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2018最新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有人说,是陈胜吴广起义动摇了秦王朝统治的基础,加速了秦王朝的灭亡,因此,秦朝的灭亡是陈胜吴广创造的,我们的开国元帅陈毅在总结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时则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千千万万老百姓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思考:人类社会的历史到底是谁创造的?教学目标、重难点1、了解人民群众的含义2、结合实例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点)3、理解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必要性及其要求。(难点)阅读提示P93--95•1、人民群众的含义•2、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3、什么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什么意义?观点一: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梁启超观点二: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毛泽东2、人民群众的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课堂探究一:人民群众的含义如何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人民群众是历史(实践)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1、人民群众的地位判断图中的相关人物是否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2020/2/7第一,“人民群众”有量的规定性,是“人们”中的大多数。有质的规定性,是指一切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第二,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国家和各国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涵。第四,在我国,人民群众包括--------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第三,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看人间,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看图片和阅读文本并思考:(1)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课堂探究二:人民群众的作用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劳动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承担者。①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劳动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文化所反映的内容从哪里来?谁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③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②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材料一:《聊斋志异》完成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据说作者蒲松龄在写这部《聊斋志异》时,专门听完之后再作修改写到书里面去,写成此书。材料二:鲁迅说:“陶渊明,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而且也没有饭吃,只能饿死在东篱旁边,哪里还能吟出什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呢?”材料三:,它是陕北人民在山峁、沟壑、赶脚、耕地、放牧、捡柴时即兴而编,它是随天漫游,抒发感情,表达心声的表现方式。集中展示了陕北高原的自然景观、社会风貌和陕北人的精神世界。分析上述材料如何体现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实践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①材料一、二说明什么道理?②材料三说明什么道理?③上述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材料一: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如果没有自耕农和城市平民,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恩格斯材料二:中国人民经过14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材料三: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秘密签下一份合同,打破了大锅饭。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公认的变化。哲学反思阅读文本结合教材P94回答问题(3)①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实现方式:(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小结: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体现在:上述话语体现了我国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是什么?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的方法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习近平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群众最关切最烦心的事一件一件解决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人民生活随着国家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好。-----李克强课堂探究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3、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方法论)(1)党的群众观点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2)党的群众路线①群众路线的地位:②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知识拓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党的群众观点是党制定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和前提、基础,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群众观点的具体要求和体现。没有坚定的群众观点,就不能在工作中贯彻群众路线;反之,只有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热情,而没有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也不可能把工作做好。(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两个重要保证)(1)是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社会历史的主体理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⑴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⑵方法论: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理论归纳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夸大个别人物的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少数英雄人物的意志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而人民群众是微不足道的,把人民群众看作是受天命、伟人意志摆布的工具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其中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人民群众始终是生产的主体和基本力量,结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在人民群众的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和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还是个别人物,始终是斗争的焦点人民群众通过实践创造历史创造了物质财富创造了精神财富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方法论)意义两个重要保证二、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作为高中学生,学习了这节课,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十九大报告》1、曲辕犁的发展,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黄道婆改进纺车,提高工效好几倍;“珍妮机”的出现,使大批的纺布厂得以建立;瓦特改进过的蒸汽机广泛应用后,物质财富简直像魔术似的变换出来。劳动群众以自己的体力和脑力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社会上才有了数不清的物质财富。这些事实说明()A.生产工具是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B.机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C.人民群众是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D.社会财富是由少数发明家发明创造的2、梁启超认为,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这个观点()A.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杰出人物的领导下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否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人和实践主体的地位C.说明了群众没有英明的领导则是乌合之众,起作用相互抵消,合力为零D.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因为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3、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下面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是()①相信群众②一切为了群众③一切向群众负责④一切依靠群众⑤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A、①④⑤B、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
本文标题:2018最新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39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