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备课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备课主备人:欢乐颂单元目标:1、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正音识字,理解词义,了解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反复诵读、仔细品味,领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理解古诗文名句中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课文,背诵《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诗五首》。单元教学重点:反复诵读,仔细品味。单元教学难点:领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理解古诗文名句中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单元综合解说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古代诗文,所选课文,除最后一课是五首古代诗歌组外,其余四课为古代游记或名胜记,都是历来传送的名家名篇。有的表达旷达胸襟,有的流露自得之乐,有的抒发闲适之情。所记景色不同,写作心境不同,却都是感世抒怀、借景抒情的名篇。《小石潭记》柳宗元课文概说:《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的第四篇,全文不足200字,却清晰的记叙了作者出行、游览、返回的全过程,特别是对“小石潭”秀丽景色的描写,细腻而生动,读之如置身其境。一、教学目标1、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正音识字,理解词义,了解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反复朗读课文,通晓大意并背诵全文。3、借助细致的描写,认真理解作者在游记所寄托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反复朗读课文,认真理解作者借游记所寄托的思想感情。树、石、水、鱼特点及对它们的准确描写。体会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三、教学过程1、简介作者,背景,解题。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他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呆了整整十年,后又被改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四十七岁的生命。文稿由刘禹锡编为《柳河东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2、疏通文意,落实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品读课文,探究问题①作者观察到了哪些景物?又按照了怎样的顺序来写这些景物?【作者描写了小石潭的石、水、青树翠蔓、游鱼、树木、小溪、四周环境等等按空间顺序来写,也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写的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②在你眼中这是一座怎样的石潭?【潭小而美丽、石头形态各异、潭水清澈、水声悦耳、小潭生机昂然、环境幽静凄清】4①、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幽深冷寂,孤寂悲凉】②、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请用译文回答。明确:隔着茂密的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清脆声音,我的心情也欢乐起来。③、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明确:潭的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没有人家,使得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感到悲哀深沉。④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潭中气氛:幽深冷寂(孤凄悲凉心境的反映)——寓情于景5、总结全文课文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游记里各种描绘景物的手法,巧妙的比喻,情景交融的写法,精练的语言,都值得我们借鉴。至于篇末表现出来的凄苦心情,那是作者当时所处时代和身世遭遇所造成的,那样的时代已成为历史的陈迹,跟我们今天的伟大时代完全不合了,对这点我们必须有明确的认识。《岳阳楼记》范仲淹[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尝试背诵课文。2、理解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怀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3、学习本文写景、抒情和议论线结合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把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及课文积累背诵[教学过程]一导入如今,湖南岳阳楼因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而名扬天下,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楼”,“精神楼”,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此文,领悟诗人的博大情怀吧。二作者背景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死后谥号文正。1046年,范仲淹的挚友除干京滴守巴陵郡,重修岳阳楼。当时,范仲淹亦被贬在邓州作官。膝子京请范仲淹为重修岳阳楼写记,并送去一本《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依据此图,凭着丰富的想象,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表达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激励我们要以天下为己任,树立崇高的理想,要有宽阔的胸怀。三朗读,疏通文意1、正音,结合课下注释读准字音。2、学生放声读课文,达到熟读的地步。3、学生自己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4、学生质疑,小组讨论后,教师点拨明确。四、研读分析本文做到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1、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语段或语句。2、第一节的“谪守”与第二节的哪个词对应?他们被“谪”后的心情会怎样?[明确]“谪守”与“迁客”对应。3、第二节中有一个过渡句,自然地引出下文对“迁客”之“情”的描写,请找出来,读一读。[明确]过渡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4、“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有“异”,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会有不同呢?[明确]“物”“异”而“情”“异”:阴冷险恶——悲;春光明媚——喜。