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文学鉴赏
0861314庞晶文《Iwanderedlonelyasacloud》两篇译文对比鉴赏关于作者华兹华斯及其贡献华兹华斯,英国诗人,生于律师之家。1783年他的父亲去世,他和弟兄们由舅父照管,妹妹多萝西则由外祖父母抚养。多萝西与他最为亲近,终身未嫁,一直与他作伴。1787年他进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学习,大学毕业后去法国。他对法国革命怀有热情,认为这场革命表现了人性的完美,将拯救帝制之下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民。1792年华兹华斯回到伦敦,仍对革命充满热情。但他的舅父对他的政治活动表示不满,不愿再予接济。于是在1795年10月,他与多萝西一起迁居乡间,实现接近自然并探讨人生意义的宿愿。WilliamWordsworth(1770-1850)华兹华斯与SamuelTaylor、Robert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他们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湖畔派”三诗人中成就最高者为华兹华斯。他于1789年和柯勒律治合作发表了《抒情歌谣集》,宣告了浪漫主义新诗的诞生。两年后再版,华兹华斯加了一个长序,在这篇序中,他详细阐述了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主张以平民的语言抒写平民的事物、思想与感情,被誉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宣言,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然而纵观他的一生,其诗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为继莎士比亚、弥尔顿之后的一代大家。关于《Iwanderedlonelyasacloud》这首诗写于诗人从法国回来不久。诗人带着对自由的向往去了法国,参加一些革命活动。但法国革命没有带来预期的结果,随之而来的是混乱。诗人的失望和受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后来在他的朋友和妹妹的帮助下,情绪才得以艰难地恢复。这首诗就写于诗人的心情平静之后不久。这首诗也极好的反映了诗人在诗歌创作上选择“普通生活事件和环境”作为题材,同时“要对寻常事物添加某种色彩从而给人一种不寻常的印象”的美学主张。作者借水仙抒情,和中国诗人习惯的咏物诗在情趣和表述上有相似和相同点。下面将通过对辜正坤和杨德豫译文的对比鉴赏,进一步分析古典诗歌翻译的技巧,从而提高我们的翻译能力。关于格律杨译我独自漫游,像山谷上空悠悠飘过的一朵云霓,蓦然举目,我望见一丛金黄的水仙,缤纷茂密;在湖水之滨,树荫之下,正随风摇曳,舞姿潇洒。IwanderedlonelyasacloudThatfloatsonhigho’ervalesandhills,WhenallatonceIsawacrowd,Ahost,ofgoldendaffodils;Besidethelake,beneaththetrees,Flutteringanddancinginthebreeze.辜译我宛若孤飞的流云,闲飘过峡谷山岗,蓦然见成簇的水仙,遍染出满地金黄:或栖身树下,或绽放湖旁,摇曳的花枝随风飘荡。杨译我独自漫游,像山谷上空------ong悠悠飘过的一朵云霓,------i蓦然举目,我望见一丛------ong金黄的水仙,缤纷茂密;------i在湖水之滨,树荫之下,------a正随风摇曳,舞姿潇洒。------a辜译我宛若孤飞的流云,------un闲飘过峡谷山岗,------ang蓦然见成簇的水仙,------an遍染出满地金黄:------ang或栖身树下,或绽放湖旁,------ang摇曳的花枝随风飘荡。------ang}}ABABCC式通韵式(ang)雪莱原诗格律是比较整齐的,每一节的押韵形式完全相同,为ABABCC。但是四个诗节的景色描写和诗人的情绪变化并不一样,因而句子的音节数目并不相等,长度也不相同,显得比较错落和自由。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完全按照原诗的韵脚布置进行仿造,包括句子长短的控制,即每一句子的长度和字数,在汉语单音节词比较多而且可以自由调配的前提下,不是完全做不到的。但是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虽然杨德豫先生的译文为抑扬格为主,每行4音步;译诗每行4顿,符合了雪莱原诗的ABABCC韵律,但读起来并没有辜正坤的译文那样朗朗上口。有因为辜的译文采用通韵,辞藻华丽,诗意盎然,有归化倾向。