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互相促进、互为备用、共同发展――我国四大互联网络介绍编者按:1996年2月1日,国务院令第19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联网国际管理暂行规定》中确立已建立的互联网络:CSTNET、CHINANET、CERNET、CHINAGBN分别由中国科学院、邮电部、国家教育委员会、电子工业部归口管理。这样,这四大互联网络的发展,从某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互联网络的发展,因此,我们邀请了四大互联网络的专家,对本网做了一些介绍,供读者参考。中国科技网络(CSTNet)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研究员钱华林一、中国科技网络发展的历史中国科技网络(ChinaScienceandTechnologyNetwork)的发展历史,实际上也就是中国Internet的发展历史。早期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非正式的连接,连接手段简单,速度慢,以收发电子邮件为主;第二个阶段为完全的Internet连接,提供Internet的全部功能。1.1.第一阶段中国科技界最使用Internet是从1986年开始的。国内一些科研单位,通过长途电话拨号到欧洲的一些国家,进行联机数据库检索。不久,利用这些国家与Internet的连接,进行Email通信。实现这种通信的单位,先后有北京计算机应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等。承担转发Email的意念要在欧洲,如德国的卡尔斯鲁厄大学,德国的GMD,瑞士的CERN,挪威,法国等。由于国际长途通信费用十分昂贵,通信速率很低(不超过96000bps),通信质量很差,使用的人数很少。1990年开始,国内的北京市计算机应用研究所、在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电子部华北计算所、电子部石家庄第54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行后将自己的与CNPAC(X.25)相连接。同时,利用欧洲国家的计算机作为网关,X.25网与Internet之间进行转接,使得中国的CNPAC科技用户可以与Internet用户进行Email通信。由于CNPAC的国际通信费用十分昂贵,发来中国的Email停留在国外的机器上,等待中国的计算机启动一次国际呼机后取过来。这亲,中国用户发出的Email和收到的Email,其国际通信费用均由中国用户支付。当时的费用大约为每KB人民币5元左右,一般用户是无法承受得起的。上网数量甚少的中国科技界用户,不敢随便公布自已的Email地址,对国外保持Email通信的伙伴,要求他们严格控制发给中国的Email的数量和质量。因而,能使用这种Email通信的科技人员,总共也不过数百人。1993年3月,中国科学院(CAS)高能物理研究所(IHEP)为了支持国外科学家使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做高能物理实验,开通了一条64Kbps国际数据信道,连接北京西郊的中科院高能所和美国史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运行DECnet协议,虽然不能提供完全的Internet功能,但经SLAC机器的转接,可以与Internet进行Email通信。用户利用拨号线路和公用数据网,登录到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的VAX11/780(BEPC2.STANFORD.EDU)上使用网络。IHPnet仅作为美国史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的一个DECnet子网。有了64Kbps的专线信道,通信能力比国际拨号线路和X.25信道高出数十倍,通信费用降低数十倍。大大地促进了Internet在中国的应用。1.2.第二阶段第二阶段是正式接入Internet,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CNIC,CAS)於1994年4月完成。该中心自1989年10月开始,主持了一项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NCFC),设施是世界银行贷款和国家计委共同的项目。项目内容为在中关村地区建设一个超级计算,中心供这一地区的科研用户进行科学计算。为了便于使用超级计算机,将中科院中关村地区的三十多个研究所及北大、清华两所高校,全部用光缆互联在一起。其中网络部分於1993年人武部完成,并於1994年3月开通了一条64Kbps的国际线路,连到美国。1994年4月,路由器开通,正式接入了Internet。目前,经国家批准的可直接与Internet互联的网络(称为互联网络)有四个:CSTNet,CHINANET,CERNET及GBNET。他们的建成时间,运行管理单位及业务性质如下表:网络名称运行管理单位国际联网完成时间业务性质CSTNet中国科学院1994.4科技CHINANET邮电部1995.5商业CERNET国家教委1995.11教育GBNET电子部1996.9商业中国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数量,尚无完整的数据,美国的NetworkWizzard公司进行的测算,历年发展的数据如下表,这些数据低于实际数字,拨号上网的PC机,约有20万台左右,未包括在内。日期主机数增长94.0194.0732595.0156975%95.071,02380%96.012,146110%96.0711,282426%97.0119,73975%97.0725,59430%二、中国科技网络的构成中国科技网络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工程发展阶段:NCFC,CASnet,CSTNet。其相互关系见图一。2.1.NCFCNCFC(TheNationalComputingandNetworkingFacilityofChina)是中国国家计算与网络设施的英文缩写,是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中的一个高技术基础设施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完成。项目总经费约七千万元,主要来自世界银行贷款及国家计委的配套资金,部分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委、以及三个院校的自筹资金。2.1.1.NCFC网络结构NCFC网络由三级组成:城域网(主干网),院校网,局域网。