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研究高考命题 提高备考效率
中山纪念中学郑松堂研究高考命题提高备考效率研究高考命题提高备考效率—从近几年文综地理试题特点备战2014地理高考缺乏对高考的认识和研究,将导致备考对策的盲目性。因此要高度重视高考对基础教育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加大对考试大纲和历年高考试题的对比研究,从中领悟高考命题的一些共性和规律性东西,并把这些观念和观点渗透到我们平时的复习备考中,可使我们的备考更加有的放矢,在大方向上领对路。认真研究高考试题,肯定能少走弯路,提高备考效率。一、2011-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模块比重拼图二、高考动向三、高考题型突破策略四、备考策略•一、2011-2013年广东高考地理模块比重拼图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基础知识考查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比重较往年有所下降,可持续发展的考查比重从15%上升到22%,而以往考生很容易直接看材料拿分的读图题,今年比重缩水,整体难度比往年有所上升。二、高考动向1、模块比例(2013年与2012年相当)模块占分主要知识点必修126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大气运动、时间计算、河流水文特征变化的原因、气候类型必修230农业生产、人口增长、交通区位、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与城市化、农业区位条件、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必修324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中国地理10分、世界地理10分、选修模块4分)2、试题特点:能力立意,考查学科素质。选择题变难,综合题简单。读图模块减少,难度较往年上升。(1)地理学科特点突出40.(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90°E班达海苏拉威西岛加里曼丹岛马来西亚爪哇岛伊里安岛(新几内亚岛)巴布亚新几内亚阿拉弗拉海东帝汶爪哇海苏拉威西海南海新加坡苏门答腊岛马来西亚文莱澳大利亚120°E150°E90°E120°E150°E0°8°S8°S0°图8太平洋印度洋印度尼西亚•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地理图表、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考查考生运用地理学基本原理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探讨、解决区域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等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考生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应用性特征。•(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4分)(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4分)(1)南热带雨林气候(每空2分)(2)地震火山(每空2分)•(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原因:①地处热带;②周围水域广阔;③地形复杂;④空气对流强烈;•(第④点为必答点2分,其余三点答对任两点得4分,满分6分)(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原因:①岛屿多,大陆架广阔;②热量充足,生物生长速度快;③入海河流多,饵料丰富;(每点2分,满分6分)•(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措施:①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防治水土流失;②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推行生态模式,优化种植结构;③加强科技研发、应用与推广;④提升产业化水平,延长产业链;(每点2分,满分8分)(2)综合考查地理能力41.(28分)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m,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日益凸显。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1996-2008年西宁市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图(图9)材料二:2011年西宁市工业产值结构图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020406080100020406080100(%)(%)耕地水域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园地未利用地食品制造业,2.1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50%医药制造业,2.50%其它,15.3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3.8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6.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7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90%•(1)“到西宁避暑,请带上毛衣”。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4分)•(2)西宁的城市形态呈条带状,主要受、等自然因素的影响。(4分)•答案:(1)海拔高,夏季凉爽;气温日较差较大(4分)(2)地形河流(每空2分)•(3)1996-2008年期间,西宁市耕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所占比重总体分别呈何种变化趋势?其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12分)•答案(3)耕地:比重下降(2分)原因: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等占用耕地;退耕还林、还草;(4分)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比重上升(2分)原因:城市(镇)化及工业化的发展;(4分)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020406080100020406080100(%)(%)耕地水域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园地未利用地(4)2011年西宁市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能带来哪些问题?