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章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2
第四章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2第二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在体育运动中所发生的损伤,统称运动损伤。一、运动损伤的原因(1)思想麻痹大意是所有运动损伤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其中包括运动前不检查器械、预防措施不得力、好胜好奇,常在盲目和冒失行动中受伤。(2)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特别是缺乏针对性的准备活动,使运动器官、内脏器官功能没有达到运动状态而造成损伤。(3)运动情绪低下,或在畏难、恐惧、害羞、犹豫以及过分紧张时发生伤害事故。有时因缺乏运动经验、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致伤。如摔倒时用肘部或直臂撑地。造成肘关节或尺、挠骨损伤。(4)内容组合不科学,方法不合理,纪律松散以及技术上的错误等,都可造成损伤。如投掷标枪时上臂外展,屈肘小于90度,肘部低于肩部时,容易造成肌肉拉伤。(5)运动场地狭窄,地面不平坦,器械安置不当或不坚固,锻炼者拥挤或多种项目在一起运动,容易相互冲撞致伤。(6)空气污浊、噪音、光线暗淡、气温过高或过低,以及运动服装不符合要求等原因,都可直接或间接造成伤害事故。二、运动损伤的预防(1)加强运动安全教育,克服麻痹思想,提高预防损伤意识。(2)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对可能发生运动损伤的环节和易伤部位,要及时采取预防措施。(3)合理组织安排锻炼,合理安排运动量,防止局部运动器官负担过重。(4)加强保护与帮助,特别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摔倒时,立即屈肘低头,团身滚动,切不可直臂或肘部撑地。由高处跳下时,要用前脚掌着地,注意屈膝、弯腰,两臂自然张开,以利于缓冲和保持身体平衡。三、运动损伤及处理运动损伤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对于运动损伤的处理,一般分为前、中、后处理原则。对于急性损伤前期(24小时内)的处理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即减轻炎症。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种处理方法或几种处理方法并用。(一)一般性处理方法(1)一般先冷敷,加压包扎并抬高伤肢。这种方法应在伤后立即使用,有制动、止血、止痛、及减轻肿胀的作用。冷敷一般用冰袋、自来水或氯乙烷。冷敷之后,用适当厚度的棉花或海面置于伤部,立即用绷带稍加压力进行包扎。(2)伤后24小时打开包扎,可进行热疗、按摩,如理疗,外敷药物(如贴活血膏等),也可用几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3)损伤组织已基本恢复正常,肿胀和压痛已消失,但锻炼时仍会感到酸胀、无力,因此要进行功能性的恢复治疗,这时仍以按摩、理疗以及增加肌肉、关节功能的锻炼为主。(二)软组织损伤软组织损伤分为,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前者有擦伤、撕裂伤、刺伤等;后者有挫伤、肌肉拉伤、韧带拉伤等。1.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方法(1)擦伤处理方法:小面积擦伤,可用红药水涂抹伤口或用创可贴盖上即可;大面积擦伤,先用生理盐水洗净,后涂抹红药水,再用消毒布覆盖,最后用纱布包扎。(2)撕裂伤处理方法:轻度开放伤,用红药水涂抹伤口即可;裂口大时,则需止血,送医务室缝合伤口,必要时注射破伤风抗毒血清,以防破伤风症,如肌腱撕裂,则需手术缝合。(3)挫伤处理方法:在24小时内冷敷或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或外敷中药,24小时后可以按摩和治疗,进入恢复期可进行一些功能性锻炼,如果怀疑内脏损伤,则做临时性处理后,送医院检查和治疗。(4)肌肉拉伤处理方法:轻者可即刻冷敷,局部加压包扎,抬高患肢。24小时后可施行按摩或理疗。如果肌肉重度拉伤或完全断裂者,在加压包扎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手术治疗。(5)刺伤和切伤此类伤病常见于在田径运动中被钉鞋或标枪刺伤,滑冰时被冰刀切伤或练武时被器械划伤,其处理方法与撕裂伤基本相同。(四)几种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与处理方法(1)关节、韧带扭伤①肩关节扭伤原因与症状:一般因肩关节用力过猛以及反复劳损所致,也有的因技术错误,违反解剖学原理而造成损伤。如投掷、排球扣球、大力发球时常出现这类损伤。其症状有压痛、疼痛,急性期有肿胀,慢性期三角肌可能出现萎缩,肩关节活动受限。处理方法:单纯韧带扭伤,可采用冷敷,加压包扎。24小时后采用理疗、按摩和针灸治疗。出现韧带断裂时,应立即送医院缝合和固定处理。当肩关节肿胀和疼痛减轻后,可适当进行功能性锻