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成本管理水晶电子公司第一部分成本的基本认识1.1成本概念1.2成本费用构成1.3成本的分类第二部分成本管理状况分析2.1成本预测2.2成本计划2.3成本控制2.4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2.5成本核算的方法2.6成本核算分析2.7成本分析与考核2.8降低成本的途径**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2第一部分成本的基本认识主要内容1、成本概念2、成本费用构成3、成本的分类1.1成本概念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以工资及其附加费等分配给劳动者个人部分V以税金和利润的形式上缴或企业留利M活劳动新创造的价值产品成本产品价格产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产品价值W产品成本是工业企业在一定时间内为制造、销售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费用总和。也就是产品再生产经营过程中消耗的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从其经济实质看,成本是产品价值的一部分:产品价值W=C+V+M**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3成本费用的分类很多企业中经常接触的是按经济用途的分类,这是财务会计学传统的分类方法。在制造业中,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生产成本也称作制造成本,非生产成本又称作期间费用。成本费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参与成本计算构成产品制造成本不参与成本计算直接计入当期损益1.2成本费用的构成**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4按成本和业务量的关系划分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半变动成本这样的分类对于企业成本的计划、分析和控制特别重要。掌握其变动的规律,运用这个规律就能更好地为成本管理服务。固定成本是指其成本总额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在短期内相对稳定的成本。但在单位成本中是随产量的增加而减少的。1.3成本的分类•分类1•分类2按成本责任划分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在特定时期内,特定部门可以直接影响其发生额的成本称可控成本。反之,在一定时期内部门领导无权或无法直接影响其发生额的成本,称不可控成本。这样分类有利于分清成本的责任部门,进行成本控制和考核各部门的工作业绩。**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5第二部分成本管理状况分析主要内容1、成本预测2、成本计划3、成本控制4、成本核算5、成本分析与考核6、降低成本途径**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6为使产品成本计划先进合理,必须进行成本预测,这是成本管理的首要环节,对企业产品成本预测工作的分析,主要从预测方法和目标成本的确定两个方面进行。处理成本、价格、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以市场销售允许的价格为基础,以保证必要的利润为前提,努力达到成本降低的目标即改变我国传统的制定产品售价的方法:为根据预测市场可能接受的价格减去预计销售税金和目标利润即为目标成本。即:对变动成本的预测主要是原材料成本预测,预测其降低的可能性,降低的幅度和降低措施及其对单位产品成本降低的影响。价值分析(VA或VE)是通过有组织的功能分析活动,以尽可能的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的必要功能的科学方法。(具体方法和程序略)对固定成本的预测,主要是预测产量(销售量)对单位成本中固定成本的影响,常用的方法如前所述盈亏平衡点分析法等。成本利润税金售价单位目标成本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销售税金单位产品目标利润2.1成本预测**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7成本计划是企业生产技术财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指导,控制、分析、考核的重要依据。对企业成本计划工作的分析主要是从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工时定额、材料消耗定额、费用定额)是否先进合理,编制的程序和方法是否科学,计划的指导性如何等方面进行分析何评价。首先编制计划的指标必须先进可靠,为此必须:有先进合理的工时、材料消耗和费用定额以及充分完整准确的数字统计资料。对降低成本的潜力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分析和对降低成本措施效果的科学计算。如由产量增加而引起的成本相对节约额的计算,由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消耗定额、废品损失的减少等引起的节约额的计算以及制造费用的压缩等。对降低成本的指标要进行反复的试算平衡,正确处理产量、质量、成本的关系,使成本计划与生产、劳动、物资、销售等各项计划密切结合,平衡衔接,保证企业获得最佳效益。2.2成本计划R**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8财务成本控制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利润目标的中心环节而成本控制又是财务控制的核心内容。成本控制是在产品成本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对每项成本形成的具体活动,按照标准进行严格的监督,发现超过原来规定的目标,就要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从而使产品成本的形成,限制在控制标准的范围内,保证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这样一套工作就是成本控制工作。2.3成本控制控制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消耗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费用开支:建立费用预算管理制度,对发生的各种费用都要从数量上、时间上、用途上进行控制,即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对一切生产经营活动都应实行成本控制:从产品设计、供应、制造、销售直到售后服务等经营全过程,正确确定控制标准,运用价值工程,保证和促进那些有利于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开支,限制那些带来浪费和损失的活动。成本控制的内容**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92.3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程序和重点制定一整套控制标准对成本的形成过程进行监督:建立完整的经济信息反馈系统及时发现和纠正脱离标准的偏差:发现实际偏离控制标准,要及时进行调查分析,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成本控制程序图制定成本控制标准标准在生产经营某一环节实施修定控制标准成本实际与控制标准相比较并及时反馈基本相同较大差异调查原因制定并采取措施实现目标成本成本形成实际情况有无控制目标,特别是控制的重点是否制定了控制目标是否实行事前和事中的全过程控制控制方法和程序的适应性和有效性是否建立了成本控制的责任制以及相配套的考核激励措施成本控制的重点**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10成本核算是把企业生产产品实际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其用途,并按产品进行汇总,分配、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目的在于提供成本管理所需各项成本状况的资料,以反映各项工作的实际水平,考核各部门的效率,评价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为了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在经营成本的核算中必须要求坚持分清以下各项费用的界限:1.