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XX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中期评估表
--1--第第ⅠⅠ部部分分评评估估表表格格华容县护城中学2014年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中期评估表项目名称:信息化环境下“家校互动”机制创新项目级别:湖南省项目类别:□区域试点(县)■试点学校□专项试点项目项目负责人:朱志学项目承担单位(盖章):护城中学项目起止年月:2014年4月至今项目联系人及电话:张伟(13789050011)填表日期:2015年4月13日湖南省岳阳市华容县护城中学二○一五年四月--2--一.项目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简介说明:内容描述应包括四方面内容:1.项目组织管理情况;2.项目实施进展情况;3.已取得的阶段成绩和成果(请附相关证明材料);4.项目试点过程中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以及亮点与创新点。(一).项目组织管理学校建立了“信息化环境下‘家校互动’机制创新”推进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推进机制。1.领导小组:组长:黎帮桃副组长:朱志学2.工作小组:组长:朱志学副组长:严奉建张伟成员:(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自2014年4月“信息化环境下‘家校互动’机制创新”项目试点学校申报启动实施以来,我校家校互动机制得到了创新。具体实施进展情况如下:1.2014年4月,借助全县全面推进信息化教学的契机,学校在领信公司安装通讯网络的时候,同时安装了八部“亲情电话”终端。亲情电话的开通,方便了学生能随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证明材料:附件一)2.一直以来,学校利用教师、学生家长、学生易于接受的网络交流形式,创建了便于学校、班级与学生家长交流的QQ群、微信群。QQ群、微信群的创建,使教师、学生家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平台,随时交流心得,发布感想,获取学校时事信息。(证明材料:附件二)3.2014年9月至今,学校为了更好的解决留守儿童家长在外务工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情况的现状,方便家长在手机上随时随地都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特与广东马上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入了V校平台,真正实现了将学校、学生、家庭装入了手机的突破。(1).2014年9月初,学校加强了领导小组的学习力度,使领导小组成员能率先成为内行。并基本掌握V校平台的基本使用方法,为培训教师奠定基础。(证明材料:附件三)--3--(2).2014年9月中旬起,学校利用教师课余时间聘请广东马上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来我校作技术指导讲座,让老师先动起来,并针对性的制定了帮扶制定,学校为了检测教师的V校经常使用情况,特别制定了大小通知等事项再不以文字通知形式出现,而是直接借助V校平台发布,统计教师阅览情况,并及时出具通报。(证明材料:附件四)4.截止2015年4月,在县教育局关怀重视的同时,学校全力推进,现在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学生都能够熟练使用多个互动平台,特别是V校平台更是得到了大部分家长的肯定。(证明材料:附件五)(三).已取得的阶段成绩和成果1.借助平台,解决了教师、学生家长了解学校通知精神的传统观念,实现了学校资源网络共享。(证明材料:附件六)2.通过各种互动平台的创建和使用,提升了教师和家长的基本信息素养,保证了教师真正摆脱“顶烈日,冒严寒”的陈旧家访形式,得到了教师和家长的认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明材料:附件七)3.我校地处农村,家长为了生计,大部分学生的父母为了生计出外打工,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贡献,但大多数的子女都留在了农村家里,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戚一起生活,成为儿童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儿童留守率达近80%,家校互动平台的搭建和使用也最大程度的解决了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的矛盾,正如家长们说的:C1402班谭慧同学家长说:“远在海南,还能参加家长会,现在科技真发达了,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平台,赞一个!”C1402班刘佳婷说:“现在的事情,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C1201班范文婷家长说:“我没有什么文化,但我希望女儿能成凤凰,没有想到我身在深圳,还能分享她作为优秀学生上台发言的喜悦,谢谢老师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交流平台,谢谢!”(证明材料:附件八)3.“信息化环境下‘家校互动’机制创新”项目的实施,不仅搭起了家校沟通的桥梁,也成为了我校发展的一个特色,同时也成为了我校与兄弟学校交流的一个窗口。2014下学期,在教育局的指导和全体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我校成功举办了全县特色学--4--校创建现场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证明材料:附件九)4.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校“信息化环境下‘家校互动’机制创新”项目被评为华容县教育局信息化工作优秀试点项目,并由学校副校长卢小军同志在县表彰大会上作了题为《依托教育信息化,飞架家校互动彩虹桥》的典型发言。(证明材料:附件十)(四)项目试点过程中的新思路、新办法、新举措以及亮点与创新点。为适应现代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我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进程,我校借助中国电信网络通道,与广东马上科技有限公司联合,进行了V校平台的试点使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该平台包括了数字校园管理、家校互动空间、学习质量分析和监测、学生成长记录等功能,支持手机、电脑、PAD等多种上网使用方式,满足学校各级主管部门、老师、学生、家长的不同使用需要,实现老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管理与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老师、学生、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形成教育合力,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做到了真正为家长、老师、学生、学校人本化、智能化服务。二、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5--1.以短信为主,V校平台功能还没有被充分利用。“V校平台”等互动的平台其实是一个系统庞大、功能多样的信息交流平台,教师、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进行语音交流、网络交流和短信交流。