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让生命之花更加美丽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与教育方法3—6岁的童年期特点一:游戏是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游戏的意义:1)促进儿童认知的发展2)儿童参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3)通过游戏实现自我价值,体现创造性能力4)培养健全的人格5)增强体质特点二:自我意识有了初步的发展。童年期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特点:1)从依从成人的评价发展到开始有独立的评价。2)从对外部行为表现的评价向内在品质评价转化。3)从简单、笼统地评价发展到较为具体的评价。4)从主观情绪性评价向初步客观性评价发展。特点三: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自我控制活动的4种类型:1)运动抑制:学会抑制某些行动,学会停止动作;2)情绪抑制:即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3)认知活动抑制:即能够按问题的难易程度做出适宜的反应;4)延迟满足:即抑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特点四:同伴关系有所发展。同伴关系——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的人际关系。3岁起,儿童偏爱同性别伙伴;幼儿的友谊很容易建立也很容易破裂。儿童生活在两个世界里:成人世界和同伴世界。同伴关系在儿童人格和社会性发展中起着成人无法取代的独特作用。a.同伴交往促进了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交往技能的发展。b.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c.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d.同伴交往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人格。特点五:第一反抗期的出现。•自立欲求与反抗——从对母亲的全面依赖状态,向一定程度的自立发展。•“我自己做”•“对父母说—不—来反抗”•第一反抗期:幼儿3-4岁时出现•自我发展的正常现象。•本阶段主要问题:安全感得不到满足•主要表现:以行为障碍为主,如多动、缄默、多余动作、攻击或退缩行为等等•主要原因:大脑皮层功能尚未完善,内抑制力较差,大脑的分化能力不足。儿童遭受惊吓后,情绪很容易泛化。如何应对?1.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2.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3.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4.培养其独立性6—12岁的少年期特点一:以游戏为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一)学生学习的一般特点: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2.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3.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和强制性。(二)小学学习兴趣的发展1.最初对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步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2.最初的学习兴趣是不分化的,以后才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有不同的兴趣;3.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儿童的学习兴趣上起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就逐渐降低。特点二:自我评价能力日趋发展。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从对外显行为的评价到内部心理世界评价的发展过程。1.自我评价的独立性日益增长。2.自我评价的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3.自我评价的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4.自我评价的稳定性越来越高。特点三:亲子关系的变化。1.父母与儿童的交往时间发生变化——减少;2.父母处理儿童日常问题的类型的变化;3.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的逐渐减少。特点四:儿童伙伴集团开始形成。a.依从性集合关系期(1、2年级)——依从教师b.平行性集合关系期(3、4年级)——伙伴协同(按照接近关系、外在因素相似性、个人需求的雷同性组成团伙并经常在一起活动)c.整合性集合关系期(小学5、6年级)——伙伴交往:价值观、威信和地位、同伴对自己的评价。特点五:出现欺负与被欺负。•欺负是儿童之间,尤其是小学生之间经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攻击行为。女生更多地使用言语和心理欺负,男生更多地使用身体欺负。•理论解释:1)“竞争假设”:参与竞争和追求成绩的结果;2)“外部特异性假设”:儿童自身具有一些外部异常特征而受欺负;3)“依恋理论”:儿童早期形成的不安全依恋;4)“心理理论”:儿童对他人心理状态以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也可以说是儿童头脑中形成的一整套理解别人思想、感情和动机的方式。较好把握他人心理而喜欢给别人带来痛苦的儿童。•本阶段主要问题:厌学等•主要表现:自卑、焦虑、对抗等•主要原因:•1、学前期不良教养的影响2、入学后成人(特别是教师)的错误对待3、教育宗旨的偏离如何应对?一、学会学习•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二、培养良好的品行12—18岁的青春期特点一:心理发展的矛盾性表现。生理上的成人感和心理上的半成熟状态是造成青春期心理活动产生种种矛盾的原因。1.反抗与依赖2.封闭与开放3.勇敢与怯懦4.骄傲与自卑5.对童年的否定与留恋特点二:自我意识的发展。艾里克森,发展角色统一性,防止角色混乱。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体征——自我形象•深切重视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业成绩——自我评价•十分关心自己的人格特征和情绪特征——自我中心倾向,过分夸大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特点三:情绪变化特点•不能自控的情绪波动:“疾风暴雨”式的;•青春期躁动:性好奇和接近异性的欲望。特点四:第二反抗期的出现。1.主要表现为:(1)硬抵抗:态度强硬,举止粗暴;(2)软抵抗:漠不关心。冷淡相对;(3)反抗的迁移:迁怒于其他成人。2.形成原因:生理:生理成熟与半成熟之矛盾;心理:对父母的依赖和自我独立欲求;社会:责任感与独立自主的人格追求的矛盾。特点五:人际关系的发展。1.同伴关系:寻求知心朋友。标准:志趣相同,烦恼相似,性格相近,能相互理解。性别上:先疏远、后接近。2.与父母的关系:看到父母的很多缺点,但应受到尊重。3.与教师的关系:权威地位下降。–初中生喜爱的教师的一般特点:热情和蔼、关心学生、知识渊博、讲课风趣等。•本阶段主要问题:适应不良等•主要特征:为进取而处在不间断的焦虑中•主要原因:升学压力、感情困扰、人际关系等如何应对?1.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2.尊重青春期孩子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渡过反抗期;3.教给青春期孩子情绪调整的方法,消除不良情绪。从生活中学习•若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责难。•若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他就学会攻击。•若孩子生活在嘲笑中,他就学会胆怯。•若孩子生活在宽容中,他就学会忍耐。•若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自信。•若孩子生活在赞美中,他就学会欣赏。•若孩子生活在公平中,他就学会正义。•若孩子生活在安全中,他就学会信任。•若孩子生活在赞许中,他就学会自爱。•若孩子生活在接纳中,他就学会从世界中寻找爱。
本文标题: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296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