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2012届中考数学复习课件:专题六 运动型问题
欢迎访问大家论坛---中考,运动型问题综合性较强,涉及三角形、四边形、函数、圆等知识.在中考命题中一般设置为压轴题.解决的一般思路是化动为静,数形结合.分析此类题时要明确运动的起始点、运动方向和过程、终点,最后结合所求问题程.如图所示,点A、B在直线MN上,AB=11cm,⊙A、⊙B的半径均为1cm,⊙A以每秒2cm的速度自左向右运动,与此同时,⊙B的半径也在不断增大,其半径r(cm)与时间t(秒)之间的关系式为r=1+t(t≥0),当点A出发后________秒两圆相切.【点拨】本题重点考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两圆有几次相切的情况.分析好运动过程,就能迎刃而解.【解答】两圆相切可分为如下四种情况:(1)当两圆第一次外切时,由题意可得11-2t=1+1+t,t=3;(2)当两圆第一次内切时,由题意可得11-2t=1+t-1,t=113;(3)当两圆第二次内切时,由题意可得2t-11=1+t-1,t=11;(4)当两圆第二次外切时,由题意可得2t-11=1+t+1,t=13.所以当点A出发后3秒、113秒、11秒、13秒两圆相切.机器人“海宝”在某圆形区域表演“按指令行走”,如图所示,“海宝”从圆心O出发,先沿北偏西67.4°方向行走13米至点A处,再沿正南方向行走14米至点B处,最后沿正东方向行走至点C处,点B、C都在⊙O上.(1)求弦BC的长;(2)求⊙O的半径长.(本题参考数据:sin67.4°≈1213,cos67.4°≈513,tan67.4°≈125)【点拨】根据方向角确定平行线是解题的关键,在圆中与弦有关的计算一般要考虑垂径定理.【解答】(1)如图,过点O作OD⊥AB,则∠A=∠AON=67.4°.在Rt△AOD中,OA=13,∴AD=OA·cos∠A=13×513=5,OD=OA·sin∠A=13×1213=12.又∵AB⊥BC,OE⊥BC,∴AB∥OE,BE=OD=12,∴BC=2BE=24(米).(2)如图,连结OB,由题意OE=DB=AB-AD=14-5=9.∴在Rt△BOE中,OB=OE2+BE2=92+122=225=15(米).即⊙O的半径长为15米.1.如图,夜晚,小亮从点A经过路灯C的正下方沿直线走到点B,他的影长y随他与点A之间的距离x的变化而变化,那么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为()解析:根据中心投影的性质,小亮的影长y随x增大逐渐变小再逐渐变大,且y是x的一次函数.答案:A2.如图,点A、B、C、D为⊙O的四等分点,动点P从圆心O出发,沿O→C→D→O的路线做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APB的度数为y度,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与t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解析:当点P在O点时,∠APB=90°;当点P在OC上运动时,∠APB从90°逐渐减小到45°;当点P在弧CD上运动时,∠APB=45°为定值;当点P在DO上运动时,∠APB从45°逐渐增加到90°.答案:C3.如图,点G、D、C在直线a上,点E、F、A、B在直线b上,且a∥b,Rt△GEF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出发,沿直线b向右匀速运动,直到EG与BC重合,运动过程中Rt△GEF与矩形ABCD重合部分的面积(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大致是()解析:点F在AB上时,若设AF=t,GF交AD于点M,并设AM=mt,则S重合=12mt2是关于t的二次函数;当EF在AB上时,S重合=S△EFG不变;当F在AB的延长线上时,同理可得S重合也是关于t的二次函数,所以可确定B项正确.答案:B4.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是BC的中点,AD=5,BC=12,CD=42,∠C=45°,点P是BC边上一动点,设PB的长为x.(1)当x的值为________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直角梯形.(2)当x的值为________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3)点P在BC边上运动的过程中,以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构成菱形?试说明理由.解:(1)3或8(2)1或11(3)由(2)知,当BP=1或11时,以点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BP=1时,PE=5,过点D作DF⊥BC于F,∵CD=42,∠C=45°,∴DF=FC=4.∴EF=2.在Rt△DEF中,DE=EF2+DF2=25≠PE,∴此时以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不是菱形.当BP=11时,EP=5.在Rt△DFP中,DP=FP2+DF2=32+42=5=EP.此时以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以P、A、D、E为顶点的四边形能构成菱形.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两边分别在x轴和y轴上,OA=82cm,OC=8cm,现有两动点P、Q分别从O、C两点同时出发,P在线段OA上沿OA方向以每秒2cm的速度匀速运动,Q在线段CO上沿CO方向以每秒1cm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用t的式子表示△OPQ的面积S;(2)求证:四边形OPBQ的面积是一个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3)当△OPQ与△PAB和△QPB相似时,抛物线y=14x2+bx+c经过B、P两点,过线段BP上一动点M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N,当线段MN的长取最大值时,求直线MN把四边形OPBQ分成两部分的面积之比.(1)解:∵CQ=t,OP=2t,CO=8,∴OQ=8-t,∴S△OPQ=12(8-t)·2t=-22t2+42t(0t8).(2)证明:∵S四边形OPBQ=S矩形ABCO-S△PAB-S△CBQ=8×82-12×8×(82-2t)-12×82t=322(cm2),∴四边形OPBQ的面积是一个定值,且等于322cm2.(3)解:当△OPQ与△QPB相似时,△QPB必须是一个直角三角形,依题意只能是∠QPB=90°.又∵BQ与AO不平行,∴∠QPO不可能等于∠PQB,∠APB不可能等于∠PBQ.∴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关系只能是△OPQ∽△PBQ∽△ABP,∴8-t82-2t=2t8,解得t=4(t=8舍去).经检验,t=4是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从边长关系和速度),此时P(42,0).∵B(82,8)且抛物线y=14x2+bx+c经过B、P两点,∴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14x2-22x+8,直线BP是y=2x-8.设M(m,2m-8)、N(m,14m2-22m+8),∵M在BP上运动,∴42≤m≤82.∵y1=14x2-22x+8与y2=2x-8交于P、B两点且抛物线的顶点是P,∴当42≤m≤82时,y1y2,∴|MN|=-14(m-62)2+2,∴当m=62时,线段MN的长有最大值是2.此时M(62,4).又直线BQ是y=22x+4,设MN与BQ交于H点,则易得H(62,7).∴S△BHM=12×3×22=32,∴S△BHM∶S五边形QOPMH=32∶(322-32)=3∶29.∴当线段MN的长取最大值时两部分面积之比是3∶29.
本文标题:2012届中考数学复习课件:专题六 运动型问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0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