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傣医药学-131111
傣族医药学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任永申目录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傣医学的理论基础第三节傣药学概论第四节傣医药学在新药研发中的优势第五节傣药研究示例傣医药学是中国四大民族医药学(藏、蒙、维、傣)体系之一。作为傣医药学中的重要部分,傣药一直被傣族人民用以防病、治病、强健身体.第一节概述根据目前收集整理的结果,傣族传统民族药约有1000余种,多数为植物药,亦有部分动物药和矿物药,少部分为外来药。其中许多与汉族中医药学中的药品相同,但在临床应用上有一定的差别。如:草蔻用于风湿酸痛(燥湿健脾,温胃止呕);益母草用于粪虫瘙痒、湿疹(治疗妇女月经不调,胎漏难产,胞衣不下,产后血晕,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泻血,痈肿疮疡);射干用于月经过多等等(射干为清热解毒中药,主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妇女经闭,痈肿疮毒)。还有的药物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药源较少,如犀鸟、象牙、孔雀毛、野水牛胆等。一、傣族族源及分布傣族族源古越人“滇越”的后裔(记载:《史记·大宛列传》、《后汉书·地理志》、《后汉书·各帝本纪》)傣族又称:“傣那”、“傣雅”、“傣绷”晋时期称:“滇越”、“芒蛮”唐朝称:“金齿”、白衣”元明时期称:“百夷”、“伯夷”清以后称:“摆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傣族”分布国内分布国外分布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普洱市的景谷、孟连、景东、泞洱、红城等县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市、瑞丽、盈江、梁河、陇川、畹町散居:临沧市的耿马县、风庆、双江、澜沧、镇康;保山市的腾冲、龙陵;玉溪市的新平、元江;红河州的金平、河口等县缅甸:掸帮泰国:清莱、清迈、帕、难、夜丰颂、南奔、南帮越南:莱州、老街、山罗、清化、义安印度:阿萨姆邦均二、自然环境及资源傣族居住:海拔500~1300米之间的平坝,年平均气温:21°C,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物王国”傣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热带雨林地区自然环境及资源这些地区终年无霜,雨量充沛,物产丰富,丛林密布。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高森林覆盖率也曾经使得该地区病菌生长繁殖迅猛,百病丛生,尤以疟疾为盛.傣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和与各种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诊疗经验和治病药方.同时,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吸收中医药学及古印度医学的理论和知识,逐渐形成了以四塔(风、火、水、土)、五蕴(色、识、受、想、行)为基础的一门医学科学,与傣族的贝叶文化、雨林文化、水文化、饮食文化、竹文化、茶文化、土文化、农耕文化结合在一起,成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族瑰宝.药物的性一般分为三大类,即热性药、凉性药、平性药。药物的味一般分为8种:酸,多用于收涩、止汗止泻等;涩,能固,具有止血、止泻、祛风通络、镇痛的作用。甜,多为补药;咸,多用于软坚、补虚;苦,多用于清热、解毒、除湿、止痛;麻,多用于止痛、镇惊、祛痰;辣,多用于散寒、止痛;香,多用于醒脑、开胃健脾。由于药物性质不同,人体亦各有差异,故用药也各有特点。如1~20岁为生长发育阶段,生病时药物配伍宜偏甜味;20~40岁为成熟壮实阶段,生病时用药配伍宜偏酸味;而40~60岁以上者,为逐渐衰老阶段,生病时用药配伍宜偏咸味。又如根据不同的季节配伍不同的饮料方,以药代茶饮,以达预防、治疗的目的等等。贝叶文化是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提法。之所以称为“贝叶文化”,是因为它保存于用贝叶(贝多罗pattra)制作而成的贝叶经本里而得名.贝叶文化包括贝叶经、用棉纸书定的经书和存活于民间的傣族传统文化三个方面贝叶文化的影响傣医学基础理论标准——代表性著作《嘎牙山哈雅》(人体解说)《档哈雅龙》(大医药书)《尼该》(诊断)《嘎比迪沙迪巴尼》(傣医诊治书)《哟雅阿巴》(傣医方药书)(三)傣医药的发展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关心和高度重视。