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XX薪酬调研报告XX薪酬调研报告《XX年大学生薪酬调查报告》每年涌入就业市场的毕业生都有庞大的数量。那么,面对就业,大部分毕业生的薪资待遇又是怎么样的情况呢?一起来看看最新的消息吧!就业看点男性薪酬高过女性本次会议还公布了XX年广东省毕业生就业白皮书和就业质量报告。记者发现,同等学历下,男性薪酬普遍高过女性。报告指出,XX年男性毕业生的平均就业薪酬为2961元/月,而女性毕业生则为2797元/月。就学历而言,研究生的男女收入差距更大。男性毕业研究生平均薪酬为5421元/月,女性则只有4850元/月,相差500多元。本科生最爱创业报告还显示,截至XX年9月1日,XX年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为1712人,占毕业生数的%,其中研究生55人,本科生1156人,专科生501人。去年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都选择在广州创业。7成大学生到基层报告还显示,在XX年毕业生中,到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有万人,占比%。研究生万人,本科生万人,专科生万人。其中,研究生以教育学类毕业生最多,本科生则以管理学类毕业生最多,专科生以农林牧渔类毕业生为主。最新消息:毕业生落实率:专科生最高从被调查的毕业生总体统计来看,如果将上表中第1~6项均视为“确定去向”的话,则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达%。从学历层次的比较来看,落实率差异不大,都在80%以上。专科生的落实率最高,均为%;其次是硕士生,为%;第三是本科生,为%;博士生的落实率最低,为%。从性别之间的比较来看:男性落实率高于女性。男性落实率为%,女性为%,两者差距主要体现在“已确定单位”上,男性高出个百分点。从学校类型的比较来看:高职大专院校的落实率最高,为%;其次是“211”(包括“985”)重点大学,为%;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排第三,为%;普通本科院校最低,为%。从学校所在地的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高校之间存在差异,西部地区高校的落实率低于东部和中部。东、中、西部高校的落实率分别为%、%、%。起薪比较:科研单位最高为了排除奇异值,调查只统计了月起薪在500~30000元之间的观测值。统计结果显示,XX年高校毕业生月起薪的算术平均值为4187元。毕业生的起薪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历越高起薪越多。从算术平均值看,专科生为2640元;本科生为4010元;硕士生为6363元;博士生为6753元。第二,性别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男性为4448元,女性为3896元,两者相差553元。第三,学校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211”(包括“985”)重点高校为5571元,一般本科院校为3944元,高职院校为2597元,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为2993元。第四,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从算术平均值看,京津沪为5449元,东部地区为3401元,中部地区为2866元,西部地区为2680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倍。第五,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的平均收入最高,为4721元;地级市的平均收入为3605元;县级市或县城的收入平均为3066元;乡镇和农村的收入分别为2909元和3247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倍。第六,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11个单位类型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科研单位5407元;三资企业5329元;国有企业4801元;高等学校4404元;医疗卫生单位4056元;党政机关3967;其他企业3889元;其他事业单位3740元;私营企业(民营、个体)3647元;中小学3422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倍。第七,工作类型之间存在差异:专业技术工作、企业管理工作、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收入位居前三甲,分别为4611元、4504元和4400元;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人员的收入居中,分别为3901元和3847元;最低的是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收入分别只有3014元和2977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倍。第八,行业之间存在差异,19个行业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5386元;金融业为5098元;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为4834元;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为4648元;房地产为4395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4165元;采矿业为4077元;文化体育娱乐为3999元;农林牧渔为3938元;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3926元;制造业为3859元;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为3822元;教育为3816元;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为3661元;建筑业为3607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3496元;居民服务为3334元;批发零售为3255元;住宿餐饮为2854元。最高与最低收入之比为倍。就业满意度:到采矿行业最满意由于高校毕业生找工作有充分的选择权,因此毕业生对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满意程度较高。在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中,有%的毕业生对找到的工作感到非常满意;%的毕业生感到满意;%的毕业生感到一般;%的毕业生感到不太满意;只有%的毕业生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学历之间存在差异:博士生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硕士生和本科生,专科生的满意度最低。第二,就业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在京津沪地区就业的满意度最高;第二是西部地区;第三是东部地区;在中部地区就业的满意度最低。第三,就业地点之间存在差异,城市越大满意度越高: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就业的满意度最高;其次是地级市;第三是县级市或县城;第四是农村,在乡镇就业的满意度最低。第四,工作单位性质之间存在差异,11个单位类型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党政机关;科研单位;高等学校;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其他事业单位;中小学;私营企业(民营、个体);其他企业;医疗卫生单位。