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88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传防所贺天锋二○一一年八月五日•一、最新疫情速递•截止2011年8月3日,全国共报告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622例•其中临床诊断58例•实验室诊断病例226例•疑似病例338例全国病例分布省份报告病例数临床诊断实验室诊断疑似病例河南省256872176湖北省149174587山东省10485343安徽省5223236辽宁省231715江苏省140140浙江省10091广西3102江西省2002云南省2020重庆市2002北京市1010福建省1001广东省1001贵州省1001河北省1001病例的地理分布•性别分布:男性304例,女性308例•职业分布:农民555例,家务及待业21例,离退人员10例,民工、工人、牧民、学生、散居儿童等其他职业也有发生。年龄分布:年龄病例数百分比0-1030.4810-2040.6420-30132.0930-40294.6640-5012219.6150-6014923.9560-7016426.3770-13822.19二、疫情通报浙江省首发2例患者病情通报•郑**,吴**•………………•………………•之后,舟山陆续报告5例病例,均为舟山市岱山县人;金华1例,绍兴1例。•宁波8月3日报告1例疑似病例。•浙江省目前实验室确诊的病例中,男性3例,女性6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5岁,职业为农民或者家务待业。•宁波市1例疑似病例病情通报•宋**,女,31岁,在宁波奉化市某电器厂打工,四川人,6月12-28日曾回老家种地,7月15日在宁波发病,首发症状为发热,最高达39度,同时出现畏寒、头痛、头晕、乏力、全身酸痛症状。WBC4.9,PLT63,尿蛋白阳性,谷草、谷丙转氨酶正常。8月3日由奉化市妇幼保健院报告为疑似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目前正在进行相关的排除检查。三、让我们认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例定义•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监测方案(试行)》稿中,将该病例定义为:•1.发热(体温≥38℃)伴血小板降低,或•2.发热伴出血症状(黑便、牙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中至少一项)。•对符合上述病例定义第2项,但未做血象检查或无血象检查结果的患者,医疗机构应尽快对其进行血象检查。•明确诊断的血液病等非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应排除。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表现•急性发热起病,•多数患者伴有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部分患者出现黑便、齿龈出血、皮肤瘀点或瘀斑、眼结膜充血等出血症状。•绝大多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白血球不高或降低、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谷丙/谷草转氨酶升高、尿蛋白阳性。•潜伏期1~2周–病例多生活于低山丘陵地区,区域内灌木丛林茂密;–病例有野外作业史,少部分病例有蜱叮咬史。–5-10月为多发季节–报告病例分布分散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流行病学特征背景资料•2004年以来,我国多个省份报告了不明原因发热伴全身酸痛、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多脏器损伤的病人。•病人多来自丘陵地区,症状疑似流行性出血热。地区最早发现时间报告病例疫区地貌安徽2006.11疑似流行性出血热丘陵地区河南2007.05不明原因高热伴严重胃肠疾病病人丘陵地区浙江2004.05不明原因发热丘陵地区湖北2005.09疑似流行性出血热/不明原因发热丘陵地区江苏2005.05不明原因发热伴多脏器损伤丘陵地区山东2004-06“不明原因疾病”病人,伴有发热、全身酸痛、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降低丘陵地区2006年11月5日,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一名疑似“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病情经过:10月18日,可疑的“草蜱”咬伤右踝关节内侧,有红肿、发痒等症状,10月21日,对被老鼠污染的衣物进行清理及清洗。10月30日,出现发热、头痛、头晕、全身关节痛、乏力等症状。10月31日,在本村卫生室就诊,体温39.2℃11月3日,患者尿量减少,出现牙龈出血,到广德县人民医院诊治11月4日,中午转往芜湖市弋矶山医院就诊初步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下午3时49分,患者突然出现意识障碍、抽搐,出血晚7时许,病情危重,给予气管插管,11月5日6时,口、鼻不断涌出咖啡样液体,经抢救无效,于6时55分宣布死亡。1.安徽疫情继发病例•11月17日–在芜湖市弋矶山医院和死亡患者有密切接触史的9人发病–其中医务人员4名(两名医生,两名护士)、家属5名疫情概况合计报告病例10例,死亡1例首例病例,死亡首例病例密切接触亲属21人,发病5人,罹患率23.81%广德县首例病例密切接触医务人员18人(含村医2人),没有发病弋矶山医院首例病例密切接触医务人员24人,发病4人,罹患率16.67%9例继发病例密切接触者共90人,没有发病继发病例流行病学调查•9例患者均在原发患者死亡抢救前12h接触过患者的血液及分泌物。•所有9例继发感染病例均没有蜱叮咬病史,也没有野外动物接触史,只有1例回忆有近期野外活动史。•在原发患者死亡前12h(出血抢救时段)与其有过近距离(≤50cm)密切接触的28人中,9例感染。•接触时间超过2h的20人中9例感染发病。•所有9例感染患者均回忆接触过患者的血液,7例接触过分泌物。首例患者居住地基本概况广德县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8县交界处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4℃以丘陵为主新杭镇位于广德县东北部距县城30多公里人口7.8万人独山村居民400余人结论•中国疾控中心的专家进行了30多种病毒核酸和抗体的检测,排除了病毒感染;专家最终确认为无形体病。•其他9人虽然感染了无形体病,但这些患者并没有机会与蜱接触,但曾与已死亡的患者有过血液或是呼吸道分泌物的接触。•临床表现符合+实验室诊断成立+首例患者有蜱叮咬史•传播途径问题:人-人传播?