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_3.1农业的区位选择
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想一想:唐玄宗如此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清宫呢?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种植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小麦生产(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相互关系:1.农业区位的含义:如泰国的水稻种植业分布在湄南河平原澳大利亚的牧羊业分布在东南部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等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在什么地方——受什么影响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区位因素2、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气候市场地形土壤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水源--光照、热量、水分科技地价材料一:海南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能生长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而辽宁、山东等北方地区,只能生长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列资料反映出何种主要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气候新疆的民谣:“吐鲁番葡萄哈密的瓜,叶城的石榴人人夸,库尔勒的香梨甲天下。”材料二:我国的牧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九大商品粮基地都位于东部地区,请问为什么?中国地形图西部牧场平原——种植业山地——林牧业(立体农业)地形土壤材料三:东南丘陵盛产茶叶,而东北平原盛产大豆,原因是什么?塞上江南塞北戈壁材料四:我国西北内陆的农业景观差异水源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材料五:美国人爱喝咖啡,咖啡在美国的需求量很大,而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和巴西等国又有生产咖啡的热带条件,且距美国较近,集中生产比较有利。这些国家为了满足美国市场的消费需求,便纷纷扩大了咖啡的生产,南美成为世界最大的咖啡生产基地。市场材料六: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选种育种育秧起秧犁地耙地搭埂插秧田间管理(排灌拔草施肥)收割脱粒扬场入仓劳动力材料七:荷兰的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在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可以这样自豪地说,是荷兰的鲜花装点了整个世界。交通运输材料八: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棉花收购价格的影响,各个地区每年的棉花种植面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政策科技材料九:中国推广杂交水稻,使全国水稻平均每公顷由3480千克增到4920千克。材料十:城市郊区往往种植和饲养单位面积产值高的植物和动物,形成以农副产品(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花卉)为主的农业生产基地。地价1.结合水稻生长需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分析为什么水稻生产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呢?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正好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不满足水稻的生长条件。活动气候2.我国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红壤丘陵地区。这个地区为什么要采取“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鱼果粮”的立体农业布局模式?丘陵山区,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林业和人工草场。缓坡、谷地,土层较厚,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作业。洼地,易积水,出现洪涝灾害,因此发展鱼塘养殖业。地形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亚热带沿海地区一些耕地经历了“水稻田—甘蔗地—鱼塘—花卉棚”的农业景观的变迁,你知道为什么吗?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市场需求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种类和规模思考:过去,北方一到冬季,每家每户都要购买几百斤甚至上千斤的大白菜存在家里,如今“储菜过冬”的现象很少有了,请问为什么?交通运输和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农业技术的改进案例一: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季节性强、不易保鲜储存)无花果油橄榄法国葡萄园思考:从环地中海地区农业变迁的历史中,分析如下问题:哪些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变化?随着欧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时鲜业的市场条件。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地中海地区时鲜业实现区域专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加强了生产地与市场的联系。通过技术投入改善了该地区降水季节分配的不合理性,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随着现代保鲜技术的发展,市场前景更好。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区位因素利用、改造发展、变化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气候土壤地形市场交通政策技术劳力地价水源活动应用C城镇周围要发展乳牛、花卉、小麦三种农业,请在图中A、B、C三个区位做出合理安排,并说明理由。A-小麦A为平地,面积大,靠近河流,距城镇远,地价低。B-乳牛业鲜牛奶易变质,应在距城镇较近且交通便利的地方。C-花卉花卉要保鲜且其生长需大量的水,产值高,在有水源且地价高的城郊处合理。二、农业地域的形成3、形成实质1、农业地域的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2、特点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乳畜业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世界上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种植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混合农业: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形式:谷物和牲畜混合农业新颖形式: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案例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市场1/2以上,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小麦出口国,产量的3/5供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其中,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牧羊带。东南部东南部东南部思考: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与降水、气温、人口分布有什么关系?降水量较大气温较温和人口相对密集,但还是地广人稀1、将文中具有区位因素含义的词句勾画出来。活动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条件。自然社会经济科技2、将勾画出来的词句,按照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方面进行归类。气候暖湿、土地肥沃有悠久的历史、鼓励政策、交通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耕作业已实现商业化机械化水平很高小麦区放牧区休耕地小麦-牧羊农场土地利用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养绵羊种小麦121110987654321月份播种牧场放牧生长配种剪羊毛收割麦田放牧犁地秋种冬长春收小麦种植的忙季在秋(播种)春(收割)两季,冬季为小麦生长季节,农事较闲。而冬季正好是牧羊活动的忙季(绵羊的配种和剪羊毛)。①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②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事活动。③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优点桑基鱼塘蔗基鱼塘果基鱼塘我国的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珠江三角洲中部有许多地势低洼的地方,每逢暴雨便积水不退,于是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在塘中养鱼,基上种蔗、栽桑或种果树,利用蚕粪、蔗叶养鱼,塘泥肥田。因地制宜,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克服当地不利因素,使农业和副业生产紧密联系,农产品加工工业也得到发展,是农民自己创造的一种农业生态模式。农业生产的主导因素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珠江三角洲的三季稻、海南岛的天然橡胶、松嫩平原的甜菜、青藏高原的青稞河西走廊的粮棉、南疆的棉花横断山区、五台山的垂直农业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限制性的区位条件气候(热量)水源地形市场土壤技术练一练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市场科技政策交通气候暖湿,光照充足,适合草类生长平坦开阔(墨累—达令盆地)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东水西调工程)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市场广阔且稳定(国际市场)机械化水平高政府鼓励政策交通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土壤肥沃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主要区位因素
本文标题: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二_3.1农业的区位选择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08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