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明代的苑囿有着两个较为显著的特点。第一是苑囿都设在皇城之中。第二是苑囿的布局都趋向于端庄严整。在明代,私家园林的营建极度兴盛元代统治是建立在对内残酷压榨各族人民,对外实施征伐掠夺的基础之上,这不仅摧残了社会经济,同样也破坏了营造园林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因而私家园林的繁荣又等待了一百余年的时间方缓缓来到。北京和南京因其首都这一特殊的地位而成为一代官僚云集的地方,营宅造园的风气更高于其他地方。当然这些园林之中有以雕饰宏丽著称的显宦、贵族园林,也有以疏朗朴质闻名的名士园林,如北京海淀相邻的清华园和勺园.江南地区自唐宋以后就一直较为安定,又兼之这一带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及气候条件,所以经济发达,也成为文人及富商的聚居之地。国家的财政在很大程度上需依赖江南,朝廷的官员也有很大一部分出于江南。所以造园就非常普遍,明代私园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技巧方面都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诸如上海潘允端的豫园、苏州王献臣的拙政园、太仓王世贞的舜山园、扬州郑元勋的影园等都代表着当时的最高水平,堪称这一时期造园艺术的代表作。由于明代造园活动的普遍化,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专事造园叠山的工匠,同时还有那么一批生活悠闲而不思仕途进取的文人,他们或将自己的才智用于诗文酬答之上,或放在绘画造园之中,这不仅促进了造园艺术的发展,并且也开始有人将造园这一工匠造作活动付诸文字,所以明代起出现了像《园冶》、《长物志》这样的专门的造园专著,这非出于偶然,而是这一时期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前世隐逸文化对明代影响文人画家的绘画对山林隐逸题材表现十分热衷,从某些方面反映出了人们对园林审美的趋向。明代园林的地区差异明代私家园林的地区分布呈现出不平衡的状况.通常来说,哪里经济发达、文人辈出,哪里的私家园林也就比较繁荣。明代园林的风格明代私园的面积逐渐缩小,由两宋的“壶中天地”发展成为“芥子须弥”;三教合一的理论建立以后,园林中精舍、丙舍和藏书楼共处于“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环境中;王阳明的心学深入人心,园林中更多的出现主观审美内容;晚明的思想界以高扬个性为特征,园林也如实反映了这一特征,成为突显园主个性的媒体。这些都反映出明代园林的发展轨迹,也正是明代园林的风格特色。明代园林中的主要园林活动园林包含了士大夫主要的文化生活1.藏书读书2.宴游赋诗3.啜茗博古4.曲水流觞唐寅《事茗图》,来源:。杜堇,玩古图,来源:。修禊图,来源:《程氏墨苑》,河北美术出版社,1996年8月。北京的皇家园林西苑是明代最大的苑囿,位于紫禁城西,其基本山水构架就是元代的万岁山太液池,燕王府后来也被作为苑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宣德八年(1433)宣宗称苑内建筑年代已久,恐其颓纪,遂命工修葺。不久英宗对苑进行了首次规模较大的改造。嘉靖、万历年间西苑又经不断的增筑改建,渐渐改变了原先以天然野趣为主的特色,人为的痕迹日趋明显、紫禁城后,中轴线北端另有二苑,一在紫禁城内,坤宁宫之后,称作后苑;一在玄武门外,称万岁山。两苑之地在元代也为禁苑,但明代重新营建之后已经完全没有前代的影响了。后苑与万岁山相距不远,营建也几乎同时开始。布置采用了与宫室建筑相仿的大致对称的格局,呈现出庄严的气度。万岁山占地较大,并用开凿紫禁城护城河所出的土方堆高筑成了一座体量巨大的假山,山脊对称地耸立着的五座亭构,山间、山后所建的殿宇也形成了较明显的轴线。东苑在皇城东南隅,在元代这里也是禁苑的一部分。明中叶以后其间也作了改建,宫室渐多,格局也日趋严谨。北京私园以勺园为例----位于北京大学未名湖一带。清初,勺园改作郑亲王赐园,取名“洪雅园”。嘉庆初年,改洪雅园为集贤院,作为达官重巨入值圆明园的休息处所。后改作国宾馆。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时,勺园也同遭劫难,毁干一炬。米万钟《勺园修禊图》,北京图书馆馆藏。江南的私家园林以扬州园林和苏州园林为例一扬州园林----影园影园在旧城西城墙外的护城河——南湖中长岛的南端,由当时著名的造园家计成主持设计和施工,造园艺术当属上乘,也是明代扬州文人园林的代表作品。园主人郑元勋在《园冶》一书的题词中谈到:“予卜筑城内,芦汀柳岸之间,仅广十笏,经无否(计成)略为区画,别具灵幽”,即指此园而言。影园的面积很小,大约只有五亩左右。选址却极佳影园是以一个水池为中心的水景园。呈湖(南湖)中有岛、岛中又有池的格局,园内园外之水景浑然一体。靠东面堆筑的土石假山作为连绵的主山把城墙障隔开来,北面的客山较小则代替园林的界墙,其余两面全部开敞以便收纳园外远近山水之借景。园内树木花卉繁茂,还引来各种鸟类栖息。建筑疏朗而朴素,如课子弟读书的“一字斋”,临水的“淡烟疏雨阁”由廊、室、楼构成一独立小院,楼下藏书,楼上读书兼赏景。各处建筑物之命名亦与周围环境相切贴,颇能诱发人们之意境联想。园林景域之划分亦利用山水、植物为手段,不取建筑围合的办法,故极少用游廊之类。总之,此园之整体恬淡雅致,以少胜多,以简胜繁,所谓“略成小筑,足征大观”。郑元勋出身徽商世家,明崇祯癸未进士,工诗画,已是由商而儒侧身士林了。他修筑此园当然也遵循着文人园林风格的路数,成为园主人与造园家相契合而获得创作上的成功之一例。大画家董其昌为之亲笔题写园名。二苏州园林----拙政园拙政园名冠江南,胜甲东吴,是苏州园林中的经典作品。此园位于苏州城区东北隅娄门内,是苏州最大的古典园林。苏州园林以拙政园为例拙政园明代江南寺观园林明代北京寺观园林之盛,冠于辽、金。嘉靖年间,城内三十六坊,坊坊有寺院,城外三山,山山为佛寺圣地。各寺古刹,鳞次栉比,比起元大都“精蓝、胜观、栋宇相望”的盛况,有过之而不及。据统计,当时京城内外有佛寺千余所,仅宛平一县(棋盘街至西山一带)就有寺庙五百七十所。其多数是佛教寺院。武当山,自古以来就是天下名山。它在湖北省北部,北通秦岭,南接巴山,连绵起伏,纵横400多公里。宋代书法家米芾曾为武当山写下了刚劲有力的“第一山”三个大字。纸上园林明中叶以后,造园之风渐盛,许多无力构园的寒素文士,也心营目想,纸上谈园,如吴石林的《吴是园记》、刘士龙的《乌有园记》、黄星周的《将就园记》等,这些虽只是纸上“名园”,甚至有人讥笑他们为“画饼”,但并非“卖向人间不值钱”。这些虚构的园林,其造园创作构思,多富有创建性。
本文标题:明代园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62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