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概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定性的原理)朗伯-比尔定律(定量的原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5.1概述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基于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而建立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子吸收光分析法。紫外分光光度法(UV):λ∈(200~400nm),用于有机物定性、定量、结构分析。可见分光光度法(Vis):λ∈(400~760nm),用于有色物质定量分析。红外分光光度法(IR):λ∈(2.5~50μm),用于有机物结构(定性)分析。核磁共振谱(NMR):原子核吸收无线电波,发生核自旋级跃迁,产生光谱。用于分子结构分析。5.1概述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量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程度(吸光度),以此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含量,推测物质结构的分析方法,称为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andvisiblespectrophotometry,UV-VIS)。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特点:灵敏度高:10-6g级的物质。准确度高:相对误差一般在1%~5%之内。方法简便:操作容易、仪器设备简单、分析速度快。应用广泛:用于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的定量分析及配合物的组成和稳定常数测定,也用于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及结构分析。5.2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光吸收:一束紫外-可见光通过一透明物质时,当光子的能量等于电子能级的能量差(即△E电=hν)时,此能量的光子被吸收,电子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产生吸收。吸收光谱: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光度A为纵坐标作图,得到的A-λ曲线,即为吸收光谱。谱图分析:最大吸收波长(λmax),次峰,肩峰,波谷(λmin),末端吸收。定性分析:最大吸收波长(λmax)的位置。定量分析:吸光度。特征值5.3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定性的原理)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吸收光谱取决于分子中价电子的性质。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价电子种类:形成单键的σ电子,形成不饱和键的π电子,分子中未成键的孤对电子n电子。电子能级跃迁的种类:σ→σ*跃迁:饱和键,吸收峰在远紫外区,作为光谱分析的溶剂。n→σ*跃迁:含O、N、X、S等的饱和化合物,150~250nm范围内,中等强吸收。π→π*跃迁:碳碳不饱和键,200nm附近,强吸收。n→π*跃迁:碳氧等杂原子的双键化合物,100~400nm范围,弱吸收。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发色团:分子结构中含有π电子的基团,如C=C、C=O、-N=N-、-NO2、-C=S等。助色团:本身在200nm以上不产生吸收,但其存在能增强生色团的生色能力(改变分子的吸收位置和增加吸收强度)的一类基团,如-COOH,-OH,-SO3H,-NHR,-NR2,-NH2等吸收带:R带(n→σ*跃迁,100~400nm),K带(共轭体系的π→π*跃迁,217~280nm),B带(芳香族π→π*跃迁的精细结构,230~270nm),E带(芳香族π→π*跃迁,特征吸收,185和204nm)。谱图偏移:共轭效应、助色效应、超共轭效应、溶剂效应。共轭多烯类化合物最大吸收波长计算方法(略)。5.3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定性的原理)朗伯(Lambert)和比尔(Beer)分别于1760年和1852年研究吸光度A与溶液厚度L和其浓度C的定量关系:朗伯定律:A=k1×L比尔定律:A=k1×CA=kCL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在入射光的波长、强度以及溶液温度等保持不变时,该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浓度C及液层厚度L的乘积成正比。①入射光为单色光,适用于可见、红外、紫外光。②均匀、无散射溶液、固体、气体。③吸光度A具有加和性。Aa+b+c=Aa+Ab+Ac注意!适用范围朗伯-比尔定律:L→2L时,A、T→?2AA=-lgT,T=10-A=10-kcL吸光系数浓度液层厚度T2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4朗伯-比尔定律(定量的原理)比尔定律的偏移吸光物质浓度较高。吸光度数范围在0.16~0.80。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介质不均匀引起的偏离,吸光质点对入射光的散射而导致。吸光物质不稳定引起的偏离。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4朗伯-比尔定律(定量的原理)5.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仪器基本组成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0.575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信号处理及显示光源可见光光源:碘钨灯或钨灯,发射波长范围为320~2500nm的连续光谱。紫外光源:氢灯、氘灯、汞灯、氙灯,发射波长范围为150~400nm的连续光谱。单色器功能:把从光源发射出的连续光分为波长宽度很窄的单色光。玻璃能吸收紫外线,因此紫外区的光源必须用石英棱镜色散,可见光区域可用玻璃棱镜。吸收池玻璃吸收池也只能用于可见光区,而石英池即可使用可见光区,也可用于紫外光区。5.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类型:分为单光束、双光束、双波长、多道分光等。5.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双波长分光光度计的优势:①仅用一个样品池进行测量;②可消除不同浑浊度所引起的背景吸收;③可掩蔽共存组份的干扰④检测限低,0.01~0.005的消光度值5.5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定性定量分析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分析对比法:比较样品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特征与标准化合物的吸收光谱特征;或与文献所载的化合物的标准谱图进行核对。同一物质有相同吸收光谱图,反之不一定是同一物质。定量分析标准曲线法。