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述职报告 > 站队安全基础管理达标评价培训
相关制度要求培训内容量化评价标准相关制度要求安全基础管理达标管理办法站队安全基础管理达标升级管理办法关于站队安全基础管理达标工作补充规定的通知量化评价标准组织领导1组织领导本要素是标准中的第一个要素(量化评价标准)§要素综述1.2分4个小项:1.2.1、1.2.2、1.2.3、1.2.4要素分为2个方面的总体要求:1.1和1.21.1分2个小项:1.1.1、1.1.21.1.11.1.21.11.2.11.2.21.2.31.2组织领导(否)(否)1.2.41.1评价站队领导如何重视安全工作1.2评价站队领导如何抓好日常管理工作§总体要求§评价思路(工作思路)思想认识→工作思路→责任分工→年度工作措施→日常管理1.11.2组织领导1.1站队领导如何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是否形成了清晰的年度安全工作思路?【较好状态】思路清晰计划性强管理严格§是否形成操作性较强的年度安全工作措施计划?§管理是否严格?1.1.1站队领导能够把安全工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做到“一事当前,先想安全”;安全工作有思路,管理严格,措施到位。(1)无思路(2)思路不清晰、不系统(3)有思路,但无可行措施计划实现思路【常见问题】1.1站队领导如何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常见问题】【较好状态】分工明确职责界定清晰§领导层、管理岗位安全职责界定是否清晰明确?§领导层分工是否具体合理1.1.2站队领导或管理层安全职责明确,责任界定清楚,分工具体合理,做到事事都有人分管,有人抓,职责明确。§事事有人管、有人抓?(1)缺个别岗位安全职责(有岗位遗漏)(2)不同岗位之间职责交叉或界面不清1.2站队领导如何抓日常管理工作1.2.1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分析安全形势,及时安排布置阶段性或季节性工作。§是否按照会议制度要求定期召开安全会议?§评价安全会议制度是否完善?【常见问题】好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发挥会议应有作用【较好状态】§安全会议是否起到分析形势、解决问题、安排工作作用?(1)会议走形式(未定期总结……)(2)首次作业,安全措施针对性不强(3)安全分析不深入,对问题把握不准1.2站队领导如何抓日常管理工作1.2.2及时将会议、指示精神以及新的法律、规定等传达贯彻到班组成员。§了解评价周期内总公司、站队有哪些重要会议?【常见问题】会议质量好传达落实到位【较好状态】§了解评价周期内有哪些新法律法规宣贯?§抽查班组如何传达学习和落实到日常工作中?(1)传达不到班组(班组人员不掌握)(2)仅仅是传达,不结合实际落实(3)上级要求再多再好,落实不到一线就等于零1.2站队领导如何抓日常管理工作1.2.3对首次从事且具有较大危险性的作业,站队领导亲自研究布置有针对性的安全保障措施,并组织抓好落实。【常见问题】措施严密落实到位控制有效【较好状态】§了解掌握评价周期内是否存在首次作业?§危险性较大的首次作业站队领导是否亲自布置?§首次作业安全控制措施是否严密、有针对性?§所制定的措施是否得到有效落实?(1)领导忽视了危险作业(制度不健全)(2)领导清楚危险作业,但不重视,没有亲自研究布置保障措施(3)危险作业专项措施针对性不强、不完善、不严密,基本上起不到保障作用1.2站队领导如何抓日常管理工作1.2.4按照“五同时”原则,做好各方面安全工作的总结、考核、奖罚等工作。§是否对月度、半年、年度安全工作进行计划总结?【常见问题】总结分析深入考核奖罚到位【较好状态】§站队有哪些考核制度、是否落实?§站队有哪些奖罚制度、是否落实?(1)不能及时总结、考核安全工作(2)不能严格落实奖罚规定(3)人治,而不是法制制度建设2工业安全的发展史也是安全制度的成长完善史安全安全制度安全发展需要推进制度完善完善的制度是安全的保证2.制度建设评价得分要点2.1制度健全满足管理需要2.2各类规章制度操作性强2.3制度宣贯和管理到位安全教育3牢固树立“员工要持续不断地接受安全培训”的培训理念和“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制定下发了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决定基础管理要素3:安全教育(一级指标)-量化评价标准安全检查4安全检查是一项基本安全工作,是安全管理的常用工作方法,是发现隐患、指导整改、预防事故的必要工作手段,也是企业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发现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强化安全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安全管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检查目的:识别存在及潜在的危险,确定危害的根本原因,对危险源实施监控,最终采取纠正措施,确保企业安全、健康、稳定发展。