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三农问题”与中国经济
“三农问题”与中国经济2012级保险班胡聚武2003年GDP增长9.1%,GDP总量达到11.67万亿元,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即人均GDP增长高达31.1%,远高于2002年和2001年同期的21.5%和15.1%,而且创下了10年来的新高。农村发展进入新时期,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一批特色经济村已经形成;二是农民收入增长;三是青年农民素质提高;四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所改善。“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越来越突出,越来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关键问题,其中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和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量过大。目前,中国有农业劳动力4.4亿多人。据有关研究,按照中国目前的耕作技术和经济水平,中国需要2亿左右的农业劳动力就够了。所以,照此计算,中国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60%左右。除了乡镇企业吸收外,一般认为中国现有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2亿,约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4。农民收入问题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为2476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703元,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2%;1997年至200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每年实际增长仅4%;2002年与2001年相比较,农村居民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4%,前者仅相当于后者的35.8%。由此可见,农民不仅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市民,而且其年平均增长率也远远低于市民。如果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农民的收入水平不仅永远赶不上市民,而且会进一步被远远抛在后面。此种局面,值得认真思考、深入探索。农村社会保障任重道远温家宝总理在今年3月18日答记者问时忧虑的说:“中国13亿人口有9亿农民,目前没有摆脱贫困的3000万左右,这是按每年人均收入625元的标准计算的。大家知道,这个标准是低水平的,如果标准再增加200元,农村贫困人口就是9000万。”他还忧心忡忡地说:“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问题是……下岗和失业人口不断增加,社会保障的压力非常之大。”由于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庞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之政府财政困难,短期内在全国农村实行统一性的社会保障制度还非常艰难。GDP=C+I+G+NX如果不解决农村9亿人的低收入甚至无工作问题,就不能从根本上促进消费!从长远看,增加农民收入,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中小城市来,是保证消费持续增长的重中之重。当前应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小城镇建设,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对策篇增加财政支农支出工业化,城镇化——剩余劳动力转移减免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农业产业化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费吃喝转移(个人意见)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投资转移理论和实践经验表明,政府的财政政策对于一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来说,确实有着极重要的作用,具体在三个方面有所体现。1、导向作用。在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政府转变职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一些途径向农民宣传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加强其可持续性生产意识,让农民熟悉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模式,并让他们从中真正获益。2、乘数效应。财政投入属于一种基础性投入,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和吸引其他经营性投入的多少和效益。3、“发动器”作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外部力量的介入,财政投入是一个重要的外部作用因素。实践证明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效果十分明显,以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为例,根据农业部信息中心(1998)的计算表明,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与农业增加值和粮食产量的增加密切相关,1980——1997年间,每增加1亿元农业基建投资,可增加农业增加值38亿元,增加粮食产量39万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量长期不足,结构偏重大江大河治理,直接用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偏小。国内政府各部门对农业的投入总量不及美国联邦政府农业预算的五分之一,国内支持总量(不含大江大河治理、生态环境等)仅占农业总产值的3.6%,远远低于WTO多数成员5~20%的水平。农业产业化1.通过加强基地建设,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2.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增强了其带动功能和市场竞争能力,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3.通过扶持优势农产品,培育区域主导产业,推动了地方经济发展4.通过扶持产地批发市场建设,配备检测、监测等设施,完善了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工业化,城镇化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联系大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工业化的基地,小商品集散地,每天都吸收大量农村闲散劳动力去赶集经商。小城镇又是农村工业集中的地方,农村工业的发展。又可以带动为生产生活服务的商业和各种服务行业,并促进农村小城镇本身的文化、教育、科技的发展。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达80%,有的高达90%,中等收入国家60%左右,我国只有30%。随着大城市经济的发展,周边小城镇将成为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农村商品生产要素的集散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减免农业税,提高农产品价格根据目前农业税额计算,2004年农业税税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可减轻农民负担约70亿元;取消农业特产税,则可为农民减少负担48亿元;而粮食直接补贴农民的资金规模则将不低于100亿元。仅前两项为8.7亿中国农民带来的直接收益就有118亿元,平均每人增收13.56元,可以为农村居民纯收入增长贡献近0.6个百分点。提高农产品价格对农民来讲是有利的,能够提高增加农民的收入,那么反过来说是不是加重城市居民的负担呢?根据一些专家们的预测和估计,这个2004年的涨价每个城镇居民可能要多支出,多支出多少呢?大概一个月20元钱,也就是一年200多元钱。那么从现在去年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是8472元,那么一年多增加200元钱应该说城镇居民是承受得了的。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中,投入大、周期长的农业是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重点保护对象”。近10年来,自然灾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都在1000亿元以上,常年受灾人口达2亿多人次。由于作为独立生产单位的农户自身抗灾能力极其有限,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几年都不能翻身。自然灾害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本来就已经不堪重负的经济负担,难以改变其弱势群体的地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现阶段,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本模式的政策导向是以农民家庭自筹保障为主,国家保障、集体保障为辅,主要内容是: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以及救灾济困、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等。从目前推进的结果看,占全国总人口75%左右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方面支出仅占全国社会保障费用总支出的11%,而占总人口25%左右的城镇人口的支出达87%。尽管现阶段农村确实存在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农村经济市场化和商品化程度低的现实,但也必须看到,进入“十五”以来,中国农村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生产及生活方式及社会经济结构正处在迅速变革的过程中,农村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逐步发生质的飞跃,因此,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公费吃喝转移(个人意见)有关数据揭露,中国一年的公费吃喝费用可达1000个亿!反对浪费,但在不能完全制止的情况下为何不对其加以利用呢?吃喝也是消费,同样增加GDP。如果能将这1000亿吃在农村,不是可以支援农村建设!总结农村包围城市,城市带动农村。欢迎批评谢谢
本文标题:“三农问题”与中国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64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