20世纪80年代——被列为我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先后成立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傣医医院)傣医药文献的整理研究——《档哈雅》、《傣药志》、《傣医传统方药志》、《嘎牙山哈雅》、《档哈雅龙》、《傣医四塔五蕴的理论研究》、《中国傣医》、《德宏傣族医药及其验方》、《傣族医药验方集》、《德宏民族药志》、《德宏民族药名录》、《嘎比迪沙迪巴尼》、《中华本草·傣药卷》、《傣医药基础理论》、《傣医诊断学》、《竹楼医述》第二节傣医学的理论基础一、傣医学及傣医基础理论的概念傣医学:是指起源和发展于以中国西南部为主要地域的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作斗争的一门民族医学科学,是以傣族贝叶文化为基础,以四塔、五蕴为理论核心,以聚居区天然药物为资源,以适应于本民族生产、生活的行医方式为医疗模式,以本民族为主要服务对象,研究人的生命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防治规律,通过不断实践总结积累,独立创造而自成体系的传统民族医学。傣医学三个显著特征: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傣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四塔五蕴”理论二、“三盘”学说三、“雅解”学说四、人体解说五、病因病理学六、发病学及发病机理七、治则与治法八、预防与保健四塔(塔都档细)理论定义:“四塔五蕴”理论是傣族人民在总结长期与疾病斗争经验的基础上,借用佛教四大(地、水、火、风)和五蕴或五阴(色、识、受、想、行)概念而创造的独特医学基础理论,是“四塔理论”和“五蕴理论”的合称四塔理论强调:构成世界万物和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元素及其特性和功能表现,而五蕴理论则重在阐释组织结构与功能、形体与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之间相互关系概念“塔都档细”为巴利语,古傣语称为“塔档细”,现简称四塔“塔都档细”一词源于佛经“四大”(地水风火),即把世界万物归属于四大类来认识,是佛教学的哲学理论和哲学基础(南传上座部佛教)四塔理论为傣医药基础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架构(一)、四塔的含义及基本内容“塔”是音译,有界别、类种、元素、要素之意包括:“瓦约塔都”,简称塔拢(风塔)“爹卓塔都”,简称塔菲(火塔)“阿波塔都”,简称塔喃(水塔)“巴他维塔都”,简称塔拎(土塔)(二)四塔理论的基本内容四塔理论是傣医学理论核心之一,是傣医对人体和自然界一切事物性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是用以解释和阐明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并指导临床辨病、立法、选方用药和预防和保健的理论傣医认为:没有土,万物难生,没有水,万物就枯死没有风,万物就不能生长,没有火,万物就无法成熟因此,土可使万物生,水可使万物润,风可使万物长,火可使万物熟四塔理论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人体解说(脏腑组织器官)方面:阐述了人体组织器官、脏腑的物质属性和功能2、生理学:以四塔特性和功能论述了人体重量机能活动3、病因病机:以四塔失调(不足、过盛)、衰败对疾病进行分类和阐述病因、病理基本变化规律四塔理论的基本内容4、诊断疾病:总结应用四塔辨病(证)以说明因四塔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性质、严重程度与转归预后5、治疗:据风、火、水、土各自不同的致病因素,各个塔都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对药物进行分类归塔,确定了调补,调节四塔等治疗法则及方药(三)四塔特性及功能四塔的特性及功能包括体:即体性或属性、特性相:即形相或体属、形体用:即作用或功能四塔体、相、用基本内容巴他维塔(土)四塔体(体性)相(形相)用(作用)瓦约塔(风)动即流动形相如滚滚寒流,凛冽的寒风能长成一切,有转动的作用爹卓塔(火)暖即温暖形相如炎热的日光、炽热的岩浆,遍熟性或暖热特相能成熟一切,燃烧使之发育长大,能温运一切阿波塔(水、血)湿即湿润。黏结性和流动状态,湿之为性而达全身各处形相如奔腾的江河、咆哮的海洋,有支持、资助的特相能摄集一切,滋润一切坚即坚实、坚硬、固体的,犹如世间大地,以坚为性形相如巍峨的群山。为人的机体能保持一切,能生一切,能载万物(四)四塔相互关系四塔关系——共栖平衡的关系四塔平衡关系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机体内风、火、水、土四种物质元素与自然界的风、火、水、土四种元素的平衡关系,并以此阐释人与自然关系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二是机体内风、火、水、土相互之间的平衡是“依照俱生,相互依止,互不离缘。”