(二)安全检查要素评价的总体要求•检查有组织、有计划•各类安全检查得到较好落实,保证检查质量•检查记录齐全、管理到位检查组长第一检查组第二检查组第三检查组设备设施工属具管理5设备安全管理总体状况港口装卸作业具有面广、货杂、工艺复杂、人员分散的特点,整个作业进程由人(装卸工人司机管理人员)物(港口机械及装卸货物)和环境3个基本条件组成,由于港口生产中人工作业强度较大,人机货接触密度高,因此由各种机损事故诱发的人员伤亡损失在各种港口安全事故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提高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性,能够尽最大可能预防安全事故。在非港口生产主业单位,同样也具有类似的特点。在八大要素中,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要素是唯一没有否决项的单项要素。这与设备、设施工属具管理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特殊性有关。设备设施工属具安全管理关乎本质安全,但工作千头万绪,难度较大,评价中主要是根据国家、行业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对设备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评价。要素总体要求站队在用的各类设备、工属具安全可靠,维护保养到位,使用得当,档案资料齐全有效。这里面关键是看站队设备管理的思路是否符合实际,对设备工属具的安全控制是否到位.在现场,看设备是否存在影响使用安全的隐患,设备管理档案是站队在日常工作中形成的见证资料,通过这些档案能够反映站队设备管理的规范情况。作业现场6内容目录:一二三要素总体工作要求第六要素内容概述评价依据四评价要点和方法一、第六要素总体工作要求主要评价单位如何对作业现场实施前、中、后安全控制,作业前是否消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中现场管理是否到位,各类违章是否得到了及时查出和纠正;作业后相关工作是否到位。作业现场管理是对现场各种生产要素的管理和各项管理功能的验证。加强现场管理,能够减少事故发生。如果现场管理存在缺陷,极有可能造成人的行为失控和现场的隐患,从而导致人伤、设备、火灾事故发生。加强现场管理,就能避免或减少因管理不当或失误造成的事故,提高作业现场的本质安全,达到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二、第六要素内容概述作业现场管理6.1作业前准备充分,部署周密6.2作业现场秩序井然6.3作业后现场处理到位,做好小结6.1.16.1.26.2.16.2.26.2.36.3.16.3.2三、评价依据1《安全生产法》、《劳动保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安全色》、《安全标志》、《安全标志使用导则》、《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等标准规程2《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暂行规定》等有关规定3集团公司《站队安全基础管理达标管理办法》、《班组安全管理基本规范》以及安全会议、安全检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劳动保护等制度规定45被评价单位的安全会议制度及作业现场管理的相关制度、规程现场作业前期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如果作业前相关准备工作不到位,可能造成事故或者发生险情。评价把握要点:(一)6.1作业前准备充分,部署周密四、评价要点和方法一是(6.1.1)明确现场负责人及工艺和安全措施,通过专题会或班前会等形式,传达贯彻到相关人员,并形成相关记录。