不敢懈怠。但从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末开始,徐×感到力不从心,疲惫不堪,有时一拿书本就觉得头痛,两眼好像要冒金花,课堂上有时也感觉脑袋发紧、发胀,不舒服,晚上睡觉时则常有失眠现象发生。分析:这小学生学习疲劳的一个典型案例。从案例介绍可以看到,这个小学生的学习疲劳完全是因父母和教师的过高期望和要求所引起的。孩子算术考了98分,父母仍不满意;课堂学习和课外作业本来就够紧张的了,父母又用“琴棋书画’’的古代淑女标准要求女儿,结果使孩子疲于奔命,叫苦不迭,以致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疲劳。这种状况若不是由于适时地得到心理咨询和帮助,发展下去很有可能导致神经衰弱,这对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害的案例2:任××,男,小学三年级学生,独子。父亲是一家商店的副经理,中专毕业,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在外,家里的事顾不上。母亲在某物资回收公司工作,高中文化程度,因有老人需要照顾,中午不能回自己的家吃饭,很少有时间过问孩子的学习。另据母亲介绍,她是“文革”中毕业的高中生,没正经八百学什么东西,数理化基础较差,看孩子三年级的数学课本都相当吃力,辅导工作无法胜任。一二年级时,任××的学习成绩还算可以,中等偏上。从三年级开始,学习成绩迅速下滑,语文成绩从原来的90多分降至80分左右,数学成绩从原来的90分上下降到及格线的边缘。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父母非常着急。父亲脾气暴躁,气极了就揍,有时打得孩子胳膊、腿到处是伤,伤口好久不能愈合。母亲心疼孩子,多次找班主任求助。班主任对任××似有成见,认分不认人,家长与班主任之间关系冷淡。为此,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认为再怎么学也白搭了,有时一提学习就头痛,还有其它身体不适,但对画画颇感兴趣。母亲曾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西医中医都看过了,查不出什么毛病。百般无奈之际,母亲把求助的目光投向心理咨询机构,带孩子前来求询。分析:任××的厌学情绪主要同学习成绩下降、父亲粗暴体罚有关。咨询中经智力测查(采用瑞文标准推理能力测验),证明这个孩子智力没有什么问题,属中等水平。但在口头随机检查时,发现任××的可逆性思维较差,对有关数概念的相互关系搞不清楚,这可能与其知识的漏洞有一定关系。为此,家长要杜绝粗暴体罚,给孩子应有的爱和关心。鼓励孩子发展特长(绘画),通过特长显露使孩子体验成功的欢乐,并促成其兴趣向课程学习迁移,增强学习的信心。必要时可请任课教师利用休息为孩子个别辅导,这不仅有助于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助于家庭和学校的沟通,密切家长与教师的关系.(二)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情绪问题是小学生行为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情绪问题或情绪障碍,小学生的学习、交往、个性发展等都会由此受到消极影响。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只注意到儿童表面的行为表现,忽略了这种表现的深层因素,即情绪发展不正常的问题。小学生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学习压力太大、生活太单调、父母期望过高、同伴交往不良、个性中消极特征较多等等。在日常生活中,下列情绪问题在小学生身上比较常见。1.过度焦虑与焦虑症过度焦虑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伴有恐惧的情绪状态。从其表现来看,过度焦虑的学生往往敏感、多虑、缺乏自信,他们平时往往比较温顺、老实、守纪律,自制力及自尊心都比较强,对待事物认真负责,但常过分紧张,特别是在陌生环境中处理陌生事物时,更易出现焦虑和惶恐。他们往往学习认真,但总担心学习不好,与同伴相处时也惟恐与同学的关系处理不好。在生理上,过度焦虑儿童常因此出现睡眠不好、作恶梦、讲梦话、食欲不振、多汗、尿频、便秘等症状。从其后果来看,过度焦虑会影响儿童的行为、智力及人格等多方面的发展。过度焦虑儿童往往表现退缩、过度顺从,或暴怒、恐惧、拒绝入学等行为。他们经常不能完成学习任务,过分敏感,自我评价过低,做事优柔寡断,谨小慎微,忧郁消沉。因此,他们往往不受同伴的欢迎。儿童产生过度焦虑的原因与遗传和环境因素都有关,某些精神因素通常可以诱发儿童过度焦虑。父母和教师的焦虑行为较多,不仅自己经常处于焦虑状态,而且对儿童的威胁、劝告、禁令过多,使儿童也常处于焦虑状态。父母和教师对儿童过于苛刻、要求太高,或者对儿童过于放纵,没有明确的具体要求,也会使儿童产生焦虑。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的教育要求不一致,喜怒无常,奖惩无度,这些都会使儿童不知所措,使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讨得父母和教师的欢心,因而经常感到焦虑。总之,不良的环境,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引发儿童过度焦虑的重要原因。与过度焦虑不同,焦虑症是一种神经症,患有焦虑症的儿童除了情绪异常反应外,还具有一些躯体症状。在急性焦虑症状发作时,患儿会感到莫名其妙的惊恐、心慌、出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跳剧烈、四肢麻木、甚至因窒息而产生濒死的感觉,觉得自己“大难临头,快要死了。慢性焦虑症的躯体表现比较复杂,如胸闷、心慌、气急、失眠、疲乏、头痛、便秘、神经过敏、腹胀、手足多汗、口干舌燥等。焦虑症还有生物化学变化,如血糖、肾上腺素、皮质类固醇都会相应增加。引起焦虑症的原因很多,如个人历史、不良的情绪和性格、家庭因素等。就个人历史原因来说,现代精神医学从临床中已经探查出焦虑不安的个人历史原因,这些原因可以归纳为正反两个方面:一是有些儿童由于婴幼儿期缺乏温暖和必要的照顾,从幼时起便失去了安全保护的心理感觉,因
本文标题: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3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