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自学习题(无选择填空答案)(2)汇总
1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自学习题绪论(一)选择题1、免疫是指()A、机体抗感染的过程B、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C、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过程D、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过程E、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能力2、牛痘苗的发明者是()A、德国人BehringB、法国人PasteurC、德国人KochD、澳大利亚人BurnetE、英国人Jenner3、免疫对机体是()A、有利的B、有害的C、有利也有害D、有利无害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4、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A、自身免疫病B、超敏反应C、肿瘤D、免疫缺陷病E、移植排斥反应5、最早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国家是()A、中国B、美国C、日本D、俄罗斯E、英国6、免疫自稳功能异常易发生()A、肿瘤B、自身免疫病C、超敏反应D、反复感染E、移植排斥反应7、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A、噬菌体B、细菌C、支原体D、真菌E、放线菌8、关于微生物的特点,错误的是()A、结构简单B、繁殖迅速C、分布广泛D、多数致病E、可对人体有利9、医学微生物学的研究内容是()A、致病菌B、非致病菌C、条件致病菌D、A+CE、以上都是10、微生物学的创始人是()A、PasteurB、JennerC、BehringD、伊凡诺夫斯基E、Leeuwenhoek(二)填空题1、根据分化程度微生物分①②③三大类。2、英国医生Jenner发明了,可预防。3、免疫功能包括(①②③)。4、免疫应答分为先天具有的(①)和后天获得的(②)两种类型。5、在异常情况下,免疫防御反应过高会引发(①),反应过低或缺陷则可发生(②)。(三)名词解释1、免疫:是指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2、免疫防御: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抗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发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陷可发生免疫缺陷病。23、免疫自稳: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则保持免疫耐受;若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4、免疫监视: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若该功能失调,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病毒持续感染状态。5、微生物: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用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四)问答题1、简述免疫的功能和表现。免疫是机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异常情况下则可造成机体损伤。免疫的三大功能三大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正常表现:抗感染、防自身免疫病、防止发生肿瘤。异常表现:反复感染、超敏反应、易患自身免疫病、易发生肿瘤。2、试述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微生物的概念也分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用肉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用显微镜放大后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叫微生物。根据分化程度,微生物分三大类: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有真正的核,有核膜核仁,如真菌。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无核膜核仁,只有原始核物质,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3、非细胞型微生物,不具备细胞结构,不能独立代谢,严格胞内寄生,如病毒、亚病毒。抗原一、名词解释1.抗原(Ag):.是一类能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2.免疫原性:指抗原分子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诱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3.抗原性:指抗原分子与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特性。4.抗原决定基: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该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它是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5.共同抗原:不同的抗原分子表面存在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基。6.异嗜性抗原:为一类与种属特异性无关,存在于人、动物、植物及微生物间的共同抗原。7.分化群(CD)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聚类分析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归为同一分化群。8.白细胞分化抗原:是血细胞在正常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和分化不同阶段以及活化过程中,出现或消失的细胞表面标志分子。9.超抗原(SAg)某些抗原性物质,具有强大的刺激能力,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体内大量的淋巴细胞(约占淋巴细胞总数的2%~20%)克隆,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效应,这类抗原性物质称为超抗原。310.佐剂:是一类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强度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剂。二、单项选择题:1.抗原的抗原性是指()A.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特性B.抗原与抗体或效应T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C.抗原对机体的反应性D.抗原与载体结合后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特性E.抗原与表位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特性2.必须与载体结合后才具有免疫原性的物质是()A.佐剂B.耐受原C.完全抗原D.超抗原E.半抗原3.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抗原分子通常为大分子有机物B.具有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C.具有一定的物理性状D.与宿主本身的反应状态无关E.易接近性4.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A.抗原的分子量大小B.抗原的化学组成C.抗原分子与机体的亲缘关系D.抗原决定基的性质、位置和空间构型E.抗原结构的复杂性5.