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温室粉虱防治技术•学名Trialeurodesvaporariorum•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成虫、卵、幼虫、蛹•发生规律年世代、危害盛期•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烟粉虱防治技术•学名Bemisiatabaci•为害特点•分布与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美洲斑潜蝇防治技术•学名Liomyzasativae•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南美斑潜蝇防治技术•学名Liomyzahuidobrensis•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番茄斑潜蝇防治技术•学名Liomyzabryoniae•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豌豆彩潜蝇•学名Chromatomyiahorticola•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瓜-棉蚜防治技术•学名Aphisgossypii•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桃蚜防治技术•学名Myzuspersicae•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萝卜蚜防治技术•学名Lipaphiserysimi•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甘蓝蚜防治技术•学名Brevicorynebrassicae•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豆蚜防治技术•学名Aphiscraccivora•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甜菜夜蛾防治技术•学名Spodopteraexigua•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甘蓝夜蛾防治技术•学名Mamestrabrassicae•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小菜蛾防治技术•学名Plutellaxylostella•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菜青虫防治技术•学名Pierisrapae•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棉铃虫、烟青虫防治技术•学名Helicoverpaarmigera•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豇豆荚螟防治技术•学名Marucatestulalis•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瓜绢螟防治技术•学名Diaphaniaindica•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黄曲条跳甲防治技术•学名Phyllotretastriolata•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红蜘蛛防治技术•学名•为害特点•分布于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茶黄螨防治技术•学名Polyphagotarsonemuslatus•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温室粉虱防治技术•学名Ttrialeurodesvaporariorum•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均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种群密度大时,分泌的蜜液可严重污染果实和叶片,引起煤污病大发生。各虫态在植株上的分布部位有极强的规律性,从作物的生长点至根部的顺序依次为成虫、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三龄若虫、伪蛹、被寄生的黑蛹。分布和寄主植物•分布世界性分布,在我国的22个省(市、区)有分布;北方保护地是繁殖越冬的场所。北方蔬菜危害重。•寄主植物相当广泛,达数十科的200多种植物,危害严重的主要有豆科、葫芦科、茄科、伞形花科的豇豆、架豆、菜豆、黄瓜、丝瓜、苦瓜、南瓜、甜瓜系列、西瓜、茄子、番茄等几十种蔬菜,常造成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是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种类及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1.4毫米;卵长径0.2-0.25毫米,淡黄至黑褐色;若虫右图,左上图为成虫和卵,右上图为展翅欲飞的成虫,右下图为的伪蛹;左下图为被丽蚜小蜂寄生的黑蛹。发生规律•年发生达10-15代,其中在露地发生代5-8代,保护地5-7代;夏季危害露地作物,冬季在保护地繁殖危害,并在其中越冬。并为来年的春季提供虫源。提供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各种虫态随着幼苗移栽进入不加温的保护地(塑料大棚、小弓棚),时间是3-4月;二是成虫迁飞到附近的露地的阳畦和育苗田,时间为4-5月;迁往的地点秋、冬季为该虫危害盛期。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温度世代历期发育表适合发育的温度为18-21度虫态温度卵—伪蛹(天)卵期(天)若虫(天)伪蛹(天)1831.52425.07.010.08.02723.0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交配成虫羽化后1-3天开始•产卵产卵量142粒/雌•生殖交配受精的卵孵化出雌性,未受精卵产生的后代为雄性,为产雄孤雌生殖•趋性成虫对橙黄色有很强的趋性;同时,对幼嫩的茎尖有很强的趋性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综合控制农业防治•调整种植结构种植有驱避作用或不喜欢的耐低温作物;如百合科的葱、蒜类及伞形花科的芹菜等。在保护地周围的露地种植十字花科等不喜欢的蔬菜。•培育无虫苗把苗房和生产温室分开,育苗前彻底熏杀残余虫口,清理杂草和残株,在通风口密封尼龙纱,控制外来虫源。物理防治•挂黄板诱杀成虫保护地内悬挂20厘米宽,40厘米长的黄板在作物生长点上方的20厘米高处,每亩均匀挂20-30块。要点是要在整个作物生长季始终保持黄板的良好黏着性。否则会前功尽弃。