评价方法现场询问查看资料(一)6.1作业前准备充分,部署周密6.1.1评价要点1询问(现场负责人以及作业人员):作业前通过什么方式对作业工艺和安全措施传达落实(战前部署),是否召开班前会或专题会,对相关工作进行强调和部署,相关人员对安全工艺和措施是否掌握2查看:班前会或专题会会议记录是否齐全规范6.1.1常见问题作业现场未明确责任人,有的虽然明确责任人,但职责不掌握班前(工前)会太简单形式化,突出不了重点,对安全作业措施传达、贯彻落实不到位,作业人员不了解班前(工前)会未形成相关记录,形成记录但记录不规范(一)6.1作业前准备充分,部署周密某单位危险货物码头装卸作业现场,作业前召开了班前会,对相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现场负责人及工艺和安全措施明确,作业人员掌握落实基本到位,但相关记录不够规范”。评价分值比重应在“60%,65%,70%或75%”这一区间,如确定分值比重是75%,那么6.1.1条标准最后得分就是75%×2分(6.1.1总分值),即1.5分(一)6.1作业前准备充分,部署周密二是(6.1.2)按照作业规程配备人员,需具备特种作业资质要求的人员应具备相应资质;使用的设备、设施、工属具符合安全要求。(这是对作业现场人和物的安全基本要求)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事故发生(一)6.1作业前准备充分,部署周密6.1.2常见问题所配备的作业人员不具备相关资质或资质证书无效(证书脱审等)人员未持证上岗;现场使用的部分设备、设施不能安全运行,如强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外形缺陷、制动器缺陷等问题。(一)6.1作业前准备充分,部署周密评价方法:查看资料、与评价单位人员交流、现场查看通过查阅被评价单位的有关xx货物装卸作业管理制度,与评价单位人员交流,掌握人员配备、人员上岗资格以及设备、设施、工属具的要求,现场评价作业人员是否按照作业规程配齐,查看人员上岗资格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设备、设施、工属具的安全状况,能否符合作业安全要求。查看某单位《危险货物装卸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与评价单位人员交流,掌握一级易燃易爆危险货物装卸作业时,现场应配备操作人员3人(及以上)。查看作业现场,如果现场配备了操作人员3人,作业人员具备上岗资格,现场使用的压力表、安全阀等安全装置按照法定要求定时检测,定期试验,现场使用铜质工具,防爆设备和应急物品到位。那么,对照评价标准6.1.2,评价分值比重应该在“60%,65%,70%或75%”。如确定分值比重是85%,那么6.1.2条标准最后得分就是85%×2分(6.1.2总分值),即1.7分(一)6.1作业前准备充分,部署周密人物作业环境人的不安全行为管理上的缺陷作业环境不良(二)6.2作业现场秩序井然危险源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空间布局、作业环境照明、安全标志布设以及现场定置管理等因素评价方法与人员交流现场查看一是(6.2.1)作业现场物料、物品、工属具定置管理,摆放有序。6.2.1就是对作业现场定置管理的要求。定置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物和现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二)6.2作业现场秩序井然作业现场物料、物品、工属具的摆放是否规范有序,是否进行了标识,是否明确了专人负责,确认现场物料、物品、工属具放置状态6.2.1常见问题现场物料、工属具、物品摆放杂乱,影响周边作业安全现场物料、工属具、物品未进行标识且无专人负责(二)6.2作业现场秩序井然二是(6.2.2)作业现场的各类安全警示标志、防护隔离措施完备到位,夜间作业照明良好。(这是对作业环境的根本要求)。(二)6.2作业现场秩序井然(理解和把握几个关键词)国家有专门的标准-GB2894-1996《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定义就是国家规定的传递安全信息的标准,是用以表达特定安全信息的标志,起禁止、指令、警告、提示作用。什么是安全标志?作业场所的照明条件好坏对生产和安全都有重要的影响。保证作业场所照明,就是保证给操作者创造一个良好的光环境。对夜间照明国家有《GB50034-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我们作业的照度标准值不宜低于50Lx(光强的单位“勒克斯”)。照明条件的影响(二)6.2作业现场秩序井然6.2.2常见问题作业现场安全警示标志不齐全、不规范,如作业现场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
本文标题:站队安全基础管理达标评价培训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425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