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初二数学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
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做自己该做的事。初二数学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南康市大坪中学王建清课型:新授课日期:4.12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是七年级下第九章《轴对称》中的重点部分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节课由于小学已经有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故此节课应该是在加深对等腰三角形从轴对称角度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着重探究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定理及其应用如何从对称角度理解等腰三角形是新教材和旧教材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应该重新认识把好入门的第一课2、等腰三角形是在第八章《多边形》中的三角形知识基础上的继续深入如何利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思路和观点也是对理解等腰这个条件造成的特殊结果的重要之处3、等腰三角形是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在今后的几何学习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是构成复杂图形的基本单位等腰三角形的定理为今后有关几何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工具4、对称是几何图形观察和思维的重要思想也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常用出发点之一学好本节知识对加深对称思想的理解有重要意义5、例题中的几何运算是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初步体验如何在几何中结合代数的等量思想是教学中应重点研究的问题6、新教材的合情推理是一个创新如何把握合情推理的书写及重点问题本课中的例题也进一步做了示范可以认真研究7、本课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对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意义8、本课内容安排上难度和强度不高适合学生讨论可以充分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竞争的意识学情分析:1、授课班级为平行班学生基础较差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谨防填塞式教学2、该班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气氛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兼顾效率和平衡3、本班为自己任课的班级平时对学生比较了解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时候可以兼顾不同能力的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两个定理的理解及应用技能目标:理解对称思想的使用学会运用对称思想观察思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思想整体观察对象总结一些有益的结论情感目标:体会数学的对称美体验团队精神培养合作精神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重点:1、等腰三角形对称的概念2、等边对等角的理解和使用3、三线合一的理解和使用难点: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具体应用2、等腰三角形图形组合的观察总结和分析主要教学手段及相关准备:教学手段:1、使用导学法、讨论法2、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分组学习和讨论3、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4、调动学生动手操作帮助理解准备工作:1、多媒体课件片断辅助难点突破2、学生课前分小组预习上课时按小组落座3、学生自带剪刀圆规直尺等工具4、每人得到一张印有长度为a的线段的纸片教学设计策略: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在此课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设计中我主要体现了以下的设计思想和策略:1、回归学生主体一切围绕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当堂的反馈程度安排教学过程2、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既要完成教学计划在教学过程中又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安排问题的难度体现一些灵活性3、教学的形式上注重个体化充分给予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注重学习的参与性努力避免以教师活动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步骤及说明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目标教学说明预习相关概念及定理观察并回答学生同步回答学生运用直尺或圆规和剪刀进行绘图和剪切学生观察并思考然后讨论然后积极回答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操作和讨论然后努力向结果慢慢前进学生对自己剪得的等腰三角形作操作体会对称的思想在讨论的基础上回答更高层次的问题学生观察并且以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大范围的搜索和体验学生观察体验领会新概念集体讨论并互相帮助记忆重要的结论每个小组抽查记忆学生思考看书理解然后讨论每一步的理由小组讨论并且竞争回答学生讨论并且试图写出过程学生讨论通过讨论体会数学定理的使用和数学语言的组织学生在自己剪得的等腰三角形上画上已知条件并且观察是否相等然后进行相应证明的思考并积极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开放性问题自由发言课题引入:让学生观察两把三角尺从三角形分类思考两把三角尺的形状除了角度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在对学生思考结果的总结基础上引入新课题新授:1、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腰底边顶角底角2、指导学生做一做要求:在事先准备的纸上画一个腰长为a的等腰三角形并将它剪下来与组内其他成员的作品放在一起并观察和回答问题3、第一个问题:观察所剪得的三角形形状是否相同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画几个不同类的等腰三角形4、第二个问题:将这些三角形放在一起并且使顶点重合观察另外的一些顶点看看有什么特点和发现5、问题:等腰三角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如何通过具体的操作体现他是轴对称并指出对称轴问题:等边三角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有几条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有几条6、通过刚才的折叠结合屏幕上图形的字母说明轴对称图形的等量关系和位置关系7、在总结刚才观察结论的基础上引出两条重要的定理通过小组竞争的方式要求每个同学清晰记忆和理解定理2中的具体条件8、完成例题:已知:在△ABC中AB=AC∠B=80°.求∠C和∠A的度数.9、完成例题: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140°那么等腰三角形三个内角等于多少度?10、完成例题:在△ABC中AB=ACD是BC边上的中点∠B=30°求∠1和∠ADC的度数11、完成例题:建筑工人在盖房子的时候要看房梁是否水平可以用一块等腰三角形放在梁上从顶点系一重物如果系重物的绳子正好经过三角板的底边中点那么房梁就是水平的为什么?12、完成例题:等腰△ABC中AB=ACD、E是BC上的两点若BD=CE那么AD和AE相等吗?为什么13、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体会到什么?14、有益的思考: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方法判断剪得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从直观图形上回忆小学知识体会等腰三角形理解等腰三角形相关概念深入体会等腰三角形的构成和画三角形的方法1、直观体会钝角等腰三角形锐角等腰三角形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不同特点2、体会已知两边不能确定三角形为理解全等或三角形的构成作铺垫1、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测总结的能力2、体验等腰三角形在圆中的存在3、体会合作的乐趣4、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为今后的轨迹思想做一些准备1、从轴对称角度理解等腰三角形为后面的等量关系的得出做铺垫2、体验学习过程3、加深对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的理解提高学生对两解问题的敏感度1、体会轴对称图形中的等量关系和由此得到的特殊位置关系为下面定理的引出得出有用的结论2、感受组间竞争1、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2、体验合作和竞争的关系3、体验原定理和逆定理的关系(不作任何表述只做理解)1、完成对定理1的应用体会定理在几何计算中的运用2、体会合作精神1、体会两解可能性的运用培养思维的严密性2、注意分类表达的合理性和清晰性1、对三线合一的使用2、结合学生的过程书写体会合情推理1、体会三线合一在生活中的使用2、体验数学语言的精练和准确1、直观体验轴对称的概念以及应用对称思想实现辅助线的寻找2、继续体验合情推理的使用回顾知识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运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小学知识和第八章三角形知识的基础上学生比较容易得到结论由于学生有相应的小学的知识和预习基本概念的理解不成问题由于三角形的形状不限方法不限学生绘制的结论也有所不同此题学生较容易总结至于体会到什么程度特别是目标2不作具体要求体现新教材的不同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此题教难关键在于引导和启发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必要时候使用事先准备的多媒体辅助教学从实际结果看学生在多媒体的启发作用下应该会有一个思维上的突破体现新教材的操作理念回归学习的本质体验学习的过程对问题的一般到特殊做一些体会学生由于竞争的关系往往能够得到许多有益的结论建议采用开火车的办法在概念1中强调:在一个三角形中在概念2中强调:三条线的具体描述定理2可以视情况使用多媒体辅助理解特别是对相关逆定理的理解但不作表述理由的叙述是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认真完成每一步同时鼓励学生讨论共同提高注意两解的情况注意两解分类的表达此题书写角度有很多选择对每种书写只要合理就给予鼓励体现:新课标的学会数学应用的理念在没有全等三角形的情况下此题选择合理方法的思考就变得比较重要注意教师的总结和理论化注意教师的合理总结课后小结:由于运用了新课程教学方法和理念知识从不同的方向得到了渗透基本完成了课前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为进一步的深入理解打下了基础
本文标题:初二数学教学设计等腰三角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220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