但目前大多数学校只利用了“V校平台”的短信功能,主要是:学校各部门通过“平台”向教师或学生群发送通知和公告;教师通过“平台”向学生家长发送班级表现、作业情况、考试成绩、考勤回馈等信息;家长通过学校和老师所发的短信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平台”的语音功能和网络功能几乎没有使用,从而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沟通作用,造成了平台资源的巨大浪费。同时,这还可能给一些家长带来误解,认为这一平台没有多大价值,完全可以由QQ、微信、飞信等来代替。2.沟通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全面性。家校沟通的内容是老师和家长共同关心的。家校沟通的内容应该涵盖孩子的思想道德、知识学习和身体健康等各方面,与学生成长、教育相关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包含其中。可是在实践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以及沟通主体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沟通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从内容上看,各种家校互动手段主要是学校活动通知、作业布置情况、考试成绩公布等价值不大的内容;从形式上看,以群发短信为主,而家长所盼望的专门针对单个学生的个性化短信十分稀少。3.家校互动不够,沟通多数是单向的。由于一些家长工作繁忙或留守儿童监护人能力欠缺,“互动平台”在多数学校只是教师向家长发送有关学生在校情况的信息,家长通过“互动平台”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很少,和教师实时互动的就更少,不少家长说:“平时有了急事儿还是要打电话的”。这样,本应双向互动的家校交流变成了“一厢情愿”的发送,久而久之,这一平台就失去了沟通的实效性,也失去了发展的活力。4.以问题解决为目的,沟通缺乏计划性。从组织管理上讲,家校沟通可分为两种:偶发性和计划性。偶发的家校沟通是指家长或老师在发现学生思想或学习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后,主动与对方取得联系以谋求解决,或者是偶遇后进行的短时间交流;有计划的家校沟通是指定期的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合理计划是家校之间持续、良--6--好沟通的有力保障,但现实中,老师和家长一般在学生成绩下降时或学生犯错时才和对方联系。这表明,现阶段的家校互动手段的使用还多停留在“问题解决”的层面上,只有出现“问题”时才能够引起家长和老师的关注,才激发他们的沟通需求。这种以问题解决为主要目的被动的沟通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一旦当问题解决了或者缓解了,沟通也就随之减少或者完全停止,导致沟通没有持续性。5.异化成“告状通”,给学生带来了心理压力。如上所述,在不少学校,每当学生出现“问题”时,如上学迟到、作业没交、成绩下降等情况,教师首先想到的是通过家校互动手段告诉其家长,让家长加以管教,其平台俨然异化成为了“告状平台”。有些老师只报“忧”不报“喜”,学生只要在学校犯了小毛病,回家总逃不了挨骂。教师将本属于自己份内的教育任务推卸给家长,这不仅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同时还会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三.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及预期成果--7--请项目承担单位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在四种“申请类别”中选择一种方式,并提出依据说明。申请类别□提前验收■继续实施□追加后续资助经费□项目终止说明:(一).下一步工作计划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真正将家校互动平台功能充分合理的利用起来,将传统的家访模式彻底颠覆。1.老师家长都要转变观念,形成家校协同教育共识。2.充分发挥“家校平台”的多种功能,做到物尽其用。3.信息内容要合理取舍,做到有针对性的交流,不要盲目发表。4.鼓励家校互动,真正实现双向交流。5.深化沟通内容,选择得体的表达方式。(二).预期效果1.建立科学决策体系,实现学校精细管理形成校园管理以及家校互联为中心的统一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学校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实现家校互动网络化,学校各项管理基础数据更加准确、完整,为教育管理及决策提供有利依据,破除信息孤岛,真正意义上颠覆传统的家校互动模式。2.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适应个性化发展通过班级空间和学生时间轴的成长记录的建设,为学生建立整个学习生涯完整、真实的成长档案,同时为学生相互交流和互动提供了绿色的交流渠道,增强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打破学生封闭式的学习与生活模式,为学生的成长和自我展示提供更广阔的舞台,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综合能力。3.增强家庭教育能力,实现协同教育家长通过平台更加全面的了解学校动态、班级情况、孩子在校情况等等,和学校的家校互动更加畅通和便捷,有效改善家校沟通方式,构筑师生家长的高效沟通桥梁;并让家长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更加全面的关注孩子的成长,教育方式方法更加科学,充分发挥家长协作教育的作用,形成对学生的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四、项目经费使用情况--8--省教育厅下拨经费到位情况到位时间:2015年1月,到位金额:_10_万元。配套经费到位情况到位金额:__6____万元;配套经费支持单位:_护城中学_。经费使用情况支出科目金额(元)1.专家来校指导费用开支。200002.班主任外出学习开支。500003.教师及家长培训开支。300004.设备添置开支。200005.V校使用开支。300006.其他开支。10000合计160000项目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五、评估意见--9--主管部门县(市区)教育局意见市州教育局意见(盖章)年月日(盖章)年月日专家评审意见(1.建议申请提前验收;2.同意继续实施;3.追加后续资助经费;4.终止项目试点)。专家签名:年月日第第ⅡⅡ部部分分佐佐证证材材料料--10--附件一:(24小时亲情电话)附件二:(C1204班QQ群缩影)(护城中学QQ群缩影)--11--附件三:(V校使用平台领导小组培训现场图)附件四:(V校技术员现场培训图片)(教师V校平台使用培训图片)(学生辅导家长对V校平台使用图片)--12--(家长V校平台使用动员培训会现场图片)附件五:(家校互动活跃度统计图片2014.10.07)--13--附件六:(V校平台学校通知发送图片)(V校平台教师、家长互动话题发布图片)(C1234班班主任利用V校平台与家长及时交流截图)--14--附件七:(1402班班主任温莉老师通过手机V校平台终端与远在外的的家长交流图片)附件八:(C1402班家长会外地家长手机视频互动截图)--15--(1204班优秀学生通报)附件九:(华容县家校互动现场会缩影,图为孔琳老师解读我校实施情况)--16--(全县兄弟单位及张家界等县外教育同行来我校参观交流现场)附件十:(荣誉证书)附:家校互动《依托教
本文标题:XX学校教育信息化试点项目中期评估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368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