将韵脚设计为全篇押通韵,使读者读起来觉得通篇整齐流畅,具有音律美。关于诗歌语言例1,IwanderedlonelyasacloudThatfloatsonhigho’ervalesandhills,辜译:我宛若孤飞的流云,闲飘过峡谷山岗杨译:我独自漫游,像山谷上空悠悠飘过的一朵云霓分析此处对比品读可知,辜的译文更加优雅。其中我觉得“宛若”“孤飞”“流云”3个词用的甚好。“宛若”一次的使用,是译文具有书卷气息,而“孤飞”“流云”两个十分精炼传神的词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一个“孤”字更是点出了作者的处境,情景相融,意境甚美。相比较之下,杨的译文虽译出了诗的意思,但不免显得略微平淡。例2,WhenallatonceIsawacrowd,Ahost,ofgoldendaffodils;辜译:蓦然见成簇的水仙,遍染出满地金黄杨译:蓦然举目,我望见一丛金黄的水仙,缤纷茂密分析我觉得,本句话中,辜的译文中有一个字绝妙,即“遍染”的“染”字。这个字让我想到了一句古诗“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我觉得此“染”和彼”绿“有异曲同工之妙。一个”染“字也将无数金黄色的水仙花灵动跃然的景象表达了出来,极为精辟传神。再看杨的译文,虽写出了金色水仙缤纷茂密,却缺少了一种灵动的感觉。例3,ContinuousasthestarsthatshineAndtwinkleonthemilkyway,辜译:不绝如缕似银河的星斗,隐约闪烁出一片光芒。杨译:连绵密布,似繁星万点在银河上下闪烁明天。分析此句中,辜的译文使用了一个成语“不绝如缕”,此成语的使用也使得译文具有书卷气息和古典韵味。杨的译文因为遣词造句都很平和,则没有这种效果。小结在翻译诗歌时,语言的选用一定要注意书卷气和古典味道,否则有可能在十分直白的描述中丧失了诗意。因为表面看来,这首诗可以说没有什么过分深奥的地方,一切都是如此简单明了,几乎可以一览无余。但是实际上,译者要增加一点诗意,至少要把水仙花的各种姿态用诗的语言表现的栩栩如生才行。就如同辜正坤的译文,在译出原诗内容的基础上,语言古典考究,使译文增色不少,相比较之下,杨德豫的译文语言缺少了这种古典美和书卷气,不得考究,相形见绌。关于修辞例1,TenthousandsawIataglance,Tossingtheirheadsinsprightlydance.辜译:放眼望,千朵万朵,正颔首嬉戏,浪舞轻妆。杨译:一眼便瞥见万多千株,摇颤着花冠,轻盈飘舞。分析在本句的翻译中,辜正坤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千朵万朵,正颔首嬉戏”将摇曳的水仙花写成了颔首嬉戏的孩子,不仅与原诗“Tossingtheirheads”形成了对应,而且也十分形象传神的描写出了水仙花娇美可爱的形态。杨的译文虽然也形象的描写了水仙花轻盈飘舞的样子,但是却不及辜正坤的版本真实可感。例2,Igazed---andgazed---butlittlethoughtWhatwealththeshowtomehadbrought辜译:我只是凝望,凝望,却未曾想到这美景将于我价值无双!杨译:我凝望多时,却未曾想到这美景给了我怎样的珍宝。分析这一句辜正坤的译文中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我只是凝望,凝望”。这种译法和雪莱原诗中“Igazed---andgazed”形成了对应。不仅遵循了原文的形式,而且词语反复会达到增强语气的效果,写出了作者的处境之无奈,水仙虽美,有水仙作伴虽好,可是水仙却不常在,遇见便一直望着,不忍离开。相比较之下,杨的译文“凝望多时”,虽也写出了凝望之久,但却少了一分无奈的感情。小结诗是语言的艺术,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一切诗文,总需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这里所说的“立”,其实就是要求诗歌语言是生动、形象、具有立体感的,而不是抽象无活力的。无论在处理原诗作或者是译作,修辞手法的运用都可使诗词语言具有了这种立体感,使各种形象更加栩栩如生,从而表现出绚丽多姿的形象化美感,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染力。在以上两篇译文中,辜正坤的译文因使用一些修辞而显得生动形象,而杨德豫的译文则相对显得略输文采。因此在翻译古诗词时,译者必须深刻领会诗人独具匠心的各种修辞手法,并尽最大努力将其再现给译文读者。这样方能让译文读者一睹原诗的独特艺术魅力。
本文标题:《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文学鉴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33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