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冬季流感防控宣传课件
秋冬季流感的防治XXX医院:XXX•流行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器的接触传播。•流感的最主要特点是流行,可引起区域性、全国性,甚至世界性的大流行,流行期多在冬季,2-3周达高峰,一次流行约6-8周,发病人数多,全身症状严重。流感与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普通感冒,简称感冒,俗称“伤风”,任何季节均可发生。普通感冒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有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普通感冒大多为散发性,不引起流行。感冒多呈自限性,一般经5-7天痊愈。急性高热全身疼痛传染性强呼吸道症状轻一般无发热全身症状轻不流行喷嚏、鼻塞、流涕•1917年-1919年欧洲爆发西班牙流感(病毒类型H1N1)疫症,导致2,000万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只是850万人),被称为人类现代史上最大的瘟疫。•1957年-1958年中国贵州爆发(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从苏联传来)。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0%至30%,但死亡率约为总人口的0.25%.•1968年-1969年香港,全球的死亡人数达70万人,•1997年香港,禽流感,香港政府下令层宰150万只鸡。受影响的人数为18人,其中6人死亡。历史爆发大事记•流感病人是流感的主要传播源,病毒主要潜伏在病人的鼻涕、痰和唾液中,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接触传播,•一般流感病毒在针织品、玻璃等物品表面上可存活3天,在空气中喷过流感病毒悬液后4小时,仍可找到病毒。流感的传播•流感病毒抵抗力较弱,不耐热,56℃30分钟即可使病毒灭活。室温下传染性很快丧失,但在0℃~4℃能存活数周,—70℃以下或冻干后能长期存活。•病毒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乙醚、甲醛、乳酸等化学药物也很敏感。流感病毒的特点•1、疾病流行期需要大规模营区喷洒消毒,非流行期对重点部位如人员密集的生活,工作场所,可定期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2、对人员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桌椅,门把手,楼梯把手,寝具等),可用500毫克/升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消毒;尽量避免使用过氧乙酸等刺激性较大的消毒剂,以免损伤呼吸道粘膜,使其更易感染疾病。•3、日常生活物品(如被褥等)可拿到户外暴晒,每次大约6小时,或通过紫外线照射杀灭病毒,每次大约20-30分钟。如何消毒•个人出现发热,咳嗽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做适当防护(咳嗽时应用纸巾,手帕等遮住口鼻,必要时可戴口罩,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并尽快就医,就医时,要主动详细地报告近期与其他发热病人接触情况和外出情况。•当周围战友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并做好个人防护,协助就医,采取初步的防疫措施,特别是对出现3例以上发热,咳嗽症状的情况,要给予重点关注。如何防护•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改变揉鼻子、挖鼻孔等不良习惯,以免将流感病毒带入鼻腔。个人防护的有效方法:勤洗手•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保证睡眠,避免过度疲劳。科学设置训练科目,适当降低训练强度。平时多喝水,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增加营养。•不吸烟、不酗酒。事实已经证明不吸烟可以少得呼吸道疾病,而酗酒则可以降低机体的抗病能力。•泡脚可以改善外周及鼻粘膜的血液循环,脚暖和了身体自然也就暖和了。在泡脚的时候,应选择较热水泡15-20分钟即可。以40度左右为宜,在泡的时候最好再对脚部加以按摩,就更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冒。热水泡脚,常泡常好•这里说的按摩不是专业的按摩,而是用我们的两只手手掌对搓,待掌心热后按摩身体的一些易感部位。比如鼻梁两侧、脸颊、耳朵等等。通过一段时间的按摩就能够充分的预防感冒。面部按摩,远离病魔•感冒病菌是通过口鼻进入人体的。因此,每天用淡盐水来漱口,用以清除口腔里的大量病菌,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方法。如果仰着头,在口里含着漱口水,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这样的效果最佳。盐水漱口,护身法宝•1.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3.活动室注意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4.部队开展晨检制度,以便及早发现病人,及早采取措施;•5.针对性的开展预防接种。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原则•对于普通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但同样应多注意休息,多喝水,体温高时可退热,也可服用连花清瘟胶囊、双黄连口服制剂、达菲等抗病毒药物,一般情况下病情1周以内即可缓解。•对于可能发展为重症的患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防止出现严重并发症。
本文标题:冬季流感防控宣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6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