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LOGO师德修养与名师成长刘民生师德修养与名师成长最有智慧的表现是始终关心自己的成长(思想、技能、精神)最愚蠢的表现是存智慧、存能量最不科学的行为是不尊重科学规律最大的福利是让自己成长最大的误区是工作给别人干的一、我的人生感悟二、教育发展中的最突出的浪费现象1对学习知识的支离破碎;2对教育评价的支离破碎;3对教育管理的支离破碎;4对教育追求的支离破碎。教育质量一路走来向教师学生体力要质量三、教育质量一路走来勤奋向教师学生智慧要质量方法向教师良心及情怀要质量师德(名师)四、探究师德修养与名师成长的背景与目的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倡导教育家办学”,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承担着让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任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有一批优秀的教师队伍。3.“造就一批名师、教育家,倡导教育家办学”。已是时代的呼唤,人民的期盼,国家的意志。4.师德修养是明白人、有职业理想人的第一要务。5.教育发展,名师为本。6.师德修养能让教师养心、养身、养家。7.师德修养能产生使教师职业行为持续优化,让成长成为自觉,直至成为名师、人师的动力和方法。8.成为名师是每位有职业良心教师最迫切的愿望,不懈的追求。五、师德、修养、师德修养、名师、人师的概念师德教师职业道德.师德修养修,指学习、锻炼、陶冶和提高。修养,是指一个人的素质,经过长期自我锻炼或自我改造所达到的一定结果和水平。师德修养就是教师个体自省自律下的自我设计、教育、改造、完善、评价且持续发展的职业行为,形成良好职业习惯和职业行为的优化。骨干教师ClicktoaddText关系式一:师德修养=良好职业行为习惯养成、职业行为优化=名师成长骨干教师学科领军人物教育实干家现实中的名师理想中的人师合格教师名师:现实中的名师是有标准、有条件、有指标、经政府认定有证书、有等级、有经济待遇的教师。人师:是理想中的名师,无需组织认定,没有等级和指标,是每位教师通过自律、自我修炼成的社会公认的教师。界定一:优化职业行为:就是指职业行为的数量增加、质量提升、效益提高。界定二:德州市教师良好职业习惯养成评价认定实施指导标准(试行)。(一)、研究的习惯:教师主动连续主持完成三个以上的课题,可界定为已养成研究的习惯。(二)、教学反思的习惯:教师连续三年按“四个一”(即:一天一句话,一周一周记,一月一心得,一学期一论文)实施教学反思,可界定为该教师已养成反思的习惯。(三)、勤奋的习惯:教师连续两学年职业行为质量测评持续提升,可界定为该教师已养成勤奋的习惯。(四)、写作的习惯:教师连续三年且每年发表两篇以上当下的教育教学文章(获奖的理论成果),可界定为已养成写作动笔的习惯。(五)、创新的习惯:教师连续三年且每年都有职业创新成果,可界定为该教师已养成创新的习惯。师德修养是教师自我培养良好职业习惯的过程;是优化执业行为的过程;是名师人师的成长过程。结论一:师德修养就是优化职业行为,就是如何提升职业行为质量、数量和效益。结论二:师德修养与名师成长的关系:结论三:1.师德修养是名师成长的方法和路径,是必由之路;2.名师成长是师德修养的存在形式;3.师德修养是出发点,名师成长是落脚点。师德修养促进了名师成长,同时要实现学生成才、学校成名、校长成家、事业成功。结论四:师德修养是具体的、看得见、摸得着、可量化、可评价、可管理的职业实践。结论五:关系式二:师德修养=教师自我成长。六、师德修养自我管理——成长积分制将良好职业行为习惯与职业行为质量、数量和效益分值化;形成一个习惯,职业行为质量、数量、效益提升一定的幅度,界定为积分单元,记一定的分值;一定时段积分越高,师德修养水平越高。七、教师进行师德修养应具备的元素:有信心、有方向、有目标、有载体(有问题、有课题、有项目、有特长)、有设计、有导师、有标杆、有伙伴、有毅力、有感觉。1.赏识教育(爱生命、爱岗、爱生);2.读懂自己、赏识自我;3.发挥优势、张扬特长(让职业兴趣有为);4.发现需求;5.向专家学习,争取领导支持。八、师德修养的动力探究:追求创新;养成反思的习惯;激励性评价——成长积分;享受(享受成长幸福)。