5、“古仁人”的“览物之情”又怎样呢?他们是怎样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呢?那么,他们以什么为“喜”,又以什么为“忧”呢?[明确]“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以“天下”为“忧”,以“天下”为“乐”。6、作者把“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比,其用意是什么?[明确]既是自勉,更是劝慰友人。7、另外,本文能做到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的高度融合,还得益于几个关键性词语的恰当地配合使用,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明确]“观夫——然则——若夫——则有……者矣——至若——则有……者矣——嗟夫——然则——噫”这些标志性词语的运用,使文章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教师小结:全文先以叙事带出写景,然后由景生情,情景交融,最后由情抒议,点明全文主旨。做到了情、景、议的高度融合。《醉翁亭记》欧阳修课文概说《醉翁亭记》是一篇美文,应注重语言的品味与诵读,积累文言词句。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赏析方法。本设计以“醉”字为切入点,以“太守醉”、“我们醉”为突破口,带动全文,品析文章的思想内容与写作特色,最后进行归纳、迁移。并将学生的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和朗读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文中的难词、难句,了解文意。进一步体会文言虚词“也”“而”的作用。2、反复朗读并背诵全文,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情怀和“与民同乐”的思想。3、学习把山水风光、游人活动、感情抒发交融在一起的写法。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醉翁亭周围美好的自然风光和人物欢乐场景的描绘,体会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写法。难点:体会“醉”与“乐”之关系,理解“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教学过程一导入由对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介语,引入课文。二作者背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早年曾协助范仲淹(北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革新政治,触动了保守派大官僚们的利益,遭到嫉恨,被贬滁州。这篇文章是他任滁州太守时写的。他仕途坎坷,有志难伸,于是寄情于山水,与民同乐。他虽被贬滴,却不消沉,他把滁州治理得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安乐。他自号“醉翁”文中多次提到“醉”字,其实“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他的志趣,不只是在山水之间,更是在一州人民,他是因百姓的生活安乐而乐。他始终是清醒而自豪的。三朗读,疏通文意1、听朗读录音,学生轻声跟读。2.学生自学课文,利用工具书,书下注释,了解文章大意。疑难字、词、句提出来,同学讨论,明确。四问题探讨(一)依据自己预习时读书的感受,大家谈谈太守为什么而醉。学生自由发言,师总结概括:为景而醉,为人而醉,为情而醉。(二)课文中哪些句子描绘了醉翁亭四周的山水之景、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1)指名朗读描绘的句子,想象画面。(2)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作者描绘了几幅画面?写景的顺序怎样?指名学生回答。(3)教师小结:第一段作者利用空间的变幻的手法,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群山环绕图→琅琊秀色图→酿泉流水图→溪亭展翅图。第二段,利用时间推移,抓住朝暮及四季特点,描绘了对比鲜明的晦明变化图及四季风光图:“野芳发而幽香”春意盎然,“佳木秀而繁阴”暑气逼人,“风霜高洁”秋高气爽,“水落石出”一片寂然。作者写山山水水,花草树木,都蕴涵着作者深深的情怀,因而作者感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句话把景与情直接联系了起来。(4)再读写景文字,读出欣喜、热爱之情。五、迁移练习:根据下列情境,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空。1、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意在干涉别国内政。(醉翁之意不在酒)2、这个案情十分复杂,扑朔迷离,但侦察人员决心全力以赴,非把它查个不可。(水落石出)《满井游记》袁宏道课文概说:这是一篇游记小品,写景有独到之处,抒情自然委婉。作者袁宏道是一位疏放不羁的江南才子,他轻视名利,耽爱游山玩水。这篇游记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南方人眼中的“北国之春”。其比拟之生动,描写之形象,感受之细腻,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2、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3、学习本文,体会作者钟情于山水的情致。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难点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掌握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体会作者钟情于山水的情致。教学过程1、导入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作者借景抒感,给读者以人生哲理的感悟。2、作者及写作背景,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号石工,胡广公安人,明代文学家。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被称“公安三袁”。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3、自读课文,疏通文意4、集体朗读,思考讨论(1)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2)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第l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第2自然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4)第3自然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5)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讨论明确,归纳要点: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
本文标题:鲁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主题备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355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