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实验室内部审核3内审要求与过程2本章研讨内容1.术语2.内部审核的依据/目的3.内部审核的组织4.内部审核的策划5.内部审核的实施6.后续纠正措施及关闭7.内部审核记录和报告31.术语9-1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managementsystemforquality):在质量方面指导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ISO90003.2.3)质量管理qualitymanagement:在质量方面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ISO90003.2.8)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ISO90003.2.11)41.术语9-2要求requirement: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ISO90003.1.2)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是不言而喻的。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注4: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有效性effectiveness:完成策划的活动和达到策划结果的程度(ISO90003.2.14)51.术语9-3验证verific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ISO90003.8.4)注1:“已验证”一词用于表示相应的状态。注2:认定可包括下述活动,如:——变换方法进行计算;——将新设计规范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规范进行比较;——进行试验和演示;——文件发布前的评审。确认validation: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ISO90003.8.5)注1:“已确认”一词用于表示相应的状态。注2:确认所使用的条件可以是实际的或是模拟的。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中阐明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61.术语9-4质量负责人qualitymanagement:负责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并直接向最高管理层汇报的组织成员(不论如何称谓)。管理评审Managementreviews:最高管理者定期地系统地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以确保其符合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71.术语9-5质量改进qualityimprovement: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ISO90003.2.12)注:要求可以是有关任何方面的,如有效性、效率或可追溯性持续改进continualimprovement: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ISO90003.2.13)注: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的过程是一个持续过程,该过程使用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81.术语9-6审核audit: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ISO90003.9.1)注:本公开文件中“内部审核”这一术语表示由组织自己实施的审核。评审review:为确定主题事项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ISO90003.8.7)注:评审也可包括确定效率。示例:管理评审、设计和开发评审、顾客要求评审、不合格评审。91.术语9-7审核员auditor: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ISO90003.9.9)技术专家technicalexpert:(审核)提供关于被审核对象的特定知识或技术的人员(ISO90003.9.11)注1:特定知识或技术包括被审核的组织、过程或活动的知识或技术,以及语言或文化指导。注2:在审核组中,技术专家不作为审核员。审核组auditteam:实施审核的一名或多名审核员,需要时,由技术专家提供支持(ISO90003.9.10)注1:通常任命审核组中的一名审核员为审核组长注2:审核组可包含实习审核员。在需要时可包括技术专家注3:观察员可以陪同评审组,但不作为成员。101.术语9-8审核方案auditprogramme:针对特定的时间段所策划、并具有特定目的的一组(一次或多次)审核(ISO90003.9.2)审核计划auditplan:对一次审核活动和安排的描述。(ISO190113.12)审核准则auditcriteria: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ISO90003.9.3)注:审核准则是用于与审核证据进行比较的依据。审核范围auditscope:审核的内容和界限(ISO190113.13)注:审核范围通常包括对实际位置、组织单元、活动和过程及所覆盖的时期的描述。111.术语9-9审核证据auditevidence: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ISO90003.9.4)审核发现auditfindings: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进行评价的结果(ISO90003.9.5)注:审核发现能表明是否符合审核准则,也能指出改进的机会。不符合nonconformity:不满足要求(ISO90003.6.2)审核结论auditconclusion: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的和所有的审核发现后得出的审核结果。(3.9.6)12审核分类第一方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由实验室的成员或其他人员以实验室的名义进行的审核,可以作为实验室自我合格声明的基础,是实验室实施的一种自我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改进的系统活动。第二方审核:由实验室的相关方或由其他人以相关的名义进行的审核。通常是为了评价和选择合适的利益合作方,在合同签订前或依合同的要求,组织进行的审核。目的是提供信任的依据。第三方审核:由独立于受审核方、且与受审核方没有利益关系的第三方机构,依据特定的审核准则,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受审核方进行的审核。