•低温冷冻晒垡能敞开棚膜的保护地尽可能在冬季的一月份换茬时,敞开棚膜冷冻10-14天,消灭虫源。•高温闷棚在春、夏季交替换茬时将棚室密闭5-7天。可杀死大量虫源。生物防治•释放丽蚜小蜂Encarsiaformosa在春季温室中当仔细观察可见到粉虱成虫时开始释放,每个两周放一次,连续释放3次;3次共释放40000头/亩。•自然天敌保护利用在防治其它害虫时和粉虱时不使用广谱性杀虫剂,尽量采用高选择性植物源农药或抗生素类用于防治。保护那些本来数量就已经很少的如桨角蚜小蜂、小花蝽、大眼蝉长蝽、黑锦毛瓢虫、草蛉等天敌。化学防治•植物源农药1%绿浪、0.36%苦参碱、0.5%护卫鸟(黎芦碱)500-1000倍液喷雾。•人工合成烟碱类25%阿克泰15000倍、10%吡虫啉2000倍液喷雾。•昆虫生长调节剂类25%扑虱灵(蜕皮抑制剂)、10%除尽(蜕皮促进剂)1000倍液喷雾。综合控制•保护地中的控制以冬季低温冷冻晒垡、夏季高温闷棚、杂草残株集中处理的消灭虫源技术为关键;以培育清洁无虫苗为主要措施;以悬挂黄板诱杀成虫控制种群上升为突破口;辅以高选择性的植物源农药和昆虫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保护自然天敌;达到控制温室粉虱种群增长目的。烟粉虱防治技术•学名Bemisiatabaci•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防治技术为害特点•成虫和若虫均吸食植物汁液,使被害叶片褪绿、变黄、萎蔫,甚至全株枯死。种群密度大时,分泌的蜜液可严重污染果实和叶片,引起煤污病大发生,还可引起银叶病(植株叶片正面失绿呈银色)各虫态在植株上的分布部位有极强的规律性,从作物的生长点至根部的顺序依次为成虫、卵、一龄若虫、二龄若虫、三龄若虫、伪蛹、被寄生的黑蛹。分布和寄主植物•分布世界性分布,在我国的22个省(市、区)有分布;北方保护地是繁殖越冬的场所。北方蔬菜危害重。•寄主植物相当广泛,达数十科的200多种植物,危害严重的主要有豆科、葫芦科、茄科、伞形花科和十字花科的豇豆、架豆、菜豆、黄瓜、丝瓜、苦瓜、南瓜、甜瓜系列、西瓜、茄子、番茄、白菜、甘蓝、菜花、小油菜等几十种蔬菜,常造成品质下降、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是蔬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形态特征•成虫体长0.8-1.2毫米•卵长径约0.2毫米,炮弹形•若虫老熟时体长0.4毫米•伪蛹体长0.5-0.6毫米发生规律•年发生达10-15代,其中在露地发生代5-8代,保护地5-7代;夏季危害露地作物,冬季在保护地繁殖危害,并在其中越冬。并为来年的春季提供虫源。提供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各种虫态随着幼苗移栽进入不加温的保护地(塑料大棚、小弓棚),时间是3-4月;二是成虫迁飞到附近的露地的阳畦和育苗田,时间为4-5月;迁往的地点秋、冬季为该虫危害盛期。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温度•习性•趋性•生物型生物学—温度•烟粉虱比温室粉虱更喜温,适宜的发育温度为26-28℃,完成一世代需要19-27天;温室粉虱为18-21℃。烟粉虱在夏季种群增长迅速,主要在夏、秋季和冬季的加温温室和育苗床对作物危害严重;越冬场所在北方为保护地,露地环境下不能越冬。生物学-习性和趋性•习性和趋性成虫喜在作物幼嫩部位产卵,但随着作物的生长,若虫在下部叶片发生多,在氮肥施用量高,水分少的敏感作物上排泄很多蜜露,造成煤污病。当受害植株萎蔫时,成虫大量迁出,田间雌雄性比为2:1,单雌产卵量160粒左右,成虫寿命在2周左右。生物学-生物型•烟粉虱烟粉虱常见的有两个生物型,即A型和B型,主要区别特征1)在西葫芦上引起银叶病的为B型,A型则不能;2)B型比A型有更广泛的寄主植物;3)B型比A型取食更多的植物汁液;4)B型比A型产卵量更多;5)B型比A型有更强的繁殖能力。防治技术•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综合控制农业防治•清洁田园,铲除杂草•种植不喜食的作物•设立防虫网•调节播种期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综合控制美洲斑潜蝇防治技术学名Liriomyzasativae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2.5毫米,亮黑色,头部、小盾片和体侧面呈鲜黄色。•卵白色至乳白色•幼虫老熟时体长2.5-3毫米,蛆状,先黄色•蛹体长2-2.5毫米,黄色到黄褐色。发生规律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防治技术南美斑潜蝇防治技术•学名Liriomyzahuidobrensis•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成虫•幼虫•蛹番茄斑潜蝇防治技术•学名Liriomyzabryoniae•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成虫•幼虫•蛹豌豆彩潜蝇•学名Chromalomyiahorticola•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成虫•幼虫•蛹瓜-棉蚜•学名Aphisgossypii•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成虫•卵•若虫豆蚜防治技术•学名Aphiscraccivora•寄主与分布学名•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桃蚜防治技术•学名Myzuspersicae•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萝卜蚜防治技术•学名Lipaphiserysimi•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甘蓝蚜防治技术•学名Brevicorynebrassicae•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甜菜夜蛾防治技术•学名Spodopteraexigua•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甘蓝夜蛾防治技术•学名Mamestrabrassicae•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小菜蛾防治技术•学名Plutellaxyslostella•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菜青虫防治技术•学名Pierisrapae•为害特点•分布和寄主植物•形态特征•发生规律•生物学习性•防治技术形态特征棉铃虫防治技术•学名Helicoverpaarmigera•为害特点•
本文标题:蔬菜害虫及防治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66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