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职业院校的工匠精神培养
职业院校的工匠精神培养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今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之道工匠之道就是把理想变成价值的思维法则,成败均在一念间,从改变念头开始,驶向生命新航道。——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P65工匠精神五大正念:做事先做人第一次把事情做对因果思维精进思维利他思维工匠之所以为工匠,首先必须是一门技术的掌握者。从造纸术到打印机,从蒸汽机到航天卫星,从鲁班的锯子到现如今的各类仪器。技术,显然是社会不断前进的主要动力。一个社会拥有怎样的时代特色,通常都会在掌握着重要技术的工匠身上得到体现,刻下烙印。裁缝、厨师、药师、木工、修鞋匠、吹糖人、杂耍匠……组成了一个丰满多彩的社会。因此,工匠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一、先做人,后做事改变三种思维:1.交差思维2.差不多思维3.走捷径思维做人是做事的开始,做事是做人的结果。人生的成功=价值观×人品×能力其中,价值观是“发动机”人品是“方向盘”能力是“燃料”二、先专注,后专业人这一生,如果用1%的力气去选择,99%的力气用心重复,每一次都能感受到新鲜的力量;如果用99%的力气选择,1%的力气重复,他只能不断地重复失败。简单的事情重复做,你就是专家;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赢家。工匠精神的内涵在于: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当下,我们说起“工匠精神”总会首先想到瑞士,瑞士人以“工匠精神”制表,造就了誉满天下、畅销世界的瑞士手表;日本也不可小觑,日本人小野二郎倾其一生潜心研究寿司最好的味道,成为日本的“寿司之神”。这很难不让人怀疑“工匠”的渊源,其实,它是原原本本的中国创造。“工匠”一词最早源于“庖丁解牛”的故事,这也就与厨师有着必然的联系。故事里的厨师告诉后人: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诚然,烹小鲜若治大国,我想应该也是这个意思吧!专注的自我修炼方法方法一:保持对工作的兴趣方法二:学会自我激励方法三:练习静坐和冥想三、先增值,后回报财富是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的,但一个人只能明白了财富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这个真理,才能真正拥有财富。能够帮助你一辈子获得并保有财富的东西,只能是你个人的能力。如果把企业比作火炉,员工的劳动能力就如同木柴,而获得的回报就如同燃烧后的热量。木柴需要放在火炉里才能燃烧得更好,就像员工需要企业作为展现能力的平台。在工作中先增值需要做到:把领导当做老师把岗位看作舞台把任务当成作品四、先沉淀,后成才人不可能都幸运地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但一个有成功气质的人会在任何工作中找到成才的机会。很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懒散、逃避、得过且过,是因为手头上的工作看上去并不能带来人生的希望和意义,以及证明自己想要的价值。却忘了自己需要的,只是一个安静的心情、沉淀的工作态度。——付守永《工匠精神·向价值型员工进化》P80沉淀心态的养成首先要有自信的心态信任自己、信任工作,真正把工作的过程当做是人生经验的积累。其次要有重视的心态重视自己,要时刻想到将来如果取得更大成就时,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素质,并不断用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最后要有求知的心态一个懂得沉淀的求知者,看待学习的态度是:不论以后是否从事这个行业,都要在工作过程中学会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一个真正想成才的人,不会只关心如何用一个眼前的结果去换取直接的利益,他会考虑过程带来的受益。五、先有为,后有位先有为后有位,是一种双赢原则的体现,即:你有了作为,为组织做出了贡献,组织就给你更好的位置,让你施展你的才能。成功者的成绩、地位不是凭空喊出来的,也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靠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从有为到有位,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论你以前从事过什么职业,或者家庭背景与出身如何,都要意识到:每天都是从零开始的积累与收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经济发展对熟练技术人才的需求还有相当距离。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它更注重技术人才的培养。市场需要要求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无缝对接面向工作岗位,因此职业院校必须从学校时期就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以便能使学生养成对于学习、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让每一个人能够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职业。技术人才恰恰是工匠精神的最佳传承者,他们唯有脚踏实地、专注持久的锻炼技术,方能在所处领域成为专家和品牌。愿所有职业院校都能带着一颗“工匠”之心,以培养“工匠”为目标,培养优质毕业生,职业教育唯此才能成为社会平衡发展的动脉力量。
本文标题:职业院校的工匠精神培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33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