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盖兆泉:别再瞎磨耳朵了
盖兆泉:别再瞎磨耳朵了盖兆泉(壮壮妈)外研社高级编辑资深新浪博主曾出版《做孩子最好的英语学习规划师》本文精华干货多,请合理安排时间阅读…近几年在家搞亲子英语的家长越来越多了,四年前我做《二语习得与分级读物》那个讲座时,也就一百来人听,而现在是百群直播了。总的来说,家长们的目标是超越课内英语,不想让孩子走EFL也就是外语学习的老路,想走一条接近母语习得或者二语习得的路线,使孩子达到应试英语所无法企及的高水平,最好能衔接留学。在这个目标下,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做法。大家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学生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观点我都同意。我自己也经常说:英语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某个牛蛙学了哪本教材、看了哪本书,都仅供参考。但是呢,如果我们把英语学习分成“道”和“术”两个范畴,那么,保证自己不偏离基本的“道”(也就是路线)还是很重要的,至于“术”(也就是具体方法),可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实际上,到达罗马的路有远近、苦乐之分,还有人根本到不了罗马。对于孩子的英语学习,我个人追求最短的路线、最高效的做法。我认为,评判怎么做最高效,不能听某个机构的一家之言,而应看科研结论。在语言学家、英语教学界有确定研究成果和结论的领域,我们无需自己摸索蹚路。科研结论为什么值得信赖呢?一是因为科研都是建立在有对照组的大规模实验的基础上,二是因为科研接受同行的批评和质疑,接受时间的检验。一个理论或一个结论,如果十年、二十年还没有被同行的唾沫淹死、没有被推翻,还在被引用受承认,那么它就是可信的。中国的课内英语教学,常被批评为“费时低效”。而亲子英语的各种操作方法中,如果我们从学术的角度来看,也存在着低效,甚至是无效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审视一下在亲子英语领域广泛流传的四个有问题的概念。语感:“对语言的感觉”,这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很玄乎的概念。我理解大致就是说英语输入得多了,做语法题的时候不用想就能做。这时候凭的不是语法知识,而凭的是脑子里存储的大量现成的话所生成的概率统计,有点类似于“自动化”。反正有了语感,就类似于武侠小说里练成了内功,听说读写这些技能全都不在话下了。到了幼儿少儿英语领域,“语感”又被中国人赋予了诸如“韵律”呀、“节奏”呀、“重弱读、连读等这些发音都很地道”啊这些有关语音方面的意义。语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不知道。因为不是语言学的词汇,“语感”这个概念没有权威定义、不好解释,让人迷惑。同时呢,因为没有关于语感的学术研究,在学术研究的范围之外,这个概念的参考价值不大。磨耳朵:同语感一样,磨耳朵这个词也是中国人发明的,大概相当于“听力输入”的通俗说法吧。我不太喜欢这个词,不是因为我不喜欢通俗说法,而是因为“磨”这个字使人联想到枯燥重复的事情,比如说磨刀,甚至是折磨。有的家长,包括很多阅读推广人就认为,把儿歌当背景音乐,就那么总播放着就行了,小孩听不懂也没有关系,熏陶着,先让他熟悉声音。这些想法也许是磨耳朵这个词所带来的误导,我在之后会有详细分析。“听力辨音”:这也是个学术界没有的词。英语教学界有“听力”这个词,在学习自然拼读时有“辨音”这回事,但没有把这两个词合起来说的“听力辨音”。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也没有在“听力理解”之前的“听力辨音”这个阶段。“韵律节奏”:也就是从听儿歌童谣开始,而不是从单词和对话开始。持这种观点的家长还说:听儿歌用不着理解。然而,语言学和二语习得论不支持这个说法。我觉得这种说法不但违反语言学,而且违反常识。举例说,当孩子学汉语母语还什么都不会时,你是先教给他“爸爸、妈妈、吃奶、尿尿”这些日常用语呢,还是先教他唱歌呢?你会整天给他播着儿歌童谣,让他先熟悉汉语的节奏韵律吗?儿歌童谣大部分是在幼儿园时期学的,也就是在孩子掌握了日常用语之后。