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葛伟安徽省卫生厅信息中心2011.121主要内容一、区域卫生信息化定义及思考?二、3521工程为指导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23提纲一、区域卫生信息化定义及思考?二、3521工程为指导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一、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定义是连接区域内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是不用系统间进行信息整合的基础和载体。从业务角度看,平台可支撑多种业务,而非仅服务于特定应用层面。区域卫生信息化发展回顾•1、狭义的居民健康档案建设阶段:2000年~现在局限于社区卫生中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特点:狭义EHR(不包含二三级医院信息)•2、基于EHR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阶段:2007年以后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为核心与三类信息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和共享(二三级医院HIS、社区卫生中心系统、公共卫生系统)。特点:广义EHR,B/S结构思考一:为什么建立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民生工程”需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卫生监管需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以需求为驱动,不盲目跟从思考二:如何来做?•管理方法•统一规划?先任其自由发展再集成?•技术方案•总体方案•标准选取•关键技术8提纲一、区域卫生信息化定义及思考?二、3521工程为指导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一、3521工程为指导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地位与作用发展现状主要问题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整体架构和重点任务推进步骤保障措施9(一)卫生信息化重要地位与作用信息技术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的重要任务和重要支撑与保障;是方便群众获得规范、便捷的医疗服务,以及安全、有效、价廉的药品和医疗费用实时结算的重要手段;是做好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预警和处置的必要保障;对于强化政府与社会对卫生服务的监管,改善卫生服务体系运行状态,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011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法制建设卫生信息化建设人才保障监管体制价格形成机制投入机制卫生信息化:医改重要任务和重要支撑与保障“十一五”期间,卫生信息化建设取得较快发展。卫生系统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普及,信息化基础建设得到改善和加强,卫生信息化工作制度和法制建设开始起步,信息化人才队伍逐步壮大,信息化已经成为卫生管理与服务各项业务工作的重要支撑。政府加大了公共卫生和应急反应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医院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深入各地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信息系统卫生信息资源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开始起步12(二)卫生信息化发展现状由于健康管理和卫生服务本身固有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卫生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相对落后于其他行业,目前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缺乏顶层设计和信息标准,信息孤岛和信息烟囱问题突出组织机构建设滞后,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政府投入不足,缺乏资金的保障和激励机制卫生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卫生信息化法制建设滞后13(三)卫生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卫生事业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卫生信息系统。把卫生信息化建设作为深化医药卫生改革的重要组成内容,为卫生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提高提供有效支撑和保障。14指导思想:加强顶层设计,统一标准规范、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互联互通,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和质量。15(四)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总体思路:以居民健康为中心,以卫生业务为主线,服务居民,方便管理,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做好服务。一是在框架设计上,从垂直业务和单一应用向扁平化信息平台与主要任务的应用系统建设相结合转变,利用纵横交互的平台技术实现统筹规划、资源整合、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与监管能力,有效推进近期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二是在业务内容上,从单纯的卫生工作管理向综合管理与为公众提供服务相结合转变,一方面突出服务功能,直接让居民与患者成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受益者;另一方面完善管理,促进医疗服务成本降低,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医疗服务与管理。三是在实现路径上,从追求各单个系统规模向促进各系统资源整合转变,加强标准化和规范化,逐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应用系统的重复开发和数据的重复采集。16总体思路:三个转变(四)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按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要求,以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远程医疗系统建设为切入点,统筹推进适应医改要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新农合、基本药物制度和综合管理等信息系统建设。到2015年,初步构建全国卫生信息系统基本框架,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卫生信息平台建设,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逐步建立可共享的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基础数据资源库,为全国30%的人口办理健康卡和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到2015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为每个就诊患者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全内容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三分之一的二级医院建立符合统一标准的部分内容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17发展目标:卫生管理部门的目标实现对医疗机构、卫生服务人员、医疗设备资源等信息的统一管理,区域内共享,降低整体医疗成本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实现数据采集与共享改革公立医院管理模式,向“管办分离”方向转变监控区属医疗机构用药情况,药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