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中学历史政治制度中考专题复习资料
初三(29)班2009年中考历史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Yoursitehere一、西周、西汉初-----分封制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1.目的:_______________2.受封者_______________3.诸侯权利:_______________4.诸侯义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用:_______________Yoursitehere二、秦朝-----皇帝、三公、郡县制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1.皇帝制度特点是:_______________2.三公及其权力:_____________3.郡县制:全国分郡,郡下设。Yoursitehere三、隋唐-----三省六部、科举选官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1.三省六部三省:(决策)、(审议)、(执行)六部:吏、户、礼、兵、刑、工2.科举制度正式形成标志:帝设科基本特征:___________常科中最重要的两科: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oursitehere四、明清-----废丞相、设内阁、厂卫;军机处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1.明朝君权的加强(1)废丞相:______废除丞相制和_____,政务交给处理。作用_______________。(2)设内阁:____时,设立内阁。后来成为协助皇帝___的中枢机构。影响:_______________。(3)设厂卫:“厂卫”是东厂、西厂和___等特务机构的合称,职权很大。2.清军机处的设置时间:____时期目的:(1)直接目的:_____________(2)根本目的:_____________Yoursitehere五、民国-----民主共和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____年1月1日,中华民国成立。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_________Yoursitehere六、新中国----人民民主、社会主义制度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1.1949年9月________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文件《______》,主要内容是:(1)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工人阶级领导______国家,(2)规定了新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外交等方面的_______。2._____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_________》。内容:(1)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____;(2)______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性质: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性质的宪法。意义:(1)这部宪法真正反映了______(2)代表了_________(3)是我国人民建设_____强国的纲领。Yoursitehere学有所思第一专题: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1.分封制:以血亲关系为基础。前期巩固统治,后期成为分裂割据的主要原因。2.“百代都行秦政制”:秦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为后世历代沿用,影响深远。3.君主专制在古代逐渐加强:封建社会后期(明清)时期逐渐达到顶峰。4.近代以来,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的观念逐渐东传中国人开始了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斗争,在政治上突出表现是辛亥革命的发生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5.新中国的成立真正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外历史重大改革Yoursitehere一、商鞅变法第二专题:中外历史重大改革1.时间:______年。2.内容:改革_____;_______(改变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奖励____(对旧贵族打击最大);迁都__,推行____(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深远);严明法令。3.意义:通过变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启示:制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根本性作用。正确的改革措施能够加速国家的发展。Yoursitehere二、戊戌变法(维新变法、百日维新)第二专题:中外历史重大改革1.时间:1898年2.影响(1)戊戌变法是一次________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_________的进程。(2)维新派在______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_________,发展_______,具有______和_____的意义。(3)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___________和________知识,在社会上起了_____________作用。4.戊戌变法失败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____转向了_____。Yoursitehere三、明治维新第二专题:中外历史重大改革1.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容:①政治:宣布“_________”。②经济:废除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兴办______,引进_____________;允许_______自由买卖。③文化教育:采用___________学制,设立_______,实行小学__________,发展中等和高等教育。④生活:革除旧习,提倡_______,穿_______,吃西餐。⑤军事:废除____制,实行______制,建立效忠天皇的“皇军”。3.影响:是一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日本走上了__________道路,逐渐强大起来。4.局限性: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_________。Yoursitehere四、新经济政策第二专题:中外历史重大改革1.时间:19212.内容:①用_____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归农民支配。②除重要工矿企业由国家经营外,中小企业可_________经营。③废除______,商品通过市场用货币自由交换等。3.特点(实质):从___出发,利用___和___4.影响:(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对具有______有益探索。(2)作用: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它使苏俄的工农业生产逐渐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政权得以进一步巩固。5.启示: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经济)一定要从___出发。_____一定要适应____水平。Yoursitehere五、罗斯福新政第二专题:中外历史重大改革1.原因:1929-1933年的____严重打击了美国经济。2.特点:______________3.时间:_____年4.主要内容:(1)财政:大力整顿___。____________。(2)工业:实行《______》,要求各行业拟定公平竞争法规,以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筹划大规模_____的兴建,以刺激____和生产。(主要、中心措施)(3)农业:缩减农业产量,稳定农产品____。5.评价:(1)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经济得以摆脱________,(2)为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__提供了范例。Yoursitehere六、中国的改革开放第二专题:中外历史重大改革1.决策:1978年____________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__________________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实行__________________的总方针。2.改革(1)农村:(内容、意义)(2)城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扩大企业自主权)3.开放(1)经济特区(1980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1988年_____)(2)对外开放的扩大(3)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我国__________的发展;给我国带来了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培养了__________,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4.成功经验:将________________基本原理同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Yoursitehere学有所思1.改革通常是对生产关系和统治政策的局部调整。2.改革是经济发展社会前进的动力。3.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应以此来作为判断成败的标准。4.改革的措施一定要与本国国情相适应。5.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成功的改革是国家崛起和社会进步的保证。6.改革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7.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中国将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第二专题:中外历史重大改革
本文标题:中学历史政治制度中考专题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28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