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科研结论所揭示的亲子英语中的无效问题:无效No.1:两岁以下的孩子看视频、听音频无效,而且看电视有害。语言学家得出这个结论,基于很多实验。我给大家介绍两个有代表性的实验。我们知道,孩子从出生到6个月这半年里,都是世界公民,婴儿能够分辨出这世界上六千多种语言中包含的所有的音——大概有150个音吧。英语里只有44个音。然而,在6个月之后,婴儿转向只注意他周围经常听到的那个语言的发音,渐渐失去了分辨其他语言里的音的能力。这是人类大脑的一个修剪功能,没有用的,大脑就不要了。知道这个事情后,有些家长就想啊,给孩子从0岁起,播着英语的儿歌,这样孩子不就对这个声音不陌生,不会失去辨别能力了吗?这么做有没有效果呢?2003年美国的语言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些9个月大的美国婴儿分成两组,一组让一个讲汉语的母语人士和他们互动说话,一组是对照组只讲英语。经过12次以后,讲汉语的那一组真的扭转了知觉窄化,婴儿们能够辨别汉语里的发音了,而对照组则不能。接下来在第二期的实验中,他们让一组婴儿看汉语的录像,一组婴儿听汉语录音。实验结果是视频和音频这两种方式都没用,婴儿辨别汉语发音的能力跟对照组没有区别。2014年还有一个有趣的实验。语言学家把一两岁的幼儿分成两组,一组看一个真人通过skype跟他们交谈;一组播放录像。两组幼儿都尝试和屏幕上的人沟通,当然只有那组实时对话的成年人能够对孩子们的问题、表情等做出正确的反应。录像里的人虽然摆出和孩子们沟通的样子,但是由于是事前录好的,并不能有及时反应和调整。事后语言学家检验两组孩子是否学到了该成年人所用的一个词汇。结果是只有实时对话的那组学会了。这样的实验还有很多,结论互相印证。从而我们知道了:两岁以下的儿童只能和大活人在互动中学语言。音频和视频对孩子的语言学习起不了作用,孩子学不到任何语音、词汇和语法。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给两岁以下儿童磨耳朵,是白磨,孩子不会从背景音乐式的音频里学到语音和词汇,外语是启蒙不了的,但也不是一无是处哈,也许音乐启蒙了呢。看电视更不行,两岁以下的儿童看视频是看不懂的。直到两岁以后,儿童才能意识到,电视中那个二维世界里的东西,是和现实中三维世界里的东西是一回事。两岁半到三岁以后,儿童才能从幼儿教育节目中学到些东西,包括词汇。研究表明,幼儿看电视的时间越长,说话越晚,语言能力发展越慢。这主要是因为看电视减少了儿童与成人的互动时间,而儿童和大人的互动才是他们学语言的方式。此外,看电视对儿童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也有害,美国儿科协会呼吁两岁以下儿童不看电视。所以,家长们要用动画片给孩子进行应用启蒙,应在两岁半以后开始,最好在三岁开始。这意味着,两岁以前如果想启蒙,您只能自己上了。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最适合启蒙的是双语家庭,爸爸和妈妈各说一种母语的那种。如果您的口音不标准,最好还是不要教,因为这个年龄段启蒙最大的优势是语音,如果语音不好则没有价值了。等到三岁可以有音频视频的输入方式了,再开始不迟。据我观察,3-5岁启蒙的中国孩子英语语音都相当地道,并没有损失什么。无效No.2:不理解的输入,是无效输入。我们孩子妈都爱看韩剧,如果想体会一下孩子的无效输入,那么很容易,把字幕关了,看能不能通过看一部韩剧学会点韩语。我想大家都会同意,没字幕看不懂不理解的话,听多少遍也学不会。同样,听韩语歌如果不看翻译不理解,也学不会韩语。不理解的声音就是噪音,大脑无法吸收无意义的东西。因此,不理解的输入,是无效输入。关于理解和语言学习的关系,让我们看看三个重要的理论。第一个是二语习得论里的可理解性输入。请大家看这张图:字母I代表学习者现有的水平,现在所处的位置。学习发生在什么地方呢?发生在I加上一个1的地方。也就是说,在学习者原有的水平上,只加上一点点的新知,而且,这一点新知还得是可理解的。第二个理论是心理学的最近发展区。我们看这张图,有三个圆。最里面的圆代表学习者现在已有的知识。中间的圆,代表在师长的帮助下能学到的知识。最外圈的圆代表太难的东西,学习者还暂时学不会。学习发生在什么地方?——发生在“最近发展区”,也就是中间那个圆。学习者要通过在最近发展区的、有外力帮助的学习,不断扩大自己的内圆,来取得进步。