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印象珠江三角洲之农业自然环境热带、亚热带湿润地区农业基础好,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印象珠江三角洲之工业以前的景观现在的景观高速发展的城市化:三角洲是指河口地区由沙岛、沙洲、沙嘴等发展形成的冲积平原。广义的珠江三角洲包括港澳地区,本节指狭义的珠江三角洲,以广州、珠海、深圳为顶点,不包括港澳地区。小知识地理位置我国的东南部,珠江下游,面临广阔的海洋。南海太平洋BCA位于______的东南部,毗邻____。广东省港澳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的联系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实现?水路陆路航空交通四通八达与______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______”东南亚南大门这里人口____,劳动力丰富。历史上有一部分人外出寻求发展,使它成为我国重点____之一.现在许多海外华人、华侨来这里____。众多侨乡投资三人文因素全国著名的侨乡:珠江三角洲是我国著名的侨乡。中国有约500万海外华人,大约拥有2万亿美元的资产,其中70%集中在东南亚地区,而在东南亚华人中,65%以上的祖籍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因此具有发展外向型经济先天的人缘优势。C“人和”BCA1980年设立4个经济特区,其中的B、C在这里。这里还有有名的对外开放城市A。四政策优势其他23%台湾地区5%港澳地区74%珠江三角洲吸引外资比例图有人说珠江三角洲正是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有利因素,才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请同学们自读第51-52页,分组交流后,对这句话加以说明。讨论交流地理位置:位于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自然环境:平原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物产丰富。人文因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具有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政策因素:国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了“对外开放,优先发展”的策略。重点巩固珠江三角洲对外开放的有利因素板书3、产品主要销往什么地方?1、这些工厂的土地由什么地方提供,工人来自于什么地方?2、工厂的投资资金、样品、设计、技术管理人员来自于哪里?至日本、美国至菲律宾、澳大利亚至新加坡、非洲、欧洲优越条件外向型经济外销产品吸引外资(资金、技术设备、经营管理经验、现代化信息)投资办厂(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制造业)(通过港澳,出口至世界各地)快速发展的经济:(地理位置优越、廉价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低、改革开放政策)15000100002500050002000019801985199019951、在GDP变化上,珠江三角洲与全国相比有何差异?单位:元年份珠江三角洲和全国GDP增长曲线全国珠江三角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2、这里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产品制造业和日用消费品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1、人均GDP上升明显高于全国人均水平。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珠江三角洲的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阅读P53页,找出他们的解决措施中国制造产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充分利用港澳服务业与对外联系优势,共同发展1、珠江三角洲位于()A.广东省B.广西壮族自治区C.云南省D.青海省2、我国的“南大门”指的是()A.香港B.台湾C.长江三角洲D.珠江三角洲AD3、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资的主要来源是()A.东南亚B.日本C.台湾地区D.港澳地区4、珠江三角洲出口产品通过的主要贸易渠道是()A.国同市场B.港澳C.台湾D.美国DBBCA开放城市:A_____经济特区:B____、C____特别行政区:D____、E____DE广州珠海深圳澳门香港问题企业增多和生活水平的提高:1、土地和劳动力成本上涨;2、远离市场;3、人才储备不足。台商投资向长江三角洲转移1、人才丰富;2、科技力量雄厚;3、是个深具潜力的市场。1、珠江三角洲生产的产品,主要是通过____贸易渠道,出口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珠江三角洲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交错分布的独特土地利用景观。3、城镇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的增长和________和____的扩张。珠江三角洲我有土地可以建厂,还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港澳地区我有丰富的资金,还有大量的技术人员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加工工业出口外销东南亚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外向型经济二、外向型经济1、外资的来源2、外向型经济3、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经济特点合作模式4、问题5、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特色和条件差异对比1、珠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我国的“______”。3、这里是我国重点____之一。南大门侨乡2、目前这里成为一个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内的多层次的开放体系。经济特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区三、城镇的发展1、土地类型转变:2、城镇分布变化:3、城镇发展太快产生的问题形成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农业用地交错分布。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扩张。居住环境差;耕地资源减少。主要产业部门不同:珠江三角洲和辽中南地区经济特色和条件差异对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加工制造业,如纺织、服装辽中南地区:重工业为主,如钢铁、煤炭、石油珠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辽中南地区: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发展主要产业所依托的地理条件不同:加工工业服务业带动吸纳大量劳动力吸引外地民工众多的外来人口一、对处开放的前沿1、位置2、正策3、人为二、外向型的经济1、外资的来源2、经济类型3、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经济特点合作模式1、土地类型转变2、城镇分布变化3、城镇了展太快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三、城镇的发展*从“民工潮”到“民工荒”“民工潮”是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所形成的潮流。“民工潮”形成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在有限的土地上,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更多的农民源源不断地走出家乡,进入城市,最终涌动成潮。“民工荒”是指民工短缺现象。这种现象最早从2004年开始,在南方的一些主要城市出现,以后在全国发达地区蔓延。往年春节前后车站人头攒动的“民工潮”如今已经慢慢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厂家对熟练工人难找的普遍抱怨。金融危机对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猛烈的冲击,正在形成一种“倒逼”,迫使企业艰难转型。产业升级需要技术工人。深圳宝安区职业能力开发局范局长作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初中文化程度的工人怎么能够从事精密电子制造业?*2008年10月份以来,由于金融风暴的袭击,有“世界工厂”之称的珠江三角洲,每天都有企业倒闭的消息传出。从10月份开始,广州火车站每天的发客量高达9-13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由于企业倒闭裁员而失去工作的农民工。而在全国范围内,1.3亿外出农民工当中已经有485万人不得不离开城市的工厂和建筑工地,收拾行包返回家乡。2.读下列两则资料谈感想
本文标题:珠江三角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85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