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素质,感恩是一种品质。——阳光心灵世界培养孝敬父母的习惯做人教育,先从孝敬父母开始。节日起源于古希腊。在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腊众神之母希布莉致敬。到古罗马时,这些活动的规模就变得更大,庆祝盛况往往持续达三天之久。当然,古时人们对女神的崇拜只不过是一种迷信,它同今天人们对母性的尊敬是大不相同的。在17世纪中叶,母亲节流传到英国,英国人把封斋期的第四个星期天作为母亲节。在这一天里,出门在外的年轻人将回到家中,给他们的母亲带上一些小礼物。2006年11月13日,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就曾以《创设中国母亲节》为题,提出设立中国人自己的母亲节,并提出孟母可作为中国母亲节的形象代表。2006年12月,中国民协节徽文化委员会、邹城市委市政府、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石家庄市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4家“母亲节”核心发起单位正式成立“中华母亲节促进会”,确定将农历的四月初二,也就是孟母生孟子这一天定为中华母亲节,并决定在首届中华母亲节到来之际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现在世界流行的母亲节是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美国最先设立的。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传统父亲节,人们在庆祝母亲节的同时,并没有忘记父亲的功绩。1909年就开始有入建议确定父亲节。据说第一个提出这种建议的是华盛顿的约翰.布鲁斯.多德夫人。多德夫人的母亲早亡,其父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把他们全部培养成人。1909年,多德夫人感念父亲养育之恩,准备为他举行庆祝活动,同时,想到所有的父亲对家庭和社会的贡献,于是给当地一家教士协会写信,建议把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父亲节。该协会将建议提交会员讨论,获得了通过。1910年6月,人们便在此庆祝了第一个父亲节。当时,凡是父亲已故的人都佩戴一朵白玫瑰,父亲在世的人则佩戴红玫瑰。这种习俗一直流传至今。但是开始时父亲节的日期各不相同,而且有的地方用蒲公英作为父亲节的象征,有的地方则用衬有一片绿叶的白丁香作为父亲节的象征。直到1934年6月,美国国会才统一规定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父亲节。在湖北省西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一个贫困的家庭,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当一张张奖状覆盖斑驳脱落的土墙时,儿子也考上了县里最好的中学。但母亲却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无法劳作了。当时的中学,学生每月都需要交给食堂30斤米。儿子知道,母亲拿不出,就悄悄告诉母亲:“娘,我要退学,帮你干活。”母亲疼爱地说:“你这份心,娘打心眼里高兴,但书是一定要读的。放心吧,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过去。”儿子很固执,坚决要留在家里,母亲无奈,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落在儿子的脸上。这是儿子第一次挨打,儿子顺从了母亲。没多久,母亲一瘸一拐地来到了学校食堂的门前,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登记的熊师傅打开米袋,眉头紧锁地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这里有早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时母亲涨红了脸,连声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就收了。第二个月初,又出现了上面的幕,但熊师傅还是把米收下了。第三个月初,母亲望着熊师傅,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熊师傅一看米,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呵斥说:“今天是怎样背来的,还怎样背回去!”母亲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你说实话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熊师傅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来。母亲挽起裤腿,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腿,腿已肿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眼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别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她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子知道后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早上,就怀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10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挨到天黑掌灯后才偷偷摸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放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熊师傅早已热泪盈眶。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忙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母亲走了,一瘸一拐。校长最终还是知道了这件事,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学费和生活费。三年后,儿子考进了清华大学。欢迎毕业生的那天,校长特意将他请请上主席台,令人奇怪的是,主席台中间还堆着三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述母亲讨米供儿子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界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请这位伟大的母亲上台。”儿子疑疑惑惑地往台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情剧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从小就懂得知恩必报,孝敬父母。但孝敬父母不应当是句空话,而应该体现在行动上。可是看看我们的周围,很多同学却成了家中的小太阳,父母却变成围着太阳转的月亮,有的同学感觉这样做很过瘾,父母应该为自己做这做那,这能谈得上孝敬父母吗?我们要明白自己与父母的关系,知道父母是长者,应该感激父母为我们和家庭付出的辛苦。现在有很多人不知道父母的工作情况,不知道父母的钱是怎么来的,只知道向父母要钱买这买那,认为父母给孩子吃好,穿好,用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我们怎么会从心底孝敬父母呢?父母每天在外辛苦地工作,每一分钱都凝聚着他们的血汗,来之不易啊!读完这篇文章,你是不是深有感触,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的米袋包含了母爱——背出了一个清华大学生,真是了不起呀!1、当父母询问你在校情况时,你是不耐烦还是耐心回答?当父母苦口婆心的劝慰教导你的时候,你是专心致志、心有所动,还是心不在焉、敷衍了事?2、当你提出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你是体谅、理解父母的难处,还是冲着父母发脾气、生闷气?3、当父母生病时,你是关心体贴父母,尽力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还是对父母不闻不问?4、当你做错事被父母批评时,你是虚心接受,认真改正错误,还是与父母争辩,强说自己的理?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生命的旅途中点燃了一盏明灯;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掌握了人生宫殿一门门的钥匙;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人生的海洋中拥有了一艘坚固的船;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鸟儿拥有了调节平衡的尾巴……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字里行间流露着母子深情,字字句句倾诉母爱之魅力。我们如今正沐浴着母爱织成的阳光吮吸着充满母爱的琼浆玉露。母爱伟大,父爱亦然,父母给予我们的是他人所不能及的无私的爱。看着父母那爬满岁月的额头,看着那饱尝雨露风霜的脊背,看着那饱经艰难困苦的丝丝白发,一种莫名的泪淌下面颊,我哭了,那是亲情的呼唤。看着那少不经事的小弟把母亲气得落泪,看着父母望子能成龙的忧虑,看着父母因孩子成绩一再滑落而着急,额角的一条条银蛇爬满额头,一种滚烫的东西从眼眶中迸出,那是感恩的泪。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育我们长大,没有父母便没有我们,当我们嬉戏于课堂之上,玩耍于操场,我们的父母却正为我们高昂的学费而不辞辛苦地奔波着,每当返里时,我的心为见到父母而高兴,与此同时,又为向父母索要生活费而隐隐作痛。我们要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珍惜父母的深情。
本文标题:学会感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6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