正确划分应计入和不应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界限2.正确划分各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会计期成本的界限4.正确划分不同成本计算对象的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界限2.4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111.正确划分应计入和不应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界限2.正确划分各期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3.正确划分各会计期成本的界限4.正确划分不同成本计算对象的界限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界限首先,非生产经营的耗费不能计入生产经营成本,只有生产经营的成本才可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如: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不属于生产经营活动,它们的耗费不能计入产品成本,而属于筹资成本和投资成本。等等。2.4成本核算的原则要求在通常情况下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耗费和支出都应计入产品成本,而企业在生产部门以外,正常管理和销售等所发生的所有耗费和支出都应计入期间费用。为了确保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不能两者混淆,这也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责任考核的重要依据。应计入生产经营成本的费用,还应在各月之间进行划分,以便按不同的会计核算期准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为了正确划分各会计期间的成本界限,就要求贯彻权责发生制原则,准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对于应计入本期产品成本还应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划分:凡是能应由某种产品负担的直接成本,如产品生产中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都应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只有正确划分不同成本计算对象的界限,才能真实地揭示产品的实际节约或超支情况,便于考核和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期末计算产品成本时,如果某产品已经全部完工,则计入该产品的全部生产成本总和,就是该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如果某产品全部未完工,则计入该产品的生产成本总和,就是该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122.5成本核算的方法成本核算的方法必须根据生产类型和产品特点、工艺过程来确定,目前国内的基本核算方法有以下方法:项目方法成本计算的对象成本计算期限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是否需要分配费用适用范围简单法(品种法)各种产品按月定期不需要单一生产如:发电、供水、供气、采掘等订单法每批或每件产品不定期通常不需要产品复杂的单件、小批生产类型如:重型机床制造分步法产成品及其各生产阶段的成本按月定期需要产品复杂的大批量生产类型如:汽车、发动机、拖拉机等定额法事先制定好产品及零部件的定额成本在费用发生时随时计算实际成本与定额之间的差异需要有条件的大批大量生产企业定额比例法按月定期利用定额比例分配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多品种的大量生产类型分类法各类别产品按月定期利用定额比例分配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132.6成本核算分析分析核算基础的可靠性主要看企业内部各部门提供的成本核算资料是否准确如:材料消耗、实动工时、废品损失等原始记录是否准确;计划价格是否调整了差异;调整的方法和差异率是否合理;待摊费用的分配期限和内容是否合理等。核算方法的适合性主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和产品生产工艺的特点,分析成本核算方法是否与其相适应。如有的属大批生产的产品采用定单法核算成本,显然核算方法与生产类型不适应而造成核算结果不准。核算工作的及时性分析中主要分析企业内部的各部门、各核算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是否按规定时间及时报送,财会部门对有关账目是否按规定及时结算,并按规定时间准确地报送成本报表。主要是分析核算基础的可靠性,核算方法的适应性、核算工作的及时性、改进的必要性及具体建议:成本核算分析**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142.7成本分析与考核成本分析成本分析是寻找成本升降的原因,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挖掘企业降低成本内在潜力的重要工作。对企业成本分析工作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有无健全的分析制度,如:日常分析、专题分析及定期的全厂性和成本分析等。成本分析制度的实施情况及分析工作的有效性,如:对成本升降原因分析的深度及准确程度,应直到能采取措施等。成本考核成本考核工作既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企业绩效考核KPI指标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企业成本考核工作的分析主要有:企业的成本计划指标在企业内部各考核单位的分解落实情况。对企业内部各单位考核的成本指标和企业奖惩激励政策的结合分析。企业成本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管理15一、设计及工艺的合理化:开展价值工程与分析;二、降低材料消耗,提高材料利用率;三、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损失;四、提高劳产率,精简人员,增加产量。降低单位成本中固定费用;措施有: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加速企业的技术改造、采用先进工艺、搞好定额定员和职工培训等。2.8降低成本的途径影响成本的因素很多,包括:技术、经济、组织管理、内部、外部等许多方面。企业内部降低成本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五、提高设备利用率和设备生产率,主要措施有:合理选择、购置、使用设备,搞好设备的技术改造和维护修理,及时处理不需用设备,充分利用设备的生产能力。六、节约流动资金占用,减少贷款利息,搞好供产销的衔接,在保证生产经营需要的基础上努力降低原材料、在制品和成品的储备量并力求缩短其停留时间。七、降低期间费用,降低固定费用的绝对额,搞好费用控制等。掌握成本构成,明确影响成本水平的主要因素,拟定降低成本的措施,确立目标成本和达到目标的控制方法,以达到提高成本管理水平,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的目的综上所述,成本管理是:**公司财务部内训教材成本规划、分析与管理17
本文标题:成本管理和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78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