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语文:1.3《杜甫诗五首》课件(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杜甫诗五首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遇李白,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居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安史乱起,落入叛军之手,后脱逃,任左拾遗。被贬后投严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严武死后,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770年冬死于赴岳州的舟中。•有致君尧舜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其诗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提供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故称“诗史”。•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其诗风格沉郁顿挫。•与李白合称“李杜”。月夜杜甫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历代写月名句: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五载(756)。当年六月,安史叛军攻入潼关,接着进入长安,杜甫带着妻小逃到鄜州(今陕西富县),寄居在羌村。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杜甫便于八月间离家北上延州,准备赶至灵武为平叛效力,但不幸被叛军所俘,掳往长安。因杜甫原无官职,便未受囚禁。一个月夜,诗人望月生情,写下这首诗。写作背景月夜f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还不懂得发髻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薄薄的帐子结合注释说说诗歌大意。品读文本1、本诗写了什么?首联:想象妻子在家望月念己。颔联:想儿女太小,不懂思念长安。颈联:想象妻子月下徘徊的情景。尾联:渴望团圆的愿望。2、为什么写?1)写诗人陷于长安时对家人的思念2)表达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之情。3、怎样写的?想象(以虚写实):本来是要说自己思念亲人,却避开直接写自己之思,去描摹亲人思念自己。1.有人说“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这一联中有两个字用得格外形象生动,含蓄凝练,你认为是哪两个字,并简要说明理由。“湿”,沾湿。“寒”,生出寒意。夜深露重,雾气沾湿了妻子高高的发髻。清冷的月光洒在她的身上,她柔润如玉的双臂一定生寒了。“湿”和“寒”可触可感,表现了妻子望月之久,忆夫之深。更深层的,是写诗人看月之久,忆妻之深的痛苦现实。2.杜甫在诗中不说自己望月忆妻,却说妻子望月忆己,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解析:这是一道手法鉴赏题。答题时的步骤:A先要点明手法,B再结合诗的内容分析怎样用这种手法,C再点明这样写的效果。答题示例:A诗人采用想象的手法(或以虚写实),B不说自己在长安望月思念妻子,却说妻子在鄜州望月怀念自己,比直写自己思念之情多了曲折含蓄,C更能表现诗人对妻儿的思念之痛,牵挂之深。构思奇特,让人回味无穷。蜀相杜甫蜀相杜甫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写作背景简介预习文本朗读并结合注释理解诗句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走近文本1.诗中写了什么?首联:自问自答,追寻武侯遗迹。颔联:草色自青,黄鹂婉啼的景象。颈联:盛赞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和才德。尾联:感慨诸葛亮壮志未酬的遗恨。2.为什么写?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景仰之情,寄予了诗人自己壮志未酬的深沉而复杂的感慨。3.怎样写的?借古抒怀品读文本品读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巩固所学“自”,独自,自顾自地。“空”,徒劳。碧草映阶,独自呈现出一派春色,黄鹂隔叶啼鸣,徒然婉转动听。用了这两个字,青草自绿和黄鹂好音的亮丽景象就反衬出庙宇的荒凉。表达了诗人的怀古寂寞之心。登岳阳楼(唐)杜甫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巳聋,靠饮药维持生命。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引题写景个人景况国事艰难广阔胸襟交代背景宽阔广大凄凉落寞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赏析“坼”“浮”二字。•“坼”:分裂。“浮”:漂浮,浮荡。•吴越两地被湖水分割于东南;天和地日日夜夜浮荡在湖面上。•“坼”和“浮”两个字写出了洞庭湖气势磅礴、宏伟壮阔的气象,展现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已尽大观,后来诗人,何处措手。——明王嗣奭——宋刘须溪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写洞庭湖的千古绝唱能够与之比美的,只有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景洞庭湖的广阔无垠,烟波浩淼与气势磅礴。情孤独凄苦漂泊忧国忧民后人对杜甫的评价•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无高尚伟大之人格,亦无高尚伟大之文章。——王国维•杜甫是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闻一多庄严:人格瑰丽:艺术永久:影响杜甫草堂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的节日。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高考题)(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写得怎样?(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抱膝”写出枯坐的神态;一个“伴”字,把身与影联系起来,并赋予“影”以人的感情。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体。非常好地表达了诗人孤寂之情,思家之情。(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写得怎样?•作者主要通过以虚写实表现手法,通过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来表现“思家”的。诗人从家人思念自己落笔,让对方思念自己的形象呼之欲出,仿佛他们就在自己眼前,由此可见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深。迁移拓展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开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赋诗,使岳阳楼更添一层神秘色彩。1、颔联的两句诗中,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突出了岳阳楼的什么特点?试作简要赏析。思考1、颔联的两句诗中,诗眼分别是哪两个字?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引”和“衔”。引,牵引;衔,送来。“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李白流放遇赦途中的喜悦之情。夸张,想象奇特;在云间“下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特点,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2、颈联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突出了岳阳楼的什么特点?试作简要赏析。
本文标题:语文:1.3《杜甫诗五首》课件(1)(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47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