注意:吸光度范围为T∈20%~65%,A∈0.2~0.7之间;选择吸收最大的波长为入射光,干扰最小5.6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定性定量分析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5.7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国标测试方法中对物质定量的辅助方法。食物中磷的测定方法GB/T12393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方法第二法GB13112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第三法GB/T5009.11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第三法GB/T5009.12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第三法GB/T5009.13……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课程作业:1、什么是分子吸收光分析法,包括哪些光分析法,列举每种光分析法的特征波长。2、电子跃迁有哪几种类型?哪些类型的跃迁能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反映出来?3、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主要有哪些?4、如何根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测定?第5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概述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红外吸收光谱仪及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简介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红外光谱(InfraredAbsorptionSpectrum,IR)谱区示意图6.1概述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整个红外吸收光谱可划分为远、中、近三个吸收区间。近红外区(NearInfrared,NIR)是指波长780nm~2500nm范围内的电磁波,波数为12500~4000cm-1。光谱测量的是分子中单个化学键的基频振动的倍频和合频信息,主要是含氢基团(C-H、O-H、N-H、S-H),食品工业上用于样品水分的快速在线检测、品质的快速在线分级等。中红外区(MiddleInfrared,MIR)是指波长2.5~25μm范围内的电磁波,波数为4000~400cm-1。此波段中,分子的基频振动最强,因此主要用作物质的组成分析,例如红外光谱仪。6.1概述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远红外区(FarInfrared,FIR)是指波长25~1000μm范围内的电磁波,波数为400~10cm-1。远红外有致热和保健的效果,是对人和植物最有效用的波长。主要用于加热电器、医疗中对人体的保健等。红外吸收光谱中,习惯上以微米(μm)为波长单位,以波数σ(cm-1)来表示频率。由于中红外区域是有机化合物红外吸收最重要的范围,因此所有文献中如无特殊说明,一般是指中红外吸收。6.1概述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波数=1/波长×100006.1概述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6.2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红外吸收光谱的产生:分子在未受光照射前,其能量均处于最低能级,称之为基态。当分子受到红外光的辐射,吸收红外光的能量后,其分子振动或转动且偶极矩发生变化,产生能级的跃迁,使相应区域的透射光强度减弱。记录红外光透射比与波数之间的关系,即得IR谱。分子振动与红外吸收峰:只有发生偶极矩变化(△μ≠0)的振动才能引起可观测的红外吸收光谱,该分子称之为红外活性的;△μ=0的分子振动不能产生红外振动吸收,称为非红外活性的,例如N2、O2、Cl2等。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形式:伸缩振动(键长变化)、弯曲振动(键角变化)。6.2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在有机物分子中,组成分子的各种基团(官能团)都有自己特定的红外吸收区域。通常把能代表某基团存在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峰,称为该基团(官能团)的特征频率,对应的吸收峰称为特征吸收峰。同一类型化学键的基团在不同化合物的红外光谱中,吸收峰位置大致相同,因此红外光谱定性的基础即为特征吸收峰。红外谱图常见的分区:4000~1300cm-1为官能团区,在这个区域内的每一个红外吸收峰都和一定的官能团相对应;1300~670cm-1为指纹区,对结构上的微小变化表现极为敏感,可表征整个分子的结构特征。6.2红外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从官能团区可以找出该化合物存在的官能团,而指纹区的吸收则适宜于用来与标准谱图或已知物谱图进行比较,从而得出未知物与已知物结构相同或不同的确切结论。常见化合物的特征基团频率:见书。红外吸收峰的强度表示:vs(很强,ε200);s(ε75);m(ε25);w(ε5);vw(ε5),其中ε为摩尔吸光系数。分子对称度高,振动偶极矩小,产生的谱带就弱;反之则强。如C=C,C-C因对称度高,其振动峰强度小;而C=X,C-X,因对称性低,其振动峰强度就大。6.3红外吸收光谱仪及应用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红外光谱仪的组成:光源、干涉仪、吸收池、检测器、记录系统。光源:能斯特灯,发光强度大,寿命0.5~1年。干涉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用于产生干涉光,提高灵敏度和分辨率。6.3红外吸收光谱仪及应用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吸收池:红外吸收池使用可透过红外的材料制成窗片;不同的样品状态(固、液、气态)使用不同的样品池,固态样品可与晶体混合压片制成。材料透光范围/μm注意事项NaCl0.2~25易潮解,湿度低于40%KBr0.25~40易潮解,湿度低于35%CaF20.13~12不溶于水,用于水溶液CsBr0.5~55易潮解TIBr+TII0.55~40微溶于水(有毒)6.3红外吸收光谱仪及应用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制样方法:对试样的要求:试样应为“纯物质”(98%),通常在分析前,样品需要纯化;试样不含有水(水可产生红外吸收且可侵蚀盐窗);试样浓度或厚度应适当,以使T在合适范围。液体或溶液试样:沸点低易挥发的样品,用液体池法;高沸点的样品,用液膜法(夹于两盐片之间);固体样品可溶于CS2或CCl4等无强吸收的溶液中。6.3红外吸收光谱仪及应用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技术固体试样:1)压片法:1~2mg样+200mgKBr→干燥处理→研细(粒度小于2μm,散射小)→混合压成透明薄片→直接测定;2)石蜡糊法:试样→磨细→与液体石蜡混合→夹于盐片间;注意:石蜡为高碳数饱和烷烃,因此该法不适于研究饱和烷烃。3)薄膜法:高分子试样→加热熔融→涂制或压制成膜;高分子试样→溶于低沸点溶剂→涂渍于盐片→挥发除溶剂6.3红外吸
本文标题:紫外、红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1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