第五,工作类型之间存在差异,7个单位类型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第六,行业之间存在差异,19个行业按照满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采矿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农林牧渔;金融业;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文化体育娱乐;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此外,性别之间、学校类型之间的就业满意度差异不大。就业分布:乡镇农村仅占%根据已经确定就业单位者的回答,XX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分布状况如下:第一,按就业地区划分:在京津沪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在东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在中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在西部地区工作的毕业生占%。第二,按就业地点划分:在省会城市或直辖市工作的毕业生占%,在地级市工作的占%,在县级市或县城工作的占%,在乡镇工作的占%,在农村工作的占%。第三,按工作单位性质分:11个单位类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私营企业占%;国有企业占%;三资企业占%;国家机关占%;其他企业占%;其他事业单位占%;中小学占%;高等学校占%;科研单位占%;医疗卫生单位占%;其他占%。从分布结构看,毕业生就业的单位类型非常集中,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是最主要的就业单位。第四,按工作类型划分:7个工作类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专业技术人员%;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商业和服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从分布结构看,毕业生就业的工作类型比较分散,有5个类型的工作比例达两位数。第五,按行业划分:在19个行业中按比例由高到低的行业顺序是:金融业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为%;制造业为%;教育为%;建筑业为%;农林牧渔为%;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为%;批发零售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为%;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地质勘查为%;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房地产为%;卫生、社会保障与福利为%;文化体育娱乐为%;住宿餐饮为%;采矿业为%;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为%;居民服务为%。新兴服务业(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表现突出,成为占比最大的两个行业,占比合计为26%。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依然重要,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占比合计为17%。教科文卫体等事业行业占比合计为%,其中教育行业占比突出,占比为%。就业影响因素:工作能力最重要毕业生就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如何?应该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供给和需求两种角度综合考虑,但是本次问卷调查对象只包含毕业生,因此统计结果只是毕业生的看法。问卷包含的影响就业的各种因素共有21种,调查统计结果中按照影响程度从重到轻的排列顺序,这21种影响因素分别为:1.工作能力强;2.相关的实习经历;3.实习经历丰富;4.了解自己,扬长避短;5.了解求职岗位的要求及特点;6.学历层次高;7.形象气质好;8.应聘技巧好;9.学校名气大;10.就业信息多;11.热门专业;12.学习成绩好;13.往届毕业生的声誉好;14.老师的推荐;15.朋友的帮助;16.家庭背景好或亲戚的帮助;17.学生干部;18.拥有就业地户口;19.性别为男性;20.是党员;21.送礼拉关系。上述统计结果表明,工作能力、实习经历、求职技巧等与就业直接相关的因素显得最为重要。学校名气、热门专业、学习成绩等与高等教育直接相关的因素的重要性一般,排在中间位置。亲朋好友、党员干部、性别等与社会资本、政治资本、人口特征等相关的因素最不重要。毕业生求职状态择业意向:就业对每一位毕业生都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们普遍重视的是哪些因素?本次调查共涉及16种因素,按照影响程度从重到轻的顺序排列发现,毕业生最看重的是个人发展和福利待遇。求职渠道:毕业生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获得就业信息,并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向有关单位发出求职信息。调查显示,网络招聘的占比上升明显,已经与学校信息提供的占比并列第一。亲朋好友的作用保持较高的比例,达到%。就业指导课程:从毕业生对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或讲座的帮助程度看,有%的毕业生认为帮助很大,有%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大,有%的毕业生认为帮助一般,有%的毕业生认为帮助较小,有%的毕业生认为没有帮助。求职数量:在需要求职的毕业生中,在择业过程中毕业生递交过求职简历的单位数平均为个,接受过面试的单位数平均为个,曾表示愿意接收的单位数平均为个。进一步的分析发现,求职单位的数量与求职成功率有一定的联系,求职成功者比未成功者付出了较大的努力。求职费用:XX年高校毕业生为求职而花费的相关费用人均为2029元,但求职结果与求职费用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求职过程中过分地增加支出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求职的成功率。XX薪酬调研报告你的月薪拖了你所在城市的后腿了吗?16日,中国南方人才市场连续第十年出版发行《南方人才年度广东地区薪酬调查报告》,深圳连续3年居于榜首,平均月薪为7631元。广州以平均月薪6911元排名第二。惠州首超佛山,跃居第三名。本次调查总样本量达到189万,数据覆盖广东8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惠州、潮汕地区),34个行业,318个职位。318个职位平均月薪增幅不同,增幅最高达40%调查结果显示,XX年所调查的318个职位平均月薪增幅不同。增幅最高的约为40%,而去年最高约为15%;增长幅度最低的约为%;所有职位的平均增幅约为4%,与去年持平。XX年与XX年相比,不同性质的企业平均薪酬增幅相差较大,增幅最高的是国有企业,达到%,而民营企业相比去年平均月薪下降%。不同学历的平均增幅约为2%,与去年持平,其中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平均月薪增幅较大,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平均月薪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广东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下,不同地区的平均月薪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增幅处于%-%之间,平均增幅约为%。薪酬水平位居前三位的城市分别为深圳、广州和惠州。深圳连续3年居榜首,惠州首超佛山居第三
本文标题:XX薪酬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3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