目的是为受审核方提供符合性的客观证据和书面保证。132.实验室进行内审的依据/目的3-1ISO/IEC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中要求实验室建立、实施和维持与其活动范围(包括其承担的检测和校准的类型、范围和数量)相适应的质量体系。ISO/IEC17020中也对检查机构提出了类似的要求。ISO/IEC17025和ISO/IEC17020分别要求实验室和检查机构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其运作体系持续地符合质量体系和相关标准的要求。142.实验室进行内审的依据/目的3-2内部审核的实际运作过程中要考虑组织的规模、业务范围、组织结构等具体情况,对于规模较小的组织,本文件中的许多条款可以通过简化的方式执行。有关审核的详细信息参见ISO19011:2002《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152.实验室进行内审的依据/目的3-3目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对其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确保其运行持续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审核应检查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满足ISO/IEC17025或ISO/IEC17020的要求,或其他相关准则的要求,即检查这些要求的符合性。审核应检查组织的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中的各项要求是否在工作中得到全面的贯彻。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可以为组织质量体系的改进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应当将这些不符合项提交管理评审。163.内部审核的组织6-1内部审核应当依据文件化的程序实施。内部审核应保证一年内至少开展一次,审核内容应涉及到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个要素。对于规模较大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当制定计划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不同要素以及组织的不同部门在一年内都能够接受审核。质量负责人通常作为审核活动的管理者并可能担任审核组长。质量负责人应确保审核依照计划实施。审核应由具备资格的人员来执行,审核人员应具备与其所审核活动相关的丰富的技术知识,并在审核方法和审核技巧方面接受过专门的培训。173.内部审核的组织6-2质量负责人在分派审核工作时,应确保所委任的人员熟悉组织的管理体系和认可要求,并确保所委派人员符合要求。对于从事广泛的技术领域的检测/校准/检查工作的大规模组织,审核需由质量负责人领导下的一组人员来执行。在规模较小的组织,审核可以由质量负责人自己来执行,管理层应指定另外的人员负责审核质量负责人的工作,以确保所开展的工作质量是令人满意的。183.内部审核的组织6-3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审核人员不应审核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或自己直接管辖范围内的工作,除非别无选择并能证明所实施的审核是有效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注重核查由不独立于被审核活动的员工所执行的内部审核工作的有效性。当一个组织在客户现场及抽样地点进行的校准/检测/检查活动获得了认可时,这些活动也应包含在审核计划中。不可以将其接受的来自其他组织(如客户的或认可机构的)的评审视作一次内部审核。193.内部审核的组织6-4内审组长的职责.(2-1)①对内部审核(包括:策划、调查、分析、报告、后续的纠正措施及关闭)负主要责任;②负责文件评审,制定计划,选择审核组成员,分配任务,指导内审员编制检查表,准备内审工作文件;③主持预备会、首次会、内部会及末次会;④组织、协调现场审核工作按计划进行;⑤领导审核组确定不符合,作出审核结论;203.内部审核的组织6-5内审组长的职责.(2-2)⑥组织验证不符合项实施纠正措施有效性;⑦整理评审文件,分发评审报告;⑧向实验室领导层报告内部审核结果;⑨对评审组其他内审员的现场评审表现作出评价。213.内部审核的组织6-6内审员的职责①协助内审组长做好评审准备;②对所承担的管理体系、技术能力评审任务实施审核,收集审核证据;③在内审组内部会上报告审核发现、分析审核中发现的质量管理、技术问题;④编制不符合项报告;⑤按照内审程序和要求提供书面记录;⑥验证纠正措施有效性,完成组长分配的其他工作。224.内部审核的策划4-1审核的流程主要包括:•内部审核的计划和准备;•收集客观证据的调查(包括提问、现场观察、核查设备、检查记录);•对审核证据的分析;•报告审核结论;•后续的纠正措施及关闭。234.内部审核的策划4-2内部审核的计划和准备质量负责人/内审组长负责制定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包括:审核范围,审核依据,审核日程安排,相关文件(如组织的质量手册和审核程序)及内审组成员。具体的分工安排应由审核组长与相关审核员协商制定。244.内部审核的策划4-3内部审核的计划和准备准备审核员进行审核调查、提交审核报告时所需使用的工作文件,包括:•准则文件,如ISO/IEC17025或ISO/IEC17020及其补充文件•实验室或检查机构的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要素的检查表(通常由审核员根据分工准备现场审核用的检查表)•记录审核观察资料的表格,如“不符合项记录表”、“纠正措施记录表”。这些表格提供了不符合项的记录,提供了承诺的纠正措施,是纠正措施得以有效实施的依据。254.内部审核的策划4-4内部审核的计划和准备为保证审核过程的顺畅进行,审核的时间安排应由每一位审核员与受审核方一起协商制定。审核开始前,审核员应熟悉文件、手册及前次审核的报告和记录,以此检查管理体系要求的符合性,并根据审核所应覆盖的关键条款制定检查表。265.内部审核的实施内审组会议(预备会)主要内容:明确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对内审有关要求;明确本次评审的目的、范围和依据;说明评审计划,确认分工、时间和工作程序;统一评审方法及不符合项和观察项的判定原则;介绍受审核部门/过程的情况,提出重点关注内容,必要时,确定目击试验项目;重申公正、客观要求和注意事项;讨论有关审核事宜,解答疑问。275.内部审核的实施内审首次会议目的:说明评审目的、范围和要求,确认安排方式:一般由评审组长主持,必要时,实验室主要领导或质量负责人主持/讲话;实验室最高管理层、
本文标题:内审要求与过程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20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