九、师德修养的主要途径用心工作(用事业心、进取心、责任心、专注心、感恩心、宽容心去工作);科学设计;学习(学名著、学哲学、学以致用);尊重规律;九、师德修养的主要途径结论六师德修养是学习设计成长评价反思再学习再设计的持续循环、螺旋上升发展的进程(一)策划名师成长俱乐部的动因1.师德建设升华阶段的探索与实践;2.让“三名”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3.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名师培养之路;4.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家成长的路径;5.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教育发展、名师为本;6.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成为名人是自我奋斗的结果。十、德州名师成长俱乐部策划简介(二)、名师成长俱乐部的概念由学校启发、引领、唤醒、促进,教师自愿参加以张扬教师职业兴趣、特长为出发点,使教师个体“自能感觉、自会察觉、自主品觉、自行悟觉、自可醒觉”,充分发挥其“主动性、独立性与创造性”,最终达到教师个体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使每一名成员逐步形成弘扬自己专业特长的自觉意识,鉴定开发自我的选择性发展能力,并使之形成学习上的自享,发展(成长)上的自豪、评价上的自励的良性循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职业幸福的共同体。简单的讲,就是向教师的专业兴趣、特长,教师主观要成长质量与效益。并使每一名教师从教师逐步走向骨干教师——学科领军人物——教育实干家——现实中的名师——理想中的人师(经师——能师——人师)。十、德州名师成长俱乐部策划简介(三)、教师与学校的关系1您愿意——我服务;2您成长——我给力;3您“唱戏”——我搭台;4您收获——我发展。十、德州名师成长俱乐部策划简介(四)名师成长俱乐部教师应具备的主要元素1有成长欲望:有申请、有方向、有特长;2有成长策划:有计划、有方案、有措施;3有成长团队:有导师、有标杆、有同伴;4有成长成果:有理论、有实践、有精神。十、德州名师成长俱乐部策划简介(五)名师成长俱乐部要谋求八个方面的发展1自主发展;2问题发展;3个性发展;5快乐发展;6超越发展;7整体发展;8持续发展。4合作发展;十、德州名师成长俱乐部策划简介(六)学校要为教师成长输入正能量1目标引领;2服务给力;3制造差距;4张扬个性;5能力展示;6积分管理;7创造需求;8鼓励激励。十、德州名师成长俱乐部策划简介(七)名师成长俱乐部案例:德开小学名师成长俱乐部成立以来取得的主要成绩一年来,大家集体外出培训四次,聆听了魏书生、程红兵、冯恩洪、钟志农、吴正宪、李镇西等名家的报告,视野进一步开阔;大家的课题研究意识进一步增强,课题申报蔚然成风,仅2014上半年,共申报省级规划课题21项,有10项成功立项,申报中国教育学会课题14项,全部立项;上学期,参加省级教育科研论文参评31篇,其中有11篇获一等奖,分析这些文章,全部有教师独特的教育思想在里边;俱乐部成员编写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读本》已由青岛出版社正式出版,杨金桂老师的教育叙事很受老师们的喜欢,拥有大量粉丝,马小红老师的《遨游德开童话世界》在省级特色课程评选中获得一等奖,两位老师都有出书的准备;杨茜、郑姗姗、郝丽萍、马小红、邢春雪等老师的课被选送参加市级、省级比赛,并取得较好成绩;孟杰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教育科研名校长,马小红荣获山东省十大教科研名师提名奖;目前,全体教师积极投身到“零作业”的改革实践中。名师成长俱乐部成立来的一年,是德开小学发展最快的一年。展望未来,我们将按照““自愿、由主、灵活”的发展原则,在专家的引领下,积极探索创新,加大管理力度,走出一条更为行之有效的研训之路,向德州市“名师培养第一梯队”的培养目标奋进。十、德州名师成长俱乐部策划简介谢谢!
本文标题:师德修养与名师成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06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