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学习英才学校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段考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请将答案代号填在答题卡内)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C.课桌的高度约为1.5m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2.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B.站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认为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地球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D.以上说法都对4.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左图所示,右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5.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6.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C调“3(mi)”和“1(dou)”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一定不同B.响度一定不同C.音色一定不同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7.小明的发言声音太小,老师要他大声重复一次,老师是要求小明提高声音的()A.音调B.频率C.响度D.音调及响度8.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A.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B.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学习C.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D.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时9.如图是用示波器显示的不同乐器发出不同声波的波形图,其中频率最大的是()A.长笛B.小提琴C.手风琴D.二胡10.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城市道路旁的隔音板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B超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响度太小D.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一定是340m/s11.如图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料球,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C.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12.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取得冠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m/sD.小明平均速度是8km/h13.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铁轨判断有没有裂缝B.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呼吸和心跳C.医生用超声波给病人做碎石D.我国次声波站探知到某国的核武器试验14.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3∶2)A.4∶9B.9∶4C.1∶1D.2∶315.人耳能分清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应大于0.1s,所以要能听到自己拍手的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A.大于17mB.大于34mC.小于17mD.小于34m16.小新四次测量课桌的宽度,结果分别为48.17cm,48.15cm,48.23cm,48.15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48.14cmB.48.17cmC.48.15cmD.48.16cm学习17.小华用厚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A.B.C.D.18.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的产生二.填空题(2*15=30分)19.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时间的主单位是,实验中,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是.单位换算:1nm=m2h=s36km/h=m/s。20.甲昆虫翅膀4s振动了1200次;乙昆虫翅膀1min振动了600次,乙昆虫翅膀的振动频率为,则人耳可听到昆虫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一名男低音在放声高唱,为他轻声伴唱的是女高音,则的响度大,的音调高.21.深夜坐在甲列车里的人,看到与甲车并排的乙列车静止不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但他看见路灯在向北运动,.若以路灯为参照物,乙车是的。这时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能的大雨,这说明声能够传递,而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振动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波能够传递.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每空2分,共20分)22、图(a)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cm。如图(b)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为cm,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cm/s.(b)23、如图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同学们通过实验发现:学习音调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响度的大小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2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3)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c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cm/s。