关于功能性抗原决定基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非常少见B.即构象决定基C.即连续性决定基D.位于抗原分子内部E.能被相应的淋巴细胞识别6.位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称为()A.抗原决定基B.BCRC.TCRD.CDRE.载体7.不需APC加工处理即能被淋巴细胞识别的是()A.载体B.B细胞决定基C.BCRD.T细胞决定基E.TCR8.T细胞决定基()A.即构象决定基B.不需APC处理即可被淋巴细胞识别C.可处于抗原分子的任意部位D.能同时被T细胞和B细胞识别E.抗原分子结构改变后失去T细胞决定基9.抗体形成过程中识别载体决定基的是()A.T细胞B.B细胞C.DCD.巨噬细胞E.单核细胞10.关于佐剂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可增加抗体滴度B.可增强抗原的免疫原性C.可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处理和提呈抗原的能力D.可刺激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E.可缩短抗原在体内潴留时间11.半抗原的抗原结合价是()A.一价B.二价C.四价D.五价E.十价12.关于超抗原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与T细胞相互作用时有MHC限制性B.需经APC加工处理才能被T细胞识别C.活化T淋巴细胞不需TCR参与D.结合于MHCⅡ类分子的抗原结合槽E.极微量即可激活多个T细胞克隆,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13.抗原与抗体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是()A.抗原与抗体均为蛋白质B.抗原与抗体的结构相似C.抗原与抗体的分子量接近D.抗体蛋白为多聚体E.不同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决定基14.半抗原()A.只有抗原性B.只有免疫原性C.为大分子蛋白质D.只有与载体结合后才具有抗原性E.只有与佐剂结合后才具有抗原性415.参与对TI-Ag识别和应答的细胞是()A.TH细胞B.CTL细胞C.B细胞D.NK细胞E.巨噬细胞16.关于TD-Ag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时无需T淋巴细胞参与B.有B细胞决定基无T细胞决定基C.不能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D.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记忆E.只能刺激机体产生IgM类抗体17.类毒素对人而言是()A.异种抗原B.半抗原C.同种异型抗原D.抗体E.以上都不是18.HLA属于()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异嗜性抗原D.自身抗原E.以上都不是19.豚鼠组织与绵羊红细胞之间的共同抗原是()A.自身抗原B.异嗜性抗原C.异种抗原D.同种异型抗原E.独特型抗原20.下列那种物质可诱导自身机体产生免疫应答()21.A.脑组织B.血小板C.红细胞D.血清蛋白E.肾上腺素三、填空题1.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和,而半抗原只有。2.抗原特异性是由决定的,交叉反应的出现是由于不同的抗原分子存在。3.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能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抗原决定基为,掩盖于抗原分子内部,不能直接激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决定基为。4.根据抗原的产生方式不同可将其分为和;根据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内合成可分为和。5.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可将其分为(①,②,③,④)。6.超抗原有(①②)两类。四简答题1影响免疫原性强弱的因素有哪些?怎样才能获得高效价的抗原?(1)影响因素:①分子的大小;②化学组成和结构;③异物性;④宿主的遗传性;⑤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剂量以及是否应用佐剂等因素。(2)措施:①通过再次应答获得高效价的抗体。②使用免疫佐剂。2列表比较TD-Ag与TI-Ag的区别。TD-AgTI-AgT细胞协助需要不需要抗原决定簇T、B细胞决定簇B细胞决定簇抗体类型IgGIgM免疫类型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记忆性有无5免疫球蛋白一、名词解释1.抗体:机体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分化成熟为浆细胞后,合成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2.ADCC:IgG类抗体与肿瘤细胞、病毒或胞内菌寄居的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决定基特异性结合后,其Fc段可与NK细胞表面的FcγR结合,增强或触发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破坏作用,即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简称ADCC效应。二、填空题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是由连接两条相同的和组成的。2.抗体酶解片段中,可结合抗原的是片段,可结合细胞的是片段。3.母体给胎儿的被动免疫物质是,天然的血型抗体类型是,黏膜局部抗感染的抗体类型是。三、A型选择窟1.激活补体能力最强的抗体类型是()。A.IgAB.IgC;C.IgMD.IgDE.IgE2.受感染后机体最早产生的抗体类型是()。A.IgAB.IgGC.IgMD.IgDE.IgE3.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类型是()。A.IgAB.IgGC.IgMD.IgDE.IgE4.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是()。A.IgAB.IgGC.IgMD.IgDE.IgE5.可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类型是()。A.IgAB.IgGC.IgMD.IgDE.IgE四、问答题1、简述抗体的种类和主要功能。抗体依据重链抗原性的不同分为五类,分别称为IgG、IgA、IgM、IgD、IgE。各类抗体主要功能有:(1)IgG:血清中含量最高,因此是最重要的抗感染分子,包括抗菌、抗病毒、抗毒素等。IsG还能激活补体,结合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调理作用),穿过胎盘,保护胎儿及新生婴儿免受感染。(2)IgA:分单体和双体两种。前者存在血清中,后者存在于黏膜表面及分泌液中,是黏膜局部抗感染的重要因素。(3)IgM:是分子量最大,体内受感染后最早产生的抗体,具有很强的激活补体和调理作用,因此是重要的抗感染因子,且常用于诊断早期感染。(4)IgD:主要存在于成熟B细胞表面,是B细胞识别抗原的受体。(5)IgE:血清中含量最少的抗体,某些过敏性体质的人血清中可检测到,参与介导I型超敏反应。补体系统一、填空题1.补体系统的组成包括、和。2.激活补体经典途径的始动因子是,其C3转化酶的组成是。3.在抗体产生之前,补体发挥抗感染作用主要依靠的激活,其C3转化酶的组成是。4.具有免疫黏附和调理作用的补体分子片段包括和。6二、A型选择题1.过敏毒素作用最强的补体分子裂解片段是()。A.C2aB.C3aC.C3b,D.C4aE.C5a2.补体经典途径激活的顺序是()。A.C123456789B.C124536789C.C142356789D.C124356789E.C3567893.能使靶细胞膜发生轻微损伤的补体组分是()。A.C5bB.C5b67C.C5b678D.C5b6789E.C94.下列物质中,可通过旁路途径激
本文标题: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自学习题(无选择填空答案)(2)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34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