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科任教师怎样开好家长会 (1)
科任教师怎样开好家长会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张黎明一、家长会的目的及意义1、是为了满足家长的知情权:家长是学生法律上的监护人,对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品德等方面情况有知情权。2、是因为家长是好帮手:通过老师与家长大批量信息的沟通与说服,让家长的观念、思维与学校高度统一;通过家长会传达学校的有关要求,使学校要求在学生中可以得到更为充分的落实;有利于个别纠正学生中存在的问题。3、是为了明确教育责任:让家长明白,学生成长是家校共育的结果。4、是为了增进家校关系: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主渠道之一,是树立学校品牌和美誉度的有效途径。5、是为了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通过家长会,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有效促进学生成长。老师要交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方法1、家庭要民主,家长做榜样一流的家长做榜样,二流的家长做教练,三流的家长做保姆。学生中凡是发展比较全面的,有独立性的,家长和孩子是讨论式的、启发式的,不是灌输式的,压制式的。家长要陪伴孩子成长。2、对孩子的期望值要恰当家长要把对孩子的期望值设置在合适的水平,既不要大包大揽也要确保这个目标是孩子通过努力能达到的,否则会让孩子失去信心。3、在教育过程中要承认差异,发现孩子的潜力所在。家长不要老是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学生比,总是说人家怎么样,你怎么就不能那样?这样对比的结局很可能要么是让孩子形成“我比别人笨”的心理定势;要么让孩子觉得家长不喜欢自己,喜欢其他同学,从而产生抵触情绪。4、要让孩子体会成就感“失败乃成功之母”。但对于学业成绩较差的孩子,更要强调“成功乃成功之母”。孩子成长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鼓励,需要不断的成功的体验,有了成功的体验,孩子才有成就感,有了成就感,孩子对学习才有兴趣。5、家长要为孩子解决具体问题对家长来说,只有鼓励也不够。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只是在一旁说“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的”也意义不大,家长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孩子解决具体的问题。二、家长会的准备在开家长会前,科任老师一定得作好准备,备好课。1、确定家长会的中心内容:每一次家长会都应有明确的目的。科任教师要根据班科老师联席会议确定的主题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在家长会上要提出什么问题、分析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在事先要作好充分准备。2、数据、材料、典型事例的准备:当确定了一次家长会的目的之后,会前就要大量收集材料,要列举必要的数据,选取典型的事例,总之,要让事实说话,要言之有物,言之成理。科任老师还要针对这些现象全面真实地反映学生在你这门学科学习的情况,如学习上的态度、意志和品质,学习方法等,不要仅仅是成绩分析。3、召开学生预备会议学生对家长会一般持有的两种心态:一是成绩和表现好的学生盼着开家长会,希望老师在家长会上表扬自己;二是成绩较差或表现不好的学生害怕开家长会,唯恐自己在家长会上受到老师的批评,回家后会受到家长的责难。因此,科任教师在准备好家长会相关内容后,应该召开全班学生(或部分学生)的预备会议,向学生通报你在家长会上要讲的主要内容,充分与学生沟通,征求他们对内容的看法,征求他们对家长的要求(老师要做学生和家长的桥梁和纽带),从而达到师生之间、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增强家长会的有效性。4、原因分析:罗列了问题的种种现象,还要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若是学生的主观因素,要指出;若是家庭的客观因素,要讲明;若是教师因工作失误,要主动承担责任(切忌将学生的问题完全归咎于家长,这可能导致家长与老师的对立;一个能主动承担责任的老师往往会受到家长的尊敬和拥护)。5、要提要求和未来工作方向在以上现象的全面介绍和分析后,要向家长介绍本学科下一步教育教学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并且提出对学生的要求,提出需要家长配合的相应的要求,要家长跟学校抱同一信念,持同一原则,提同一希望,取同一措施。6、准备工作应该注意的几点⑴掌握家长的心态:大多数学生都是寄宿生,家长与子女的接触机会减少了,家庭教育有时感到鞭长莫及,因此家长迫切需要了解学校的管理情况,老师的教育情况,子女的在校情况,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家长们对家长会持有的两种心态:一是盼着开家长会。坐在自己孩子上课的座位上,听孩子的老师讲孩子的事情,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校的教育内容;二是害怕开家长会,惟恐自己的孩子哪些地方不行落后于人,而那些平素有问题的学生的家长就更加把家长会当成心理负担了。应该说,这是极为普遍的家长会心态。⑵内容准备上的基调要从关怀爱护学生、鼓励向上为出发点,以尊重家长为原则,以介绍学生的进步和优点为主,指出不足时要突出重点,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尽量多地汇报你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分析学生特点,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重在给家长指点家庭教育的方法,从而去帮助你教育学生。还要把学生的进步更多地归功于家长(不要吝啬对家长的赞美),使通情达理的家长深感你为人的谦逊和强烈的责任感,也会诱发家长积极配合你教育孩子的积极性。⑶了解学生家庭的表现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并分析哪些是共性的问题;要热情耐心地和家长磋商、讨论些教育上存在的棘手问题;要广泛听取家长建设性的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三、家长会应避免的几种情况1、具有盲目性,缺乏协调性:某些科任教师为了完成家长会的任务,在家长会上,面面俱到地讲那些杂乱琐碎的问题,始终没有个中心议题。这样的家长会,既浪费了大家的时间和精力,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而各科任老师通常都会到会,但常由于会前缺乏必要的协商,在家长会上,都各自站在所承担的那项工作的角度,向学生家长提出要求,搞得家长们无所适从。2、单纯的学习动员会和成绩报告会在家长会上,不惜运用大量的时间,来向家长宣读每个学生本次考分、上次考分、进步幅度和其在班内同学中所排的名次等。这样全班五六十名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四五项数字需公布,少说也得半个小时。其实家长们只需用不到10秒的时间集中注意力听自己孩子的几项分数,至于其他,他们不想听也无法听明白,这样就浪费了大家的时间,丧失家长的积极性。这些适合个别交换,只是向家长公布总体情况和全班总的分析。3、学生的投诉会、家长的受训会对那些学习差的学生反复点名,再三强调批评,将学生本学期的“劣迹”公布于众,并往往归结于家庭环境,而家长需要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儿女的教育上了,等等。老师毫不客气对家长的指责,往往使家长以后不敢去开家长会,甚至怕见到老师。有的甚至成了家校之间、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关系紧张的“点火会”。或者评价学生以学习成绩为唯一依据,对优生分析过多,致使差生家长很少到会。4、张冠李戴,无的放失家长们最忌讳的就是老师对学生的情况不熟悉,张冠李戴,或者老师们对学生的情况判断和评价严重的不一致,家长会认为孩子在学校不受重视。5、家长们的发泄会老师对会议进程不能有效控制,被一些枝节问题纠缠(比如说学校管理上的一些问题,老师要艺术性地回避);或者老师语言不慎、家长对教学不满意等,导致家长集体起哄,发泄不满,甚至集体闹事。6、老师的“一言堂”家长会应该是教育的各个方面——老师、学生、家长共同的舞台,实际上是家长、教师和学生交流感情的会议,因此作为主角的家长(重点是家长委员会)代表、教育主体的学生代表,都有该有他们的身影和声音,而有些内容,从他们口中说出,更能产生特殊的效果。老师们,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为此,就要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家长会则是连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纽带。相信老师们会用心开好家长会。谢谢大家!
本文标题:科任教师怎样开好家长会 (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598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