四.计算题(4+4+6=14分)25、一列车长310m,穿过一个长600米的山洞,若所用时间为70s,则车速是多少?26、某人对着一口枯井内大叫一声,经过0.2s后听到了回声,问这口枯井约有多深?(V声=340m/s)27、在汽车行驶的正前方有一座山崖,汽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途中汽车鸣笛一声,经2s后司机听到回声。(V声=340m/s)求:(1)在2s内汽车通过的路程;(2)在2s内声音通过的路程;(3)问鸣笛时汽车距山崖多远?学习赠送相关资料考试答题的技巧拿到试卷之后,可以总体上浏览一下,根据以前积累的考试经验,大致估计一下试卷中每部分应该分配的时间。安排答题顺序关于考试时答题顺序,一种策略是按照试卷从前到后的顺序答题,另外一种策略是按照自己总结出的答题顺序。无论采取哪种策略,你必须非常清楚每部分应该使用的最少和最多的答题时间。按照自己总结的答题顺序:先做那些即使延长答题时间,也不见得会得分更多的题目,后做那些需要仔细思考和推敲的题目。例如,数学先做会做的题目,再做难题,所谓难题,就是你思考了好几分钟仍然无法做出的题目。再例如,英语和语文,你可以先把填空、选择、作文等题目做完,然后再做阅读题目。数学处于高级阶段的贾甲在某次考试时,做到第5题时,实在做不出来,于是就先不做,继续往下做,到了第10题时,又做不出来了,心里有点着急,就暗自对自己说,“平静”、“平静”,于是隔过去往下做,到了第15题,又做不出来了。于是就回头做第5题,想了几分钟后,仍然做不出来,于是就再做第10题,想了一会儿,突然想到了解题思路,于是就很快的做出来了,这时心情已经平静下来了,然后接着做第15题,想了一大会儿,只是想出了某一步骤,于是就把这一步骤写在试卷上,并猜了个答案写上,然后再回头做第5题,想了一会儿就做出来了。然后,他用了几分钟检查了所有题目,发现没有大的错误后,他就再做第15题,他在脑子里把与这道题目相关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逐一回忆,由于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所以,回忆了几遍之后,他终于想出了第15题的解题思路,于是就很快的做出来了。一、答题原则大家拿到考卷后,先看是不是本科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如果发答题时,一般遵循如下原则:1.从前向后,先易后难。通常试题的难易分布是按每一类题型从前向后,由易到难。因此,解题顺序也宜按试卷题号从小到大,从前至后依次解答。当然,有时但也不能机械地按部就班。中间有难题出现时,可先跳过去,到最后攻它或放弃它。先把容易得到的分数拿到手,不要“一条胡同走到黑”,总的原则是先易后难,先选择、填空题,后解答题。2.规范答题,分分计较。数学分I、II卷,第I卷客观性试题,用计算机阅读,一要学习严格按规定涂卡,二要认真选择答案。第II卷为主观性试题,一般情况下,除填空题外,大多解答题一题设若干小题,通常独立给分。解答时要分步骤(层次)解答,争取步步得分。解题中遇到困难时,能做几步做几步,一分一分地争取,也可以跳过某一小题直接做下一小题。3.得分优先、随机应变。在答题时掌握的基本原则是“熟题细做,生题慢做”,保证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但是要防止被难题耗时过多而影响总分。4.填充实地,不留空白。考试阅卷是连续性的流水作业,如果你在试卷上留下的空白太多,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印象,会认为你确实不行。另外每道题都有若干采分点,触到采分点便可给分,未能触到采分点也没有倒扣分的规定。因此只要时间允许,应尽量把试题提问下面的空白处写上相应的公式或定理等有关结论。5.观点正确,理性答卷。不能因为答题过于求新,结果造成观点错误,逻辑不严密;或在试卷上即兴发挥,涂写与试卷内容无关的字画,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胡乱涂写可以认为是在试卷上做记号,而判作弊。因此,要理性答卷。6.字迹清晰,合理规划。这对任何一科考试都很重要,尤其是对“精确度”较高的数理化,若字迹不清无法辨认极易造成阅卷老师的误判,如填空题填写带圈的序号、数字等,如不清晰就可能使本来正确的失了分。另外,卷面答题书写的位置和大小要计划好,尽量让卷面安排做到“前紧后松”而不是“前松后紧”。特别注意只能在规定位置答题,转页答题不予计分。二、审题要点审题包括浏览全卷和细读试题两个方面。一是开考前浏览。开考前5分钟开始发卷,大家利用发卷至开始答题这段有限的时间,通过答前浏览对全卷有大致的了解,初步估算试卷难度和时间分配,据此统筹安排答题顺序,做到心中有数。此时考生要做到“宠辱不惊”,也就是说,看到一道似曾相识的题时,心中不要窃喜,而要提醒自己,“这道题做时不可轻敌,小心有什么陷阱,或者做的题目只是相似,稍微的不易觉察的改动都会引起答案的不同”。碰到一道从未见过,猛然没思路的题时,更不要受到干扰,相反,此时应开心,“我没做过,别人也没有。这是我的机会。”时刻提醒自己:我学习易人易,我不大意;我难人难,我不畏难。二是答题过程中的仔细审题。这是关键步骤,要求不漏题,看准题,弄清题意,了解题目所给条件和要求回答的问题。不同的题型,考察不同的能力,具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策略,评分方式也不同,对不同的题型,审题时侧重点有所不同。1.选择题是所占比例较大(40%)的客观性试题,考察的内容具体,知识点多,“双基”与能力并重。对选择题的审题,要搞清楚是选择正确陈述还是选择错误陈述,采用特殊什么方法求解等。2.填空题属于客观性试题。一般是中档题,但是由于没有中间解题过程,也就没有过程分,稍微出现点错误就和一点不会做结果相同,“后果严重”。审题时注意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方法和此类问题的易错点等。3.解答题在试卷中所占分数较多(74分),不仅需要解出结果还要列出解题过程。解答这种题目时,审题显得极其重要。只有了解题目提供的条件和隐含信息,联想相关题型的通性通法,寻找和确定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步骤,问题才能解决。三、时间分配近几年,随着高考数学试题中的应用问题越来越多,阅读量逐渐增加,科学地使用时间,是临场发挥的一项重要内容。分配答题时间的基本原则就是保证在能得分的地方绝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在心目中应有“分数时间比”的概念,花10分钟去做一道分值为12分的中档大题无疑比用10分钟去攻克1道分值为4分的中档填空题更有价值。有效地利用最好的答题时间段,通常各时间段内的答题效率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最后10分钟左右多数考生心理上会发生变化,影响正常答卷。特别是那些还没有答完试卷的考生会分心、产生急躁心理,这个时间段效率要低于其它时间段。在试卷发下来后,通过浏览全卷,大致了解试题的类型、数
本文标题:打印版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鲁教版五四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430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