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声现象复习说出下列物体发声时的共性?是什么在发声呢?如图所示是探究时常用的装置.(1)图中所示的实验说明;(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3)本实验物理研究方法是(1)抽气时会有什么现象出现?说明什么?(2)把门铃悬挂的好处是什么目的呢?(1)在月球上宇航员能直接语言交流吗?为什么?(2)他们可彼此看见,说明什么?(3)宇航员可以用无线电设备交流,为什么?声波以什么形式传播呢?分析下表,你能发现哪些规律?(1)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v固体v液体v气体(2)声速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声速越大。(3)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合Km/h铁道工将中耳朵紧贴在钢轨上就能提前知道远处的来车,为什么?铁路工人为了听见远处的火车,将耳朵贴在铁轨上,这是因为终点计时员就看枪烟计时还是听枪声计时,为什么?(1)向海底发出超声波后4秒接收到回波,海洋有多深?(声音在海水中速度为1531m/s)(2)这种方法能不能测月地距离?为什么?音调小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结论: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实验结论一、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1、物义:表示发声体振动快慢2、定义: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叫3、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100HZ的物义:物体在1秒种内振动100次,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单位是赫兹)4、超声波和次声波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叫做超声波,把低于20Hz的声叫做次声波什么情况下会有超声波和次声波呢?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地震、海啸、火山喷发、台风会产生次声波声呐穿透能力强,能够成像超声波诊断仪(B超)检查、治疗疾病二、响度小实验装置可研究什么?实验时用不同的力去敲击音叉观察什么?实验结论是什么?2、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第一排的同学与最后一排的同学听到声音的响度相同吗?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近,响度越大。三、音色1、辨别不同的声音因为发声体音色不同。2、决定因素: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各种乐器是谁在发声?如何改变它们的响度?如何改变它们的音调呢?下面三个乐器音调,响度、音色相同吗?1、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2、古代雾中航行的水手通过号角的回声能够判断悬崖的距离利用声可以传递信息敲击橡皮膜时,会看到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什么?利用声可以传递能量分辨方法:声音是否能引起其他物体变化哪个图是噪声的波形图,为什么?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0dB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控制噪声(三大途径)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空气等介质的传播人耳接收(鼓膜的振动)左侧图的标志是为了在处减弱噪声,该设备的显示屏上这个数字的单位是.是否影响学习。左图说明右图说明左图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同时观察小球弹起的幅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与关系发声体在振动声能传递能量或空气能传声响度振幅音调敲瓶子是水和瓶子振动发声,最右的音调最低,向瓶内吹气时是空气振动发声,最右音调最高是活塞上的空气振动发声,向上推活塞音调高不同钟音调不同,小钟音调高识别特性引吭高歌低声细语这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男高音不敢高声语,唯恐天上人响度、响度,响度、音调、音调、响度识别声源都是空气振动发声先看到爆炸时的青烟,再听到爆炸声音,为什么?因为光速比声速大得多如图是探究声音特征的实验,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快、慢不同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中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与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音调与频率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本文标题:初中物理声音复习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2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