统一定价,按计划配送对区属医疗机构的收支进行监控,逐步实现“核定收支、以收抵支、超收上缴、差额补助”的目标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目标通过信息系统,规范医疗业务流程,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治水平通过共享平台,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目标建立以个人健康档案及全程诊疗信息(电子病历)为基础的远程会诊系统,将中心医院的医疗资源延伸到基层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目标,包括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等“六位一体”的医疗卫生服务对辖区居民的目标通过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辖区居民一个主索引(一张卡)在多个医疗机构共享通过信息发布平台查阅本人健康档案和诊疗信息,了解辖区医疗卫生政策、公共卫生活动等辖区居民逐步参与医疗卫生服务监督(四)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惠及居民,服务应用政府主导,合力建设统筹规划,资源共享梯度推进,务求实效21建设原则:(五)总体架构和重点任务总体架构22国家-省-地(市)三级平台系统架构23重点任务(1):加强三级平台建设建立国家级(卫生部)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支持跨省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国家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全国的综合卫生管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建立省级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支持跨地市(区域)医疗卫生业务协同,实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全省的综合卫生管理与卫生应急;建立地(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以个人为单元的区域健康档案数据管理中心,建立以区域内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综合卫生管理为主体的一体化业务信息平台,实现区域内不同医疗卫生机构以及社会相关部门的业务应用系统之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联动协同。24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是信息共享、业务互动的枢纽25HIAL医院或医疗集团检验机构影像中心CDC基层医疗服务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120卫生管理部门采供血卫监社会公众企业区域卫生信息平台RHIN妇幼重点任务(2):完善基于平台的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医疗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远程医疗系统建设完善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监管信息系统建立和完善综合卫生管理信息系统-医学教育,科研26基于三级平台的业务应用系统部署服务点系统: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服务监管系统:各业务主管部门27重点任务(3):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建设依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加强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标准化的电子病历数据库。28居民健康档案概念:是对居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作用:档案内容持续更新、积累、发展,为个人、机构、国家等各类用户的个人保健、医疗卫生服务提供、科学研究、决策支持等各种应用提供数据支持。电子病历概念:即电子化的病历,是记录医疗诊治对象健康状况及相关医疗服务活动记录。作用:依托医院信息平台,为每位患者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库。授权用户可对其进行访问,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是最基本、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医药卫生基础数据资源。29两大基础数据资源库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基础数据资源架构30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31居民健康档案新生儿疾病筛查出生缺陷监测学生健康监测婚前保健服务疾病控制医疗服务免疫接种传染病报告结核病防治门诊诊疗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出生医学登记妇女病普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弱儿童管理儿童健康体检五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学龄前期幼儿期婴儿期出生学龄期孕产期保健服务与高危管理产前筛查与诊断孕产妇死亡报告慢性丝虫病病人管理职业病报告职业性健康监护伤害监测报告中毒报告成人健康体检疾病管理高血压病例管理糖尿病病例管理肿瘤病病例管理精神分裂症病例管理艾滋病综合防治血吸虫病病人管理儿童保健妇女保健个人基本信息主要疾病和健康问题摘要主要卫生服务记录老年人健康管理住院诊疗死亡医学登记死亡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卫生部标准中“居民健康档案”不同于以下:1.社区健康档案2.农民健康档案3.妇女健康档案4.儿童健康档案5.电子病历6.……32健康档案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农民健康档案职工健康档案孕产妇健康档案儿童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业务档案/工作台帐数据集成系统/卫生数据中心电子病历数据医疗业务患者基本信息基本健康信息卫生事件摘要医疗费用记录身份登记病案编目病历概要电子病历建设EMR不是独立系统,它建立在临床信息系统充分发展的基础上,临床信息系统构成了EMR的信息源,也是EMR的主要载体。3334重点任务(4):国家卫生信息专网国家卫生网络平台由三级网络构成:一级网络(国家级主干网)由国家统一组织建设,以高速宽带连接中央(国家级卫生信息平台)和各省(省级卫生信息平台)。二级网络(省级主干网)以高速宽带连接各省(省级卫生信息平台)和各省管辖的地级行政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三级网络(城域网)连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所管辖的医疗卫生单位,由地市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建设。35国家卫生信息专网--总体结构36一级网络(国家级主干网)1Gbps省中心省中心国家中心地市中心地市中心地市中心地市中心地市中心地市中心社区中心普通医院安全网关三级网络(公网)其他机构个人授权医院卫生机构授权医院卫生机构三级网络(专网/虚拟专网)(1Gbps)社区中心普通医院安全网关公网其他机构个人一级网络二级网络三级网络用户接入网网络运行中心、网络信息中心、网络安全中心、网络应用服务中心,实现与其他网络的互联。与国家中心和其他省中心连接构成国家主干网;对本省地市中心和授权医院提供接入服务。155Mbps155Mbps重点任务(5):加强标准化建设借鉴相关国际标准,制订符合我国卫生服务体系架构和业务活动实际的卫生信息参考模型、共享电子文档信息模型,完善卫生信息平台及相关业务应用系统术语规范。完善卫生信息数据集标准与共享电子文档规范。制定重点业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信息安全与个人信息隐私保护规范。制定卫生信息标准测评指标体系及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开展标准化测试和认证工作。37基础类标准标准体系表与标准化技术指南管理类标准技术类标准数据元标准数据类标准分类与代码标准卫生信息模型术语标准共享电子文档规范数据集标准
本文标题: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8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