第三个理论是教育学里的“搭脚手架”。这个理论是说,教师要动用一切手段,为学生提供帮助理解的讲解,在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和要学习的新知之间的距离处,搭脚手架供学生攀爬。我们不难看出,无论语言学、心理学还是教育学,这三个通行理论都讲了差不多的意思。我们家长能从中学到什么呢?首先是不理解的磨耳朵白磨。其次,在孩子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您的解释和帮助是必须的。如果动画片的语言太难,那么,大多数的语言是属于最近发展区之外的,孩子无法掌握。而在最近发展区内,家长又不提供必要的帮助的话,让孩子自己猜、琢磨、悟,最近发展区这个圆就扩大得很慢,是低效的。有的家长认为,有的动画片一开始孩子只能看懂20%,不要紧,多看几遍。看10遍就能懂40%了,看20遍就能懂80%了。首先,这样做能不能真正的懂80%还要打问号,其次,即使这种观点成立,看那么多遍,费那么多时间,也是十分低效的。为什么不让孩子看难度合适的动画片,一次就看懂,然后循序渐进呢?有的家长认为,儿童动画片里情境多,孩子会通过把情境和语言相对应来习得语言——即“情境对应”。然而,这样理想的、有大量情境的动画片是不多的。在很多情况下,情境不足以让孩子知道语言的准确意思。举个例子,假比方说孩子看到动画片里的猫拦住了老鼠,威风凛凛地说了一句话。那孩子如何能知道,猫说的到底是“站住!”还是“往哪儿跑!”还是“你服不服?”孩子能够看到动作,体会到说话人的情绪,甚至能借助画面里大致明白整个故事,但具体到每句话,还是糊里糊涂,没有甚解。如果孩子习惯于囫囵吞枣式的看动画片,满足于差不离就行,那么他的知识内圆就是充满漏洞的,在不牢固的基础上扩大出的最近发展区也是不牢靠的,虚假繁荣。论坛上有家长说初中孩子能读哈利波特了,可是考试成绩还不如同学,应试不行。这种能力的偏差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究其原因,也许是这种不求甚解造成的。我们讨论儿童的学习效率问题,还要遵循儿童习得语言的特点。儿童在习得语言时,和成年人相比,有什么特点和优势呢?第一,儿童每次只处理很少的信息。他们只关心自己眼前的那点小事,吃喝拉撒睡还有玩。其余的语言都自动屏蔽,觉得都无关紧要,他们不care。正因为这个特点——只关注当前有关的很少的语言,不受干扰,儿童的学习很有效率,学了就会。慢慢积累就持续进步。语言学家管这种方法叫“少即是多”(lessismore)。第二、和儿童说话的大人都会自动调整语速、语言难度、发音清晰度,以方便儿童理解,并随时准备解释,很有耐心。语言学家管这种人叫“有同情心的对话人”(sympatheticspeaker)。成年人就很难找到这么好的对话人,所以儿童学得快。第三、儿童有很多机会和对话人“商讨语言的意思”(negotiatemeaning)。对于一个小孩来说,问“是什么”、“为什么”,试探性地使用语言并获得反馈太正常了,大人也很鼓励。成年人就没那么多机会,也不好意思,怕丢人。所以小孩理解得好学得快。总结一下,对于儿童来说,学习的台阶越小越高效,越大越低效。成人帮助下的可理解性输入缩小了台阶,使儿童取得了进步。对于我们家长来说,从这些儿童学习特点能获得什么启发呢?我认为,就是要永远追求99%的理解率。我们知道,在分级阅读中有“五个手指法则”——一页书中如果有五个词不会读,竖起了5个手指,那么这本书就超出了孩子的能力,不合适,换另一本。如果没有不认识的词,也不好,太容易,没台阶,孩子不会进步。这是独立阅读、自主阅读里的法则。当孩子独立看视频、听音频的时候,如果有99%的理解率,即100个词中只有1个词不会,那么孩子可以从上下文的情节中推论出这个词的含义。我们大人都做过英语的阅读理解题,我们知道,已知的东西越多,背景知识越强大,就越能准确地推论出不会的个别词的意思。所以,当孩子独立面对英语时,我们要追求尽量高的可理解率。如果达不到95%以上的理解率,家长就要参与了,解释词汇,回答问题,讨论故事,帮助孩子理解。事实上,越是启蒙初期,孩子越需要帮助。孩子最需要家长扶上一把的有两个时期:一是听力启蒙初期,即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家长需
本文标题:盖兆泉:别再瞎磨耳朵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48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