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中外物流发展分析及其经验借鉴
1中外物流发展分析及其经验借鉴在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物流业作为一个集商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发达国家,物流业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发展体系,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与其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密切相关。目前,全球物流业规模已达到34300亿美元,以美国、日本和欧盟国家为代表的国外现代物流业规模已超过高技术产业,从而成为这些国家新的经济拉动因素,占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一、美国物流发展概况和结构特点美国经济高度发达,是世界上最早发展物流业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推行自由经济政策,其物流业务数量巨大,且异常频繁,因而就决定了美国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特征。1.1美国物流业发展的历程美国是最早提出“物流”概念并将其付诸实践的国家之一。1901年格罗威尔(J.F.Growell)在美国政府报告“关于农产品的配送”中,第一次论述了对农产品配送成本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揭开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序幕。1927年鲍索第(R.Borsodi)在“流通时代”一文中首次用Idgistics来称呼物流,为后来的物流概念奠定了基础。从实践发展的角度看,1941—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后勤活动的组织为人们对物流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推动了战后对物流活动的研究以及实业界对物流的重视。1946年美国正式成立了全2美输送物流协会(AmericanSocietyofTrafficLogistics),这是美国第一个关于对专业输送者进行考察和认证的组织。20世纪60年代,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美国现代市场营销的观念逐步形成,顾客服务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要素,物流在为顾客提供服务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物流,特别是配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60年,美国的Raythenn公司建立了最早的配送中心,结合航空运输系统为美国市场提供物流服务。1963年,美国成立了国家实物配送管理委员会(NationalCouncilofPhysicalDistributonManagement)。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物流管理的内容已由企业内部延伸到企业外部,其重点已经转移到对物流的战略研究上,企业开始超越现有的组织结构界限而注重外部关系,将供货商(提供成品或运输服务等)、分销商以及用户等纳入管理的范围,利用物流管理建立和发展与供货厂商及用户稳定、良好、双赢、互助的合作伙伴关系,物流管理已经意味着企业应用先进的技术、站在更高的层次上管理这些关系。电子数据交换(EDI)、准时制生产(HT)、配送计划,以及其他物流技术的不断涌现和应用发展,为物流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保障。20世纪90年代,电子商务在美国如火如茶的发展,促使现代物流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目前的发展表明,电子商务交易额中80%是商家对商家(BToB)交易。据统计,1999年美国物流电子商务的营业额达到了80亿美元以上。电子商务是在互联网络开放环境下一种基于网络的电子交易、在线电子支付的新型商业运营方式。电子商务带来的这种交易方式的变革,使物流向信息化并进一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此外,专家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推广使美国的物流管理更加趋于智能化。1.2美国物流业现状目前,美国物流产业的规模约为9000亿美元,几乎为高技术产业的两倍之多,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1996年,美国物流产业合同金额为342亿美元,并在此后的三年中以年平均23%的速度增长;在1996。2000年间,物流产业降低了500多亿美元费用,分摊到美国公司每年支出的库存利息有40多亿美元,支付的税金、折旧费、贬值损失及保险费用有80多亿美元,仓库费用有20多亿美元;整个物流活动占制成品成本的15%—20%,将近75%的美国制3造商和供应商使用或正在考虑使用合同物流服务,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1.3物流服务的外部化趋势在美国,物流服务的外部化趋势是与物流服务供需双方面临的压力有关。首先,从物流服务的需求方看,成本节省和获得高水平的服务,是导致美国企业把资本集中在主要的、能产生高效益并获得竞争力的业务上的主要诱因。有近60%的公司认为物流不是它们的主业,使用外部物流合同承包商不仅减少物流设施的新投资,而且解放了在仓库与车队上占用的资金,使其可以用在更有效率的地方。同时,采用第三方物流还可使企业获得物流管理专业公司的专业技能,克服内部劳动力效率不高的问题。其次,从物流供给方的角度看,一方面随着第三方物流服务业的壮大成长,其提供服务的标准已大大提高,作业效率也有了较大改进,为客户需求定制的各类新型服务得到了充分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公路运输等传统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使得很多企业资金回报下滑,利润率降低,通过改造成综合物流公司,对服务增加价值,形成进入门槛较高的细分市场,以保证与客户的长期合作。这也是促成第三方物流综合服务业快速成长和增加利润的因素。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的营销能力也变得更加强有力和成熟,许多传统的运输和仓储公司都演变成了开展广泛物流服务的供应商。1.4物流管理人员的地位在美国物流产业的发展中,人才的使用和培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美国的企业中,对物流的认识及物流的地位已经上升到战略的高度。这一点可以反映在美国公司设立高层物流主管的增长比例中。据美国奥尔良州立大学调查表明:1则年,物流管理人员的年薪酬水平稳定在6.4万美元左右,物流主管则在8万美元到8.4万美元这个水平上略有上浮;副总裁的薪酬涨幅最大,现在平均达12.5万美元。这在美国同期各行业的年收入水平中属于中等偏上,可能与物流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较高、责任范围广有一定的关系。1.5美国的物流培训体系在物流人才斋求的推动下,美国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首先,建立了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包括研究生、本科生和职业教育等多个层次。许多著名的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4学生开设物流课程。其次,在美国物流管理委员会的组织和倡导下,全面开展物流在职教育,建立了美国物流业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例如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若干职位。