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2017精品课件八上21.富贵不能淫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上几句名言出自《______》一书,该书是______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宋代把它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论语儒大学中庸孟子《孟子》是____________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记录孟子言行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男子汉=大丈夫?文言文富贵不能淫211、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2、掌握本文的中心论点,理清作者的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背诵。3、了解孟子主张,掌握“富贵不淫”的道理。(重点)(难点)学习目标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战国时期。当时,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面对这样一种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他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主张。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指出“民贵君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同时他反对诸侯互相攻伐,以武力相兼并,提出“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的观点。他极力主张“行仁政”,恢复井田制,省刑薄赋,确保“黎民不饥不寒”。作品简介《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共七篇,相传为孟子及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著述。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读一读字音kēzōuyínyǎnguànguān轲()邹人()淫()公孙衍()丈夫之冠()衣冠()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人名,纵横家的信徒。难道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句意: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真正的安静居住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句意:代词,这,这个。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怎么能够叫做你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句意: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代词,他。男子二十岁行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训导去,到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句意:训导,告诫。留神,当心。介词,把。正理。道理。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当作原则的,(是)妾妇之道。”通“汝”,你谨慎丈夫当作原则…者…也:表判断(标志)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句意:动词,居住。名词,居所。道路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正确的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句意得到,实现。志向。固守,坚持。道路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实行自己的追求;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道路。自己的顺从,实行。得志后的成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句意动词使动用法,使……迷惑。动词使动用法,使……屈服。使……改变。威胁暴力。富贵不能使其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其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其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丈夫)!主谓之间,取独,不译叫做动词使动用法,使…改变全文翻译•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妇有七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仁”即爱人、孝悌、忠恕等。“义”指封建道德规范和标准。“礼”是各种封建礼仪、制度和规范。“智”为判别是非之心。“信”系忠诚守信。这些都是用以调整君臣、父子、兄弟、夫妻、朋友等人伦关系的行为准则。三从四德”是为适应父权制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据“内外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的规范要求。出自《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听从家长的教诲,不要胡乱地反驳长辈的训导,因为长辈们的社会见识丰富,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出嫁之后要礼从夫君,与丈夫一同持家执业、孝敬长辈、教育幼小;如果夫君不幸先己而去,就要坚持好自己的本份,想办法扶养小孩长大成人,并尊重自己子女的生活理念。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后是容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轻浮随便。言语,指与人交谈要会随意附义,能理解别人所言,并知道自己该言与不该言的语句。工,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德、容、言、工古代休妻的理由休妻的必备条件有七项,倘具备其中之一,即可弃其妻,使婚姻关系终止。依《大戴礼记·本命》载:“妇有七出,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妇有七去从此句中找出三个成语。1.富贵不淫:指在金钱、地位面前不迷惑,能保持正直、贞洁的本色。2.贫贱不移:虽贫穷、低贱,但不改变道德操守或坚定的志向等。也作贫贱不能移。3.威武不屈:权势、武力不能使之屈服。后指人有骨气,坚贞顽强。你思我想,理解精髓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小组交流后,班级展示1、景春和孟子各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张仪这类人的?2、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3、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1、景春和孟子各是如何看待公孙衍、张仪这类人的?景春认为他们能够左右诸侯,挑起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是了不起的大丈夫。孟子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原则。2、在孟子心目中,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大丈夫?3、孟子怎样才能做到有大丈夫之道呢?富贵不能淫——高官厚禄不能乱我心贫贱不能移———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志向威武不能屈———威力相逼不能使我卑躬屈膝•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贯彻儒家倡导的仁义礼)•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立身处世态度)1、孟子举男子加冠、女子出嫁的生活实例,目的是什么?【答案】孟子举男子加冠、女子出嫁这样的生活现象,言下之意是:你景春怎么连此类常识都没有呢?从论证方法看,这句既是举例论证,又是类比论证,以“女子”守礼教来类比“大丈夫”的矢志不渝。但又辛辣地讽刺了公孙仪、张仪之类人,暗指他们只是如“妾妇”一般,在权利面前无原则,顺从秦王。这实际是反面论证。2、孟子是怎样从正面展开论述的?【答案】孟子用排比句从正面论述,“广居”“正位”“大道”分别比喻“仁”“礼”“义”,这是比喻论证,同时与上面“妾妇之首”构成对比论证;用“得志”和“不得志”分别表明“大丈夫”应有的行为准则,再次形成对比。3.本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答案】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通过事例阐述大丈夫的所作所为,通过“得志”与“不得志”的对比,分析指出他们对待理想、志向、人生的态度,赞美了大丈夫高洁的品质。4、孟子的观点是什么?是运用什么方法提出来的?【答案】结尾总结全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提出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难点探究】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答案】“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富贵而淫)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富贵不能淫》通过景春与孟子对于“大丈夫”的不同论述,明确提出了孟子关于什么是真正的“大丈夫”的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1.语言含蓄,讽刺深刻尖锐。孟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讽刺公孙衍、张仪之流不以正义为标准,而是以顺从为原则,是在行“妾妇之道”。2.运用排比,增强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形成排比,气势磅礴,铿锵有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成为千古名言。知识梳理一、重点字词1.通假字往之女家______通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丈夫之冠也古义:__________,今义:女子的配偶。成年男子女汝你3.词类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①富贵不能淫原意为:乱,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②贫贱不能移原意为:改变,活用意思为:_________。③威武不能屈原意为:屈服,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使……屈服使……迷惑使……改变(2)动词作名词居天下之广居原意为:居住,活用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居所,住宅戒之曰_____________必敬必戒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居天下之广居_____________是焉得为大丈夫乎_____________得志_____________(1)戒(2)居(3)得4.一词多义实现,获得告诫谨慎居住居所,住宅能,能够5.重点实词(1)安居而天下熄熄:______________(2)丈夫之冠也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父命之命:______________(4)往之女家往:______________(5)无违夫子子:______________儿子指战争平息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作冠教导去,到(6)以顺为正者顺:______________正:______________(7)与民由之由:______________(8)独行其道独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道:______________原则,行为准则顺从原则实行独自,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6.文言虚词丈夫之冠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命之_____________母命之_____________妾妇之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民由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指“男子”代词,指“女子”结构助词,相当于“的”代词,指“大道”,即儒家提倡的“义”(2)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______________焉:______________(3)以顺为正者以: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2017精品课件八上21.富贵不能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02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