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天津市和平区万全道小学赵杰21世纪的到来,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思想道德素质是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是决定一个人成才的关键,而一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个国家盛衰的决定因素。因此,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学校的德育工作。江泽民同志曾多次对加强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指出:品德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放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学校德育是个系统工程,不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平等和勤俭节约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作为教书育人的教师,我们要抓住课堂这个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既要培养学生具备适应和参与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须的知识和能力,又要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人性,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潜在的情感因素,发挥学科知识的教育力量,善于从学科教材的性质和特点出发,有机地渗透德育教育。那么,学科教学与实施德育教育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这说明了德育与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的教学,不能是唯科学地传授文化知识,我们的思想道德教育,也不能是脱离科学文化知识的空洞教育,只有把思想性与科学性密切地结合起来,把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能力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落实到整个教学体系中去,才能真正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由此可见,学科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我本人担任的是小学中高年级段的英语教学工作,根据所任学科的特点,结合学习的德育教育理论,我就“如何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这一课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实践,现将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大家交流。一、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英语在小学是一门特殊的学科。首先,它以学习、掌握一门外语为教学目的,并要求教师与学生尽可能多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其次,它的教学内容相对简易,涉及的知识面较窄。正因为这样,教师要在不违背外语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这是外语教学的思想性原则和教育性原则相结合的体现。为此,我们要提高学科德育教育的自觉性,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英语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德育资源,发挥学科德育教育功能。我们应该运用教材中积极健康的思想因素,合理处理教材中可能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的内容,有目的、有意识地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增强是非观念。那在平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可以进行哪些方面的思想道德教育呢?(一)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今世界的范围越来越小,国界越来越开放,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依然异常激烈。因此,爱国主义教育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教师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很空泛,就会使学生只知道要爱国,但不知道为什么爱国,怎么做才叫爱国。因此,我觉得爱国主义教育一定要有实实在在的载体,这样才使得“爱国”不至于沦为一句空话。1、把握第一堂课的绝好契机小学生在正式上第一堂英语课之前的心理活动非常丰富,教师需要加以恰当有效的指导,才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第一堂课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①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中文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影响。例如,中文是联合国五种工作语言之一;世界上使用中文的人口最多;中文的历史、中文对我国周边国家的语言文字的影响以及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掀起学习中文的热潮等,从而使学生感到身为中国人很光荣,增强了民族自豪感。②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英语在当今世界上的作用,使用范围及其历史背景的介绍,通过分析近百年我国落后挨打的历史,使学生懂得,作为中国人,为了更好地建设祖国,从小就要打好英语基础,以便将来更好地了解和吸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贡献。2、要善于发现、挖掘教材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德育内容学科教材是德育的载体。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德育因素适时、适度、适量地体现出来。在小学英语教材中有些教学内容可以直接作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点。例如:新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6Wouldyouliketotakeatrip?Lesson31是有关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出游的内容。在教学本课时,我组织同学进行讨论,让他们说说自己想要去的我国各地的旅游景点、景区。大家积极踊跃地查找资料,用英语说出了如:theGreatWall/theSummerPalace/theTian’anmenSquare/theTaiMountain/theYellowRiver/theYangzeRiver等许多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地。同样,在新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FUNTIME1—CultureLink中也介绍的是我国各地名胜古迹的内容。此时,我利用幻灯、图片和录像等直观性的教学设备,向他们介绍各地的风土人情与自然风光。学生们被一幅幅优美的景色所深深吸引并陶醉其中,其更感祖国河山之壮美,在潜移默化之中,使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得到升华。(二)在教学中教育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人类社会不断向文明迈进,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却日趋恶化,这主要是人类环境意识淡薄,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造成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而引起的。我认为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是当前的一个迫切任务。所以各科教师都应寓环保教育于学科教学中,牢牢把握并合理利用课本上的环保教育素材。例如:在教学新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5Lesson28时,我设计了森林和海洋两幅图片,让同学们根据录音中所听到的内容在不同的图片上贴出相应的动物。有一些动物贴了好几只,而另一些如大象、老虎、熊猫等却只有几只,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为什么这些动物现在这么少了呢?经过大家的积极发言,同学们懂得了要爱护我们身边的环境,认识到动物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不应该随便捕杀动物和破坏环境,要与动物和睦相处,共享我们美丽的地球。这无疑是环保教育的好材料。(三)在教学中要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团结友爱,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如今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的溺爱往往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倾向。