•国内首次确认人粒细胞无形体病•1994年美国得州大学Chen等首次报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新发蜱源立克次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1.定义: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是由嗜吞噬无形体引起的新发人兽共患性疾病。其病原体无形体为G-阴性细胞专性寄生菌.2.发现:无形体最初发现于1932年,但直到1990年,人粒细胞埃立克体病才被发现。病人中性粒细胞内所见的成簇细菌最初被认为是查菲埃立克体,但针对查菲埃立克体的实验室检查全部是阴性。1994年,经过DNA测序等分子水平鉴定,发现该病的病原体与查菲埃立克体不同,与查菲埃立克体遗传亲缘关系较远随后,研究者提出,对立克次体科和无形体科家族做重新分类,废除了立克次体科,将埃立克体科的部分分支归作无形体科旗下,部分归作埃立克体属、无形体属和新立克次体属旗下。埃立克体属和无形体属包含了所有感染外周血细胞的蜱传播疾病病原.人粒细胞无形体分类学位置原核生物界(kindomofprokaryote)薄壁菌门(PhylumGracilicutes)变形菌纲α亚群(αsubdivisionofproteobacteria)立克次体目(orderofRickettsiales)立克次体科(familyofRickettsiae)无形体科(familyofAnaplasmataceae)立克次体属恙虫病东方体属无形体属埃立克体属人嗜粒细胞无形体人嗜单核细胞埃立克体生物学特性(Microbiology)(Taxonomyofanaplasma)generaofRickettsiageneraoforientiatsutsugamushigeneraofAnaplasmageneraofEhrichiaHumangranuloctyticanaplasma(HGA,formerlyknownashumangranulocytotropicehrlichiosisorHGE)Humanmonocytotropic(ormonoctytic)ehrlichiosis(HME)斑疹伤寒群斑点热群Typhusgroupspottedfevegroup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R.prowazakiiR.typhi传统立克次体病新发立克次体病2.河南疫情•2007年3~9月,共报告79例病例,死亡10例。•信阳市72例,死亡9例;•南阳市7例,死亡1例•疑似病例8例,临床诊断病例58例,实验室确诊病例13例地理条件•信阳市和南阳位于河南省南部,东邻安徽,南接湖北•地表形态复杂,基本地形可分为北部平原,中部丘陵,西南部山区•气候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性特征•夏季降雨较多,占全年的54%时间分布2007年河南省无形体病发病死亡时间分布051015202530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时间数发病数死亡数发病数(例)月份2007年河南省无形体病发病死亡时间分布地区分布•病例高度分散•79例病例分布在信阳市所属4县、1区和南阳市的桐柏县•该5县1区属山区和丘陵地貌。河南省其它市县尚未发现类似病例。年龄、性别分布年龄(岁)发病数男女合计30-1(1)01(1)40-571250-7(1)23(5)30(6)60-3(1)19(2)22(3)70-651180-123合计23(3)56(7)79(10)临床表现症状例数构成(%)发热79100.0纳差5164.6乏力4658.2恶心3240.5腹痛2734.2腹泻1924.1呕吐1620.3腹胀1518.9黑便1215.2头痛1113.9口腔出血810.1紫癜56.3皮疹45.1临床实验室检测化验结果例数构成(%)WBC减少79100.0PLT减少6481.0尿蛋白阳性79100.0肝功能异常79100.0实验室检测•10份血清标本进行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军团菌、腺病毒、巨细胞病毒、柯萨奇病毒、EB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登革热、查菲埃立克的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2份恢复期血清进行SARS的抗体检测,结果为阴性,另两份咽拭子进行人禽流感特异性核酸real-timePCR检测,结果阴性。•22份血液标本进行无形体PCR检测,其中5份血清,2份咽拭子出现无形体特异性扩增产物。但和标准株的基因序列比对结果不是非常理想。•14份血清标本,进行免疫荧光抗体检测,4份抗体滴度达到1:256,6例病例恢复期抗体滴度较急性期有4倍增高,24例病例单份血清抗体滴度为1:64。••原因到底是什么?•综合以往疫情资料的分析和病原学的检测结果,2010年5月,中国CDC研究认为存在一种新的病原—新型布尼亚病毒•疾病命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2010年5月以后,设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2010年全国疫情监测结果•2010年5月,中国疾控中心在湖北、河南两省开展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调查研究。•监测点–湖北随州市曾都、随县和广水3个区(市、县)–河南信阳市新县、息县、罗山、光山、商城5个区(县–210家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开展监测•在2010年共调查154个实验室确诊的病例,其中148例发生在5-7月份,占病例总数的96%;•年龄分布在39到83岁之间,75%的患者50岁以上;56%的患者为女性,没有明显性别差别;•97%患者为农民,生活在林木覆盖的丘陵地区,发病前曾在田间劳作。季节分布020406080JanFebMarAprMayJunJulAugSepOctNovDecHenanLiaoningJiangsuAnhuiHubeiShandong年龄分布2010年湖北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年龄分布0204060801001200~1~2~3~4~5~6~7~8~9~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85以上年龄发病数湖北全国湖北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项目检测数正常升高降低频数比例(%)频数比例(%)频数比例(%)血小板(PLT)6146.65793.4白细胞(WBC)62812.923.25283.9尿蛋白(PRO)43783.73683.7尿隐血(BLD)461941.32758.0大便潜血191578.9421.1谷丙转氨酶(ALT)521019.64180.4谷草转
本文标题:88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2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