局域网是最基层的网络,设施安装在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地区的近四十个研究所、两所大学的各教学楼里,每个所、系可有一至几个局域网,取决于该所、系的建筑物分布情况。局域网采用以太网(IEEE802.3)结构,提供所有计算机入网的接入点院校网是利用光缆、网桥、路由器、FDDI集中器、程控交换机等设备将院校内所有以太网互连而成的网络。三个院校网分别称为CASnet(Beijing)(中国科学院院网北京部分),Punet(北京大学校园网),Tunet(清华大学校园网)。城域网即NCFC主干网,由光缆及路由器、网桥等设备组成。NCFC主干网将三个院校网的网络中心和单模和多模光缆互连成一个三角型,早期通信速率为10Mbps,后来改为100Mbps的FDDI连接。NCFC主干网在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设立了全网的网络,中心设置了网络监控、网络服务、科学数据库服务、网络超级计算能力、国际出入口等各种设施。到1994年5月,NCFC工程初步完成时,已连接了150多个以太网,3000多台计算机,其中工作站以上的机器800多台,每天有数千名科研、教育人员使用。每天从国外进来的信息量300-400MB,出国的信息量250-300MB。2.1.2.NCFC的网络服务NCFC最重要的网络服务是域名服务,在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授权下,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了CNNIC。中国的域名体系,最高级为CN,二级域名分为两类,一类为纵向域名,包括AC、COM、GOV、EDU、ORG、NET,全国任何单位,都可作为三级域名登记在相应的二级域名之下。另一类为地区域名,包括四个直辖市及各省(自治区)的名称缩写,共34个,例如BJ,SH,TJ,AH……ZJ。分别表示北京、上海、天津、安徽……浙江。34个省市的缩写名,遵循了国家技术监督局的规定。目前,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运行管理着最高两级域名,在InterNIC进行了注册,并在美国和欧洲各有两个域名服务器副本。截止1997年10月28日,中国已注册的三级域名有3679个(EDU下的300个三级域名未计入)。日期域名数增长96.0538397.01100362%97.03169569%97.05238441%97.07276016%97.09359016%97.10367915%NCFC的其他网络服务有Mail服务器、FTP服务器、Gopher服务器、News服务器、WWW服务器、WHOIS服务器等。这些服务设施面向国内外用户。网络中心还建立了监控设施,对国际通信量进行监控、统计。NCFC网络是目前国内最有成效的网络之一,是每天24小时、每年365天运行的地域范围广、用户量大、性能高、通信量大、服务设施齐全的科研教育网络,取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NCFC网络为各类用户提供了通用的技术咨询功能,每天通过Email、电话、传真、自动语音服务、接待来访等,为全为已入网和未入网的广用户提供技术的、政策的、手续等方面的咨询服务。NCFC同时也是我国向世界各介绍中国情况的窗口。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科院高能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单位,均已建立了多媒体的超文本信息服务器(WWW服务器),其信息内容正在不断的充实和丰富。NCFC的WWW服务器还向全世界介绍了科学院的各项重大科技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重大科技成果,中科院各个研究所也建立了各自的HOMEPAGE,介绍各研究扬结构、科研方向、已完成的科研成果、正承担的科研任务等,对促进国内外的学术次序和技术合作起了十分重要的媒介作用。交流和技术合作起了十分重要的媒介作用。通过网络中心的WEB服务器()可以方便地找到国内其他单位的WEB服务器。2.1.3.NCFC的研究与开发科研人员利用NCFC网络平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涉及网络设备、网络软件、网络信息服务及其应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拨专款支持了一批网络应用项目)等领域。由于篇幅的限制,仅举路由器一例。NCFC初建时,路由器为禁运设备,网络不得不被设计成以网桥互连的扩展的以太网,这对子网的划分、网络的扩展、广播风暴的抑制等十分不利。为此,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投入技术力量自行开发路由器,在NCFC中安装了30多台,已运行三年多,情况良好。2.2.CASnetCASnet是中国科学院的全国性网络建设工程。该工程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分院区域网络工程,另一部分是用远程信将各分院区域网络及另星分布在其他城市的研究所互连到NCFC网络中心的广域网工程。CASnet的远程连接,又分为两期工程,第一期用X.25信道将全国京外的23个城市连到北京,第二期以高速卫星信道代替X.25信道,并把更多的城市连到北京。2.2.1.分院区域网络中国科学院除北京的总部及50多个研究所外,有12个分院,分布在上海、南京、合肥、武汉、广州、成都、兰州、西安、沈阳、长春、昆明、乌鲁木齐等城市。还有一批另星研究所分布在青岛、大连、哈尔滨、太原、石家庄、长沙、贵阳、西宁、福州等城市。在建设NCFC的同时,中国科学院从1992年开始,陆续安排建设分院区域网络。各分院网络的建设日程是:1992年,合肥分院网1993年,科大校院网1994年,上海分院网、武汉分院网、南京分院网1995年,成都分院网、兰州分院网、沈阳分院网、(京区北郊网)1996年,长春分院网、广州分院网、新疆分院网、(上海分院网扩充)1997年,昆明分院网、陕西分院网一些规模较小的分院,建设分院内部网络较晚,主要是分院内研究所分散,不便自选铺设光缆,电信部门又不能提供市内信道。这些分院内的各研究所,单独连到北京。2.2.2.广域网1995年底,CASnet完成了将12个分院区域网及其他城市的研究所连到北京的广域网工程。连接了24个城市(包括北京)。作为第一步,早期的连接通过CHINAPAC实现,速率为9.6Kbps-64Kbps不等。目前,已将各主要分院的地区网络,用高速的卫星信道连到北京。零星的研究所仍暂时沿用CHINAPAC信道,不久将也用卫星连到北京。2.3.CSTNetCSTNet以中国科学院的NCFC及CASnet为基础连接了中国科学院以外的一批中国科技单位而构成的网络。目前接入CSTNet的单位有农业、林业、医学、电力、地震、气象、铁道、电子、航空航天、环境保护等近三十个
本文标题:中国四大互联网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