然而现代社会充满竞争,同时又充满着交流与合作,没有合作精神的人犹如汪洋中的一叶小舟,经不起风浪的搏击。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使学生记住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要热爱集体,知道团结起来力量大,要和同学友好相处。教师可以挑选一些包含团结思想的语言材料,如:小兔子拔萝卜的故事就是一例。在教授这一课时,我先对其中的语言材料进行教学,之后,教师让学生们小组讨论,说说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最终让他们通过讨论领悟出“集体的力量大无穷”这一道理。同时,为强化学生对“团结就是力量”的理解,我还让他对“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把筷子折断难”这个俗语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示,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获得真理,从而得到思想品德的教育。此外,教师在课上或课下可以安排和布置一些集体协作型的活动和作业,如:分角色表演对话、小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采访等,让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四)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文明用语的习惯,教育学生讲究文明,礼貌待人六年级教材以“结构-功能法”为编写体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既教会结构,又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这种结构,即掌握语言的功能。比如教学祈使句时,我会告诉学生:课堂上学习的祈使句中命令式的语句是不能随便使用的。假如你到咖啡馆去,对服务员说:Bringmeacupofcoffee,那你是喝不到咖啡的,在使用英语的国家,日常生活中一般很少使用祈使句语言形式,而请求别人做事时,一般要用这些结构:Willyou…,please?Wouldyouliketo…?Couldyou…?这样语言委婉,不但让人觉得你语言文明,很有礼貌,而且英语很地道。然后,我因势利导对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教育,告诉学生在我们国家也是很讲究语言的文明礼貌的。举个例子,如果你向别人问路:“喂,到动物园怎么走?”人家会理睬你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不会。”有的同学马上更正,应该说“请问。”“对。”我马上肯定了这个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又教给学生们如何用英语向别人提出建议,请求帮助等语句。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又如学习了“Nolitter!”,我又引申出了其它六不准,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命令式的语句,大家是一定要遵守的。同时,我还设置了几个情景,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劝阻别人的违规行为,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良好的文明习惯,一举两得,收效甚佳。(五)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平等民主的气氛中国教育长期受封建主义教育的影响,“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那种以“绝对服从听话”为标准来衡量学生好坏的现象,在目前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还比比皆是。而且当前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如:父母长辈的过分溺爱、包办、“保姆式”的教育,滋长了孩子的依赖性,产生了被动性、单向性,形成了定向思维。这样做会扼杀孩子的天性,也会扼杀他们生存的本能,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教育方式。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奠基工程,对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奠基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从素质教育理念来看,主体性是人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学校德育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当十分明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基于渊博的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而且还基于道德的威望,人格的魅力。课堂中师生平等民主的教学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小学英语课堂也不例外。教师要注意发挥指导作用,清楚自己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习英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尊重学生的爱好,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大朋友;发扬教学民主,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碰撞,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就会大胆地多说英语,说好英语。此外,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认真研究教学方法,避免过于强调接受性学习,单纯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现象。应该说,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教师在备课时就做有心人,遵循小学生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按照英语教学的特点,结合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自然、有机地渗透德育,就能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二、注意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出现的思想倾向性问题,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在教材的呈现中进行德育渗透小学生处于长身体、长智慧、长才干的成长期,他们好奇、好动、好学、好强,这是他们的天性。一位哲人说过:“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目标,这一目标至少在他看来是伟大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儿童的特点不断加以积极引导。我们可以结合当今的一些时政,如:中国已经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上海2010年要举行世博会,以及北京2008年要举办奥运会等,说明英语在我们身边和社会各个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以此来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亲身参与的意识。那么,在学生们的“参与”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一些问题呢?对于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又如何解决呢?(一)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为他们树立战胜挫折的自信心现今小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经不起失败和挫折,做事情有时会因一点困难就半途而废、打退堂鼓。针对这一问题,我从中年级段开始就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们建立克服困难的自信心。如:新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中会有课程名称的学习,当学习完学科名称和Ilike…/Idon'tlike…句型以后,我立足素质教育本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有意识地教导学生要培养广泛的兴趣,克服困难,学好各门课程,将来为祖国做贡献。又如:大部分三、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英语还处在入门阶段,单词的拼写是他们学习中的难点,许多学生就因这一困难无法克服而成绩落后,最终放弃了英语学习。对此,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甚至可以重新编排组合,减少学生们的学习困难,给他们学习的拐杖,如以旧带新、积累语音规则等方法,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
本文标题:浅谈如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30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