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2018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第三单元总结2020/2/82优秀消极中华文化民族精神2020/2/83中华文化发展历程雏形、划时代意义、全盛时期、衰退内因:封建统治没落外因:西方文明冲击特征源远流长见证汉字(中华文化载体、中华文明标志)史书典籍(规模留存世界仅有)博大精深独特性(文艺科技)区域性(原因)民族性(认同感和归属感)特点包容性含义、作用再创辉煌指导、传统、外来、民族与时代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中华文化4、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3、中华文化的作用(力量)5、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6、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一、中华文化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2)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纵向看)①表现那些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有的衰落,有的消亡,有的融入了其明。而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延续至今,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②见证汉字和史学典籍汉字史学典籍作用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意义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原因: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历史经验,重视保存历史资料。相传在夏商时期就有了史官,以后的历朝历代都设置史官。他们大都终身世袭)特点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3)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①为什么——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一个衰微的过程原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和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②怎么办——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1)前提:要坚持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导。•(2)决定因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大力发展我国的生产力)•(3)要求: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4)要坚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5)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行创新。•(6)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1)独特性(2)区域性(3)民族性三个表现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横向看)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作用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特点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地位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文化的区域性)①成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②不同区域文化之问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③具体表现:吴越文化和滇黔文化分别具有水乡文化和边陲山寨文化特征。2、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1)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2)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3)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个性)。(4)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注意:中华文化不是各民族的文化的简单相加。——共性与个性的关系1、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的关系(1)区别①侧重点不同:源远流长强调纵向时间上的久远,侧重于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现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博大精深强调横向内容上的丰富,侧重于从静态上、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②表现不同:源远流长表现为古代中华文化辉煌的历程。汉字和史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博大精深表现为:中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区域文化、民族文化异彩纷呈。(2)联系①都是中华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②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原因。思维拓展1、包容性的地位: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2、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考点二、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考点整合1、中华文化的力量体现在哪些方面呢?⑴生命力: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⑵创造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民族创造力的体现,又是民族生命力的体现。⑶凝聚力: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思维拓展【同步检验】1.判断正误(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书典籍。()(2)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3)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一。()(4)传统文化具有较大的包容性。()(5)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返回目录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2020/2/816民族精神是什么含义1核心、4勤自爱团时代性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为什么重要性1魂、1火炬、3精神必要性3要求:素质、竞争、道路怎么办主心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结合:时代精神1、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5、时代特征3、重要作用2、核心6、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二、中华民族精神4、重要性8、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7、怎样弘扬和培育?1.中华民族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关系(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中华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发展、繁荣的根本。(2)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多彩,既有精华,也有糟粕。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华的综合反映。(3)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必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五精一魂”)(1)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中华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点拨】有关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的典故、诗词、格言。(1)团结统一:①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②同胞共气,家国所凭。③万众一心,众志成城。(2)爱好和平: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礼之用,和为贵。③四海之内皆兄弟也。(3)勤劳勇敢:①克勤于邦,克俭于家。②业广唯勤。③天道酬勤。④不畏强御。(4)自强不息: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③夸父逐日、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5)爱国主义: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③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1、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重要性: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必要性(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①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②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③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3)实质: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考点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2、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1)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主心骨”的作用。(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汲取各民族的长处,又要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同步检验】1.判断正误(1)中华民族精神是永恒不变的。()(2)中华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精髓。()(3)改革创新是民族精神的核心。()(4)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第7课我们的民族精神×××××(6)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7)中华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民族性继承性×24女排赢了!时隔12年,2016年里约,中国女排奥运再夺冠!中国女排,这是支逆袭到底的伟大队伍。她们配得上世界冠军的荣耀,配得上电视机前的亿万华夏儿女为她们激动地呐喊、雀跃和流泪。中国女排的夺冠,“女排精神”的彰显,又一次点燃了中国人的激情。有梦想就要去追,要追就要追得投入、追得彻底,追出个决不放弃,追出个青春无悔。这种激情、这种精神,正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国梦所需要的。(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女排夺冠对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2)今天我们应如何弘扬女排精神?2020/2/825【答案】(1)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女排夺冠,为国争光,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操。(3分)②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女排队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绝不放弃,为弘扬民族精神做出表率,激发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3分)③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女排精神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使民族精神得以丰富和发展。(2分)(2)(8分)①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做女排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②弘扬女排精神,要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③弘扬女排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④弘扬女排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使女排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每点2分)26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熔铸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之中。纪录片《大国工匠》2015年“五一”在央视首播,该片讲述了八位工匠匠心圆梦的感人故事:通过千万次的磨练,火箭“心脏”焊接第一人高凤林能在牛皮纸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个漏点。顾秋亮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能把“蛟龙号”潜水器的密封精度控制在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胡双钱打磨的零件合格率为100%,但他在品质的追求上从不满足,把大飞机的零部件精度由99%提高到99.99%,终于打造出我国自行生产的第一架C919大飞机样机。现在他仍勤耕不辍,希望能用中国工匠的双手早日托起我国新一代商用大飞机翱翔祖国的蓝天……在市场经济急功近利之心的驱动下,人们日益忽视了对工艺细节的追求。粗制滥造损害的是生活品质,
本文标题:2018文化生活第三单元复习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64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