(8分)【答案】(4)特点:以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重工业为主,高耗能产业比重大;(2分)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每点2分,满分6分)食品制造业,2.1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7.50%医药制造业,2.50%其它,15.30%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13.80%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46.2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7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90%•(3)不回避主干知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天气系统、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人口与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等主干知识成为考查的重点。许多试题的设计新颖,切入点非常巧妙。1.图1为某地实景图。其所示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是A.搬运作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答案】B。【解题思路】通过景观图的岩层弯曲判读此处为典型褶皱山地,而形成褶皱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地壳运动的水平挤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内外力作用的基本概念。A、D项为外力作用,C项为内力作用,但图中信息体现不出高温压之后的变质作用。6.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0B.1/3C.1/2D.2/3【答案】A。【解题思路】已知北京时间,找到地方时为0点所在的经线(169.5°w),从而寻找出新旧日期的分布范围。很明显,此刻没有出现12月22号,故选A。(4)常考热点从模块看:必修为主,选修为必修的拓展和延伸,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贯穿其中;从内容看:对高中所学知识进行抽样考查;主干知识中,自然地理部分主要考查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考查形式以选择题为主,在第二卷中主要为填空题。人文地理部分主要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情境作为试题的素材进行命题,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考试内容主要有五大理论,即四大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高考试题新亮点:•1、热点问题的创立情境新颖•4.春季,欧洲阿尔卑斯山区,背风坡常常出现冰雪迅速融化或雪崩。其主要原因是•A.反气旋控制下沉增温B.暖锋过境释放热量•C.西风带南移释放热量•D.局部气流下沉增温•【答案】D。【解题思路】从题干文字信息有一个关键词“背风坡”,可见这是一个小尺度的,因背风坡焚风(干热风)导致的局部增温现象。•8.近年来,以高铁站为依托的高铁新城在我国逐渐兴起。高铁站选址与高铁新城建设的一般规律是•A.在小城市,高铁站通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城市CBD发展•B.在中等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会带来城市空心化•C.在大城市,高铁站常选址于城市中心,高铁新城会迅速演变为城市CBD•D.在特大城市,高铁站选址常远离城市中心,高铁新城建设有利于促进郊区城市化•【答案】D。【解题思路】在中小城市,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且集中于城市中心区域,但这类城市即使是几何中心一般也不会有典型的CBD功能区),而此类城市用地相对充足,因此高铁站选址常选址一般不会远离城市中心,而是在市区原有车站基础上进行新站改造。高铁带动的客货流主要是区际间,对工业活动的带动力大,而不是城市内部商业活动为主的CBD,因此A错;城市空心化是城市化在高级阶段的表现,因此B错;大城市不会选址于市中心,一是用地不足,二是对市核心区干扰大,负面效应明显,故C错。在特大城市郊区,高铁新城交通便利,对工业化与城市化推动力大,有助于郊区城市化。2、主干知识考查角度独特40、(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3、经典题再现•6.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0B.1/3C.1/2D.2/3•4、特色题•2.开心果耐旱怕涝。在西亚伊朗,品质最好的开心果产自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这种现象表明•A.优质农产品一般生长在环境恶劣的高原沙漠地区•B.在环境恶劣的地区选择合适的品种也能生产优质农产品•C.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是应对恶劣农业生产条件下的有效手段•D.农业生产专业化可以改变恶劣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5、易错题•40、(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探究其原因,一是关于降水条件的知识掌握不牢固,二是不能根据爪哇岛特殊的地理位置来分析其大气运动形式。•选择题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选择题应试技巧与策略•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4、沉着冷静,相信自己的判断•5、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6、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非选择题的命题特点•1、图文并重、综合性强•2、设问开放、探究性强•3、选材新颖、写实性强•4、空间性强•5、以考试大纲为纲,创新性强•非选择题解答中存在的问题•1、名词不清,错别字多•2、专业性不强,口语味浓•3、张冠李戴,答非所问•4、层次不清,逻辑混乱•5、套话连篇,空洞无物•6、定位不准,迁移错误•7、以偏概全,要点缺失•非选择题的解题步骤•1、认真审题•2、准确判读图像•3、对接迁移•4、书面表达应尽量做到(1)先构思或草拟答案,尤其是答题的关键点,(2)避免出现错别字,表达不清的,不严谨的,口语化的,(3)保证字迹工整,卷面清洁•41.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材料一: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10)。•(1)石羊河的总体流向为。(2分)•(2)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4分)•【解析】(1)从图中直接可以读出流向,(2)结合中国地理的知识,石羊河在我国的河西走廊,故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面临的生态问题为土地荒漠化。【答案】(1)自西南向东北(3)温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3)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8分)•【解析】(3)石羊河的问题是水量少,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导致土地荒漠化,故农业要从节水开始,退耕还林还草等。•答案(3)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四、备考策略•1、突出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知识网络结构•新
本文标题:研究高考命题 提高备考效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695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