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九章雕塑艺术从我国古代雕塑发展史来看,属于广泛意义上的雕塑范围。不仅包括青铜器、玉器、陶器、金银器,而且,还包括石雕、泥塑、木竹雕刻、牙骨雕刻等。本章以石料、木材和竹、骨、牙等为内容的雕刻和以泥塑等为材料的塑造形象为主进行讲述。中国古代艺术设计9.1中国古代雕塑发展简史旧石器、新石器时期:用途上具有实用性,制作工艺接近于雕刻艺术。新石器时代种类样式繁多,造型具有地域特征。9.1.1雕塑艺术的起源1.夏代:雕塑材料由史前的石、木、泥、骨、角等扩大到了金属、青铜。推动了雕塑工具和工艺的发展,为特别雕塑提供了可能。2.商周:雕塑以青铜、陶器和玉器为主。3.器形和纹饰构成:运用对称、连续等富有装饰性的艺术手法,用变化多样的曲线、弧线,构成各种形象的浮雕、线刻。9.1.2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1.变化:现实性的题材和风格日益明显。青铜雕塑有了新的发展。发明了更为精雕细琢的金银镶嵌、鎏金等技术。2.装饰花纹:装饰题材变得特别真实、细致。3.表现:动态及刻画面部表情的能力增强。4.代表:秦陵兵马武士俑形象、生动,气势雄伟,充分表现了我国雕塑深沉雄大的民族风格。9.1.3战国秦朝时期1.特点:石雕代替了青铜雕塑。雕塑工艺美术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2.变化:砖瓦陶塑出现,雕塑形体缩小,模塑成为主要的雕塑方法。3.砖瓦塑:是西汉时期突出的装饰性雕塑。9.1.4两汉时期长信宫灯设计精巧,整体形象为一个宫女,左手托住灯底部,右手则与灯罩连为一体。整个灯分为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是分别铸造后合在一起的;灯盘可以转动,灯罩则能自由开合以调整灯光所照方向及亮度的大小。宫女的右臂和身躯相通,烟气可以通过右臂进入体内,并留下烟灰,以减少室内油烟的污染。值得注意的是持灯宫女的形象:她身穿广袖长衫,动作自然而优美,面目端庄清秀,头略向前倾斜,目光专专注,神情疲惫而小心翼翼,表现出一个下层年轻宫女所特有的心理特征。1.特点:对秦汉传统的陵墓石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2.代表:陵墓雕塑和佛教雕塑。9.1.5魏晋南北朝时期石麒麟:南朝齐武帝萧赜景安陵前。麒麟颈躯修长,四肢跨度极大,显得体势异常高耸、劲健而迅猛。麒麟长须下垂,双目圆睁,胸部突出,臀部肥大,兽尾自然卷曲至底座处,脚爪前后分置,整个身躯作S型扭动,显得无比勇武。麒麟的长须、批毛和双翼、进行了高度的装饰化处理,雕刻有华丽的花纹,使石兽神异非凡的气质得到了进一步的表现。分布:集中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永靖的炳灵寺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特点:佛教造像既是宗教的宣传品,也是帝王权贵的意念所在。以现实人生为基础,通过雕刻家之手把犍陀罗和摩揭陀两个地方的造像艺术中国化。佛像雕塑:1.特点:融汇南北朝时期北方和南方雕塑艺术成就,汲取域外艺术养分,雕塑艺术到盛唐时大放异彩,创造出具有时代风格的不朽杰作。2.代表作:帝王陵墓纪念性群雕。盛唐气势雄浑华丽,晚唐统治的衰微和经济的凋敝,雕塑艺术丧失了原有的风采。3.题材:主要是陵墓雕刻、随葬俑群、宗教造像;也有供玩赏的小型雕塑艺术品,和用于建筑或器皿装饰的工艺雕塑。9.1.6隋唐五代时期9.1.7宋、辽、金时期1.风格:优美生动,走向世俗化,折射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是现实社会中人的审美情态的衍化。2.宋代:雕塑以敦煌莫高窟,麦积山及山西晋祠圣母殿,山东长清灵岩寺,四川大足石刻等为代表。过分世俗化,削弱了雕塑艺术所应有的纪念性、恒久性。但民间工艺雕刻得到大力发展。3.辽金:寺庙雕塑,集中在中国北部,如河北、山西、东北各地。浮雕题材为孝子故事、墓主人生前生活场景等;技法上采用铲地浮雕,承袭了汉代画像石的式样。特点:1.前代繁荣发达的宗教雕塑、陵墓石刻、明器塑造等艺术形式,都处于衰落期,走向尾声。2.手工艺雕塑、建筑装饰雕塑、民间小型雕塑迅猛发展。清代雕塑艺术品被繁琐的装饰、平庸的造型所淹没。明代拥妃铜像高25厘米与早期印度造像风格相似,女尊坐在男尊左腿之上的构图是波罗时期的典型样式。从造型和工艺来看,属尼泊尔风格。从整体看,具有印度教的痕迹与佛教的特征。9.1.8元、明、清时期9.2雕塑造型工艺美术1.起源:与人类早年的“图腾”崇拜和“巫术”信仰结合在一起。2.特点:雕塑借助于人体造型。3.分类:人像雕塑和动物雕塑两大类。人像:裴李岗文化陶塑人头,距今7000多年,为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一件陶塑人像,技法稚拙,质朴传神。仰韶文化陶塑人像,数量多,形式丰富,包括圆雕头像、圆雕人像、浮雕人面,以及装饰着圆雕头像的陶壶、陶瓶等。动物: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陶制动物雕塑作品。遗址出土有狗首鸟尾的陶塑器柄。9.2.1史前时期人形浮雕彩陶壶石雕人红陶人面像彩塑女神头像1.青铜雕塑:成就最高,主要有像生器立体圆锥、圆雕与高浮雕装饰相结合、浮雕三大类。2.玉雕:礼器玉和仪仗用玉造型简洁,没有繁缛的纹饰,庄重大度。玩赏的小型玉雕和装饰品,题材广泛,造型优美。3.其它:除了青铜器和玉器外,还有牙雕、石雕、漆雕等。造型、装饰成就颇高。9.2.2夏商周时期兽首人身器足彩漆木雕9.2.3秦汉时期1.秦代: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节刻画。造型呈现的是写实主义,但内在精神却是浪漫主义。2.汉代:形体明显减小,由秦的写实逐渐向抽象过渡。形成具有汉代雕塑造型的拙朴浑穆风格特征。体现在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上。东汉铜奔马高34.5cm长45cm,甘肃省博物馆藏品“马踏飞燕”名称:击锣说唱俑年代:汉代质地:红陶9.2.4魏晋南北朝时期陵墓石兽雕刻:1.风格:继承汉代雄浑古朴的风格,造型圆浑雄健而颇有体积感,体形高大,昂首挺胸,口张齿露,目含凶光,腹部两侧刻有双翼,四足前后交错,利爪毕现,纵步若飞,神态威猛庄严。2.代表:丹阳的天禄、麒麟,造型极为俊美,装饰繁复。多用圆刀法,圆雕、浮雕和线雕综合运用。1.种类:石窟造像、陶塑和陵墓石雕砖刻。2.石窟佛教造像:从造型看,形态造型和装饰都走向世俗化,形体变得饱满丰润,神情自然雍容。线条流畅圆健,雕工精细华丽。9.2.5隋唐五代时期昭陵六骏昭陵六骏白蹄鸟圆雕和浮雕相结合,有大唐强盛弘大之气度,精美绝伦。飒露紫“飒露紫”,色紫燕,前胸中一箭,为李世民平定东都击败王世充时所乘。牵着战马正在拨箭的人叫丘行恭,六骏中惟这件作品附刻人物,还有其事迹。据《新唐书•丘行恭传》记载,公元621年,唐军和王世充军在洛阳决战,李世民的侍臣猛将丘行恭,骁勇善骑射,在取洛阳的邙山一战中,李世民有一次乘着飒露紫,亲自试探对方的虚实,偕同数十骑冲出阵地与敌交锋,随从的诸骑均失散,只有丘行恭跟从。年少气盛的李世民杀得性起,与后方失去联系,被敌人团团包围。突然间,王世充追至,流矢射中了“飒露紫”前胸,危急关头,幸好丘行恭赶来营救,他回身张弓四射,箭不虚发,敌不敢前进。然后,丘行恭立刻跳下马来,给御骑飒露紫拨箭,并且把自己的坐骑让给李世民,然后又执刀徒步冲杀,斩数人,突阵而归。为此,唐太宗纔特别将他的英雄形像雕刻在昭陵上。丘行恭卷须,相貌英俊威武,身穿战袍,头戴兜鍪,腰佩刀及箭囊,作出俯首为马拨箭的姿势,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太宗给飒露紫的赞语是:“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愚三川,威凌八阵”。陵石雄师驯马俑菩萨天王陵墓建筑,大致是依据皇帝生前的排场,依照长安城的建筑布局面建造的。陵墓建筑分三部分,陵寝是主体建筑,高居陵园北部,有高大的墓家(或依山为陵),有献殿和围墙。这部分相当于长安城的宫城。自陵园围墙朱雀门向南,共有三对土阙,像征三重宫门,表示帝王居处的深奥隐密。以乾陵为例,自第一对土阙至第二对土阙之间,长约一公里,两旁陈列着石人石马、石驼鸟(金吾)等,像征天了出巡的仪仗队或上朝时的禁卫行列。这一部分相当于皇城。自第二与第三土阙之间,长约2-3公里,分布着“功臣密戚”的陪葬墓,星罗棋布,如同里坊。这一部分似为外廓城、臣僚衙署。