风火水土与风:水可使万物润,风可使万物长,风塔与水塔的关系,两者不但相互滋生,而且靠风、气的支持、资助和推动,水、血才能滋润全身;若离开水塔维持黏结的力量,则风塔无所载,将四下流散,无所依归。与火:水可使万物润,火可使万物熟,水塔与火塔的关系是水火相济相制的关系。与土:土可使万物生,水可使万物润,塔拎(土)以塔喃(水、血)而摄之。水与风:土可使万物生,风可使万物长,塔拎(土)与塔拢(风、气)生与长的关系可以说就是脏腑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之间的关系。土与火:土可使万物生,火可使万物熟。一方面塔菲(火)以塔拎(土)而住,其先天禀受于父母,又靠塔拎(土)化生后天之火所补充,以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另一方面塔拎(土)以塔菲(火)作保护,土塔功能活动的正常需依靠塔菲(火)温煦,以保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正常。风与火:风可使万物长,火可使万物熟。塔菲(火)以塔拢(风、气)来资助和支持;塔拢(风、气)以塔菲(火)温煦而遍熟转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四塔理论在傣医药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二)阐释人体的病理变化(三)指导临床诊病辨病(四)判断疾病的转归与预后(五)指导临床立法选方用药(一)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四塔理论认为,四塔是构成世界万物和人体最基本的物质元素,人体之四塔先天禀受于父母,受后天水谷精微的补充和滋养,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元素,也是机体内脏组织器官生成的本源,并主管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人体没有四塔就没有生命,四塔随生命的发生而存在,随其终结而消亡。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四塔之间相互滋生、相互依赖、相互支持,保持着体内外的相对动态平衡,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傣医以四塔之特性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现象、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1.塔拎(土)塔拎(土)是构成人体的第一物质本源,是生命和生长发育不断延续的基础。塔拎(土)属物性,有形,有坚硬、固体的特性,具有保持一切的作用。因此,凡具有消化饮食物,化生气血,滋养躯体,排泄糟粕功能者皆为塔拎(土)所主管。在傣医文献《巴腊麻他坦》、《帷苏提麻嘎》、《罗哈牙坦》等实用经书中说:“土包括了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和其他组织器官构成的这个整体。这个整体犹如世间大地,是构成人体的第一物质本源。”塔拎(土)之属性为坚,即坚实,其以坚为性,属物性,犹如世间大地,为有形之物,能载万物,代表机体脏腑组织器官,并有协调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是四塔中最重要的一塔。塔拎(土)所管组织器官表1给纱蓬贺头发有500多万根2罗马昏多毫毛有900多万根3列丁、列么手、足(趾)甲)有20片4点答候牙齿有32颗5南飘满山境肌肉有900块6纳腊乎筛应筋包括大小筋7路骨包括软骨8路龙骨髓之骨9麻叫肾10栽心脏11呆肝脏12潘泊给罗麻刚腹膜、网膜、膈膜、筋膜13办脾14绵胰腺15巴巴张拨肺16晒龙大肠17晒囡小肠18崩胃19烘尤膀胱20虎火气管古傣语现代傣语意译备注傣医学认为,塔拎(土)为“四塔之本”,一方面塔拎(土)具有消化饮食物,化生气血,滋养躯体,排泄糟粕的功能;另一方面塔拎(土)能载万物,代表机体脏腑组织器官。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虽功能各异,各有所主,但各脏腑组织器官功能的协调统一功能为塔拎(土)所主管。在塔拎(土)的协调统一下,各脏腑组织器官相互联系,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以下脏器及功能皆由土所管和协调统一。胃肠受纳食物,消化水谷,化生营养物质;肾脏生水排水,调节水(体液)的正常运行;心脏推动血液的运行,输送营养物质和联系机体各部位;肝调节血液,产生和分泌胆液;脾胰帮助消化食物,输布营养物质,促进水的运转和排泄;肺管出息人息
本文标题:傣医药学-13111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40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