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
第十五章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一、法院调解概说二、法院调解的原则三、法院调解的程序四、法院调解书的制作和法院调解协议的效力五、法院调解的效力案例83.甲起诉与丈夫乙离婚,同时主张抚养小孩、分割房屋和存款。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达成以下调解协议:解除婚姻关系、甲抚养小孩并分得房屋;乙分得存款及双方共同经营的杂货店;共同债务2000元由甲承担。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调解协议的内容超出诉讼请求范围,法院不应批准B.除杂货店的分割,协议的其他内容法院应当批准C.调解协议将债务约定由一人承担违法,法院不应批准D.除债务承担部分,协议的其他内容法院应当批准答案:ABCD一、法院调解概述(一)调解及其种类1.调解的概念2.调解的种类(1)诉讼外的调解第一,人民调解;第二,行政调解第三,仲裁程序中的调解(2)诉讼上的调解——法院调解(二)法院调解1.法院调解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是指在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和协调下,就案件争议问题进行协商,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2)法院调解的特征第一,法院调解是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依法进行;第二,法院调解贯穿于民事审判全过程;第三,法院调解遵循一定的法律原则和程序;第四,法院调解是人民法院行使审判权的方式之一。2.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法院调解(1)日本的诉讼和解(2)台湾的诉前调解(3)美国的法院附设调解3.我国法院调解的历史沿革调解为主(十二字方针——十六字方针)——着重调解(民诉法〈试行〉)——自愿合法调解(民诉法〈现行〉)-调解优先4.我国法院调解的性质5.我国法院调解的适用范围6.法院调解的意义86.下列哪些民事案件法院不予调解?A适用公示催告程序的案件B请求确认婚姻无效的案件C请求确认收养无效的案件D选民资格案件【答案】ABCD二、法院调解的原则(一)自愿原则1.程序上的自愿。是否以调解的方式解决纠纷,须当事人自愿;(例外:强制调解)2.实体上的自愿。是否达成调解协议,须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例外:酌定调解协议,台湾)(二)合法原则1.程序合法2.调解协议的内容合法(三)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四)不公开原则三、法院调解的程序(一)调解的开始1.开始的方式(1)由当事人提出申请而开始;(2)法院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主动依职权调解而开始。(3)依据法律强制调解2.开始的阶段(1)庭前调解诉前调解立案调解答辩期满前调解答辩期满后调解(2)庭上调解(二)调解的进行1.调解的场所2.调解的方式(1)《民诉法》规定的方式:法官主持(2)《调解规定》规定的方式第一,协助调第二,委托调第三,和解调3.调解的形式面对面背靠背(三)调解的结束调解因当事人拒绝继续调解或双方达成协议而结束。四、调解协议与调解书的制作(一)调解协议1.概念2.内容(1)可以超出诉讼请求的范围(2)应排除的事项第一,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第二,侵害案外人利益的;第三,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的;第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的83.甲起诉与丈夫乙离婚,同时主张抚养小孩、分割房屋和存款。在诉讼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达成以下调解协议:解除婚姻关系、甲抚养小孩并分得房屋;乙分得存款及双方共同经营的杂货店;共同债务2000元由甲承担。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A.调解协议的内容超出诉讼请求范围,法院不应批准B.除杂货店的分割,协议的其他内容法院应当批准C.调解协议将债务约定由一人承担违法,法院不应批准D.除债务承担部分,协议的其他内容法院应当批准答案:ABCD3.调解协议履行的保障(1)当事人可以约定不履行协议的民事责任(2)当事人可以为履行调解协议设定担保(二)调解书的制作1.调解书的含义是由人民法院制作的,以调解协议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文书。2.调解协议与调解书的关系(1)一致性(如不一致,当事人可以异议)(2)不一致性(诉讼费用负担)案例46.甲公司诉乙公司合同纠纷一案,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法院制作调解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后,发现调解书的内容与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不一致,应当如何处理?A.应当根据调解协议,裁定补正调解书的相关内容B.将原调解书收回,按调解协议内容作出判决C.应当适用再审程序予以纠正D.将原调解书收回,重新制作调解书送达双方当事人【答案】A3.不需制作调解书的案件:(1)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2)调解维持收养关系的案件(3)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4)其他不需制作调解书的案件4.调解书的内容和格式(1)法院调解书的内容一是诉讼请求二是案件事实三是调解结果(2)法院调解书的格式法院调解书应当按统一的格式制作,一般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五、法院调解的效力1.调解生效的时间(1)民诉法的规定:第一,签名或盖章后生效;第二,签收后生效(2)《调解规定》的规定:第一,调解协议签名或盖章后立即生效第二,不签名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担保人)2.调解生效后产生的法律后果第一,结束诉讼程序;第二,确认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第三,不得以同一诉讼标的、同一的事实和理由再行起诉;第四,不得对调解协议提出上诉;第五,有给付内容的调解协议书具有强制执行力。案例47.甲向乙借款20万元,后未能按期还本付息,乙诉甲还款。在诉讼中,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并由丙为该调解协议的履行提供担保。但在法院送达调解书时,丙拒不签收。关于丙拒签行为对调解书效力的影响,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但其中担保的约定不产生效力B.不影响调解书的效力,丙不履行调解书时,乙可诉丙要求其承担担保责任C.调解书不发生效力,法院应当及时作出判决D.不影响调解书生效;调解书确定的担保条款的条件成就时,乙可以申请法院依法执行答案:D
本文标题:民事诉讼中的法院调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50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