所不同的是,陵墓建筑的总体气氛更加空旷、肃穆、威严乾陵雕刻西安菩萨立像佛光寺大殿内精美的唐代佛像雕塑9.2.6宋、辽、金、元时期造型:宋、辽、金、元时期的雕塑艺术,在造型设计方面缺乏应有的强劲经神和内在的生气活力。这一时期的雕塑依然以宗教雕塑为主体,其造型特征所反映出来的艺术风格特点更是走向世俗化,折射出浓郁的生活气息。缘觉菩萨9.2.6宋、辽、金、元时期造型:造型设计缺乏强劲精神和内在的生气活力。以宗教雕塑为主体,走向世俗化,折射出浓郁的生活气息。缘觉菩萨辽、金、西夏:规模较小,数量少,发现的也不多。9.2.7明清时期1.类型:装饰雕塑和工艺小品雕塑盛行,陵墓雕塑仍存在,但不占主导地位。2.造型:缺乏现实主义的观照和美学思想的渗透,技法意识大于艺术意识,模式性大于创造性。3.建筑雕刻:向世俗化发展,风格质朴浑厚,石雕内客大多反映民居生活习俗。青田石雕、寿山石雕、惠安石雕和云南大理石雕为代表。张三丰塑像:他面目和善、沉稳严肃,目光炯炯有神,体内似蕴藏着绵绵无尽的沛然真气。衣褶处理采用了完全写实的手法。衣褶平贴着身体,线条流畅,十分真实。平遥双林寺千手千眼观音9.3雕塑装饰工艺美术装饰设计:装饰和造型紧密联系;装饰附丽于其它器物,作为器物的一部分;纯粹的雕塑装饰艺术品。9.3.1史前雕塑的装饰设计起源和表现形式1.装饰艺术:集中表现在青铜器上,玉器次之。青铜花纹装饰,属于雕塑装饰艺术的范围。2.手法:运用对称、连续等装饰艺术手法,用变化多样的曲线、弧线,用阳刻、阴刻和浮雕手法构成形象;按照造型、器物用途,设计花纹装饰的内容和形式。3.特点:呈现出浑朴、庄重、精致、瑰丽的气质,同时,也具有威严、神秘的气氛。。4.纹饰:主要有饕餮纹、夔纹、龙纹、蟠螭、鸟纹、蝉纹、蚕纹、鱼纹、云雷纹等。9.3.2夏、商、西周时期1.战国:除了前代青铜器、玉器、陶器等装饰技艺外,主要有建筑装饰雕塑——瓦当,以及木雕方面。瓦当:其装饰艺术是非常突出的。燕国多雕塑为双鸟、双兽纹;齐国多为树木卷云纹;赵国和秦国多为鸟兽组成的圆形瓦当。9.3.3战国秦汉时期2.秦代:装饰成为刻画人物性格的写实性雕塑。瓦当装饰内容和题材发展为字纹和图案纹。其中图案纹又分为卷云纹和动物纹,动物瓦当极富装饰雕塑意趣。秦鹿纹瓦当秦狩猎纹空心砖秦蟠螭纹镜彩漆凤鸟纹套(秦)漆豆(西汉)1.前期:三国、两晋不发达,主要表现在传统的铜镜装饰,陶瓷装饰和木雕装饰上。2.后期:南北朝,佛教造像风靡一时,雕塑装饰艺术集中体现在佛教造像上。3.陶瓷雕塑:改变日用器皿几何形装饰手法,创造了以动物形象为外轮廓或局部装饰的新型器物造型。常采用堆塑或贴塑手法,刻画纹带。9.3.4魏晋南北朝时期吴永安三年青瓷魂瓶公元260年,故宫博物院收藏。罐上半部用堆塑的手法表现丧葬的场面。名称:西晋狮形器年代:西晋质地:陶北齐青州立铜佛像三国名称:透雕铜饰年代:南北朝西魏菩萨像9.3.5隋唐五代时期1.隋代:装饰艺术主要表现在塑造神态风格上。2.唐代:装饰艺术反映在陵墓石刻、宗教雕塑、俑像雕塑和小型陶瓷雕塑等方面。石窟造像刀法圆熟洗练,没有追求工致的矫揉造作,没有草率的粗制滥造,装饰意识与技法意识互为渗透。菩萨造像残躯木雕迦叶(唐)3.五代:装饰艺术逐步衰落,雕塑品的衣褶线纹流畅,富有质感和韵律。造像风格朴实,形象及服饰承袭了唐代的特点,体型流畅,比例有所失范。木雕观音造像铜鎏金千手千眼观音像9.3.6宋、辽、金、元时期1.宋代:装饰艺术重点体现具有神韵形象的写实风格,突出表现世俗人情。2.雕刻手法:圆雕、高浮雕、浅浮雕、凸浮雕和阴刻。加彩木雕观音像北宋高117厘米木雕观音眉目疏朗,典雅古朴,刀纹线条劲健,衣纹具有立体感,附有彩绘。刘明达卖儿砖雕北宋高19.2cm,宽26cm,厚3cm9.3.7明清时期玻璃金刚1.特点:讲究用料、技法和雕工,装饰艺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提高。2.宗教雕塑:为体现皇家风范,造像及环境,都被装饰得富丽堂皇,极尽奢华。3.工艺雕塑:用材多样,技法各有千秋,风格较多。主要有玉雕、牙雕、竹雕、木雕。樟木迦陵频枷泥彩塑千手观音1.玉雕:明代注重装饰;清代艺术性更强。白玉花形杯(明)金盖托白玉碗明2.牙雕象牙
本文标题:08雕塑艺术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3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