所有物流从业人员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经过考试获得上述工程师资格后,才能从事有关的物流工作。据美国奥尔良州立大学调查,物流管理者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情况是:大约92%的被调查者有学士学位,41%的人有硕士学位,22%的人有正式的资格证书。具体的专业结构为: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及结构分别为物流12%、商科52%、工程12%、其他各类专业24%。1.6现阶段美国物流发展的特点对物流活动和物流管理的认识最先姑子美国。美国是世界上物流最发达、最先进的国家。现阶段美国物流发展特点表现为:(1)完善的支撑体系。美国的交通运输设施极为发达,铁路、公路、航空、内河航运和管道运输网庞大,有一套完整的运输市场管理体系。美国拥有先进的仓储设施,全国从事营业性仓储的企业共有550多家,营业性仓库总面积约1800万一2200万m2,从业人员达10万人。(2)物流业一体化和多样化。美国物流配送中心主要有3种模式,即大型生产企业产供销一体化的配送中心,大型零售、连锁企业自有的配送中心和为生产零售企业服务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中心。美国报关行与连锁店、配送中心,以及各种运输公司、仓储公司等不同形式的物流企业有机结合,商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构成了美国物流业一体化和多样化的特点。(3)第三方物流(TPL)发展迅速。第三方物流在美国亦称为合同物流、契约物流、物流联盟、物流伙伴或物流外部化。TPL能为厂商提供最佳的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能按约定的时间、特定的价格向用户提供个性化系列服务。在美国从事TPL的公司有数百家。美国TPL产业咨询顾问公司的报告显示,2000年整个美国TPL收入为564亿美元,未来3—5年美国TPL市场将以15%一20%的速度增长。(4)物流手段的高度自动化。美国十分重视发展机械化和自动化,自动分拣机、自动化立体仓库技术应用相当普遍。5二、日本物流发展概况和结构特点日本物流业的发展已有较长的历史,在世界居领先水平。特别是日本政府近年来为了大力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些宏观政策导向,给日本物流产业带来快速增长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具有极为有益的启示。1.日本物流业发展概况日本自1956年从美国全面引进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后,大力进行本国物流现代化建设,将物流运输业改革为国民经济中最为重要的核心课题予以研究和发展。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全面完善各项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日本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高速公路网、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流通聚集地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物流运输体系的建设,既拉动了本国生产的内需,又为日本扩大物流市场提供了充实的物流硬件保证。其次,不断提高生产物流管理水平。汽车制造工业的发展为日本生产物流管理手段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零库存”管理、准时制生产管理(Justintime)等新的物流管理方式不断涌现;物流中心、中央物流中心等各种物流管理系统不断增加;物流联网系统、物流配车系统等物流软件不断运用。日本可以堪称是世界卜物流管理手段与工业化生产结合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第三,明确物流战略。作为一个海运国家,日本政府把航运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日本政府又调整了部分物流发展战略,积极倡导高附加值物流,并将物流信息技术作为重点发展方向,力争在物流国际化、系统化、标准化、协作化方面取得进展。随着高新技术的突飞猛进和计算机信息网络的日益普及,传统物流在不断向现代化意义上的物流转变,其主要内涵包括了运输的合理化、仓储的自动化、包装的标准化、装卸的机械化、加工配送的一体化、信息管理的网络化等等。日本政府和有关业界早已形成共识,即现代物流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日本物流业是随着现代科技和市场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制造商和客户的要求不断变化而发展起来的。随着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的不断发6展,物流的效率、成本和形态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2000年国际物流博览会提供的资料,日本近20年来主要制造业的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比例已由1975年的10.16%下降到1999年的8.09%。而宏观的物流成本占日本GDP的比例由1991年的10.6%下降到1997年的9.6%,这一成本水平低于美国的10.7%。从物流活动主体构成的形态来看,日本的物流运作正在朝专业化方向发展。很多制造型企业为了强化自身的物流管理,降低物流活动总成本,开始将企业的物流职能从其生产职能中剥离开来,成立专业子公司或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提供专门的物流服务,为此一大批物流子公司和专业物流公司应运而生,逐步形成物流产业。自1975年以来日本各类物流运作形态的费用比例变化情况中可以看出,企业自身内部物流与通过物流子公司或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物流的费用比例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另外,日本物流业不仅其专业化、自动化水平的发展十分快速,而且对物流信息的处理手段也极为重视。几乎所有的专业物流企业无一不是通过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来处理和控制物流信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为此,日本一大批IT业界的公司已成为物流信息平台和物流信息系统需求的直接受益者。2.日本政府的综合物流政策日本物流业之所以发展迅速,与日本政府对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日本政府认为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对提高国家经济活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政府在1997年即出台了发展物流业的政策措施。该政策的基本目标是到2001年,在日本国内进一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国际水平的物流运作。具体提出了三项目标:(1)提供亚太地区最方便且有勉力的服务;(2)降低物流成本,使其不妨碍产业的竞争力;(3)减低环境的负荷。为了实现上述三项基本目标,政府还设定了政策实施方面的三个原则,它们是:(1)以相互合作为基础的综合性施政方式;(2)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全方位的施政方式);(3)促进竞争,搞活市场。在这三项原则指导下,在物流的各个领域进一步设立了努力目标,包括政策实施中的一些具体目标值。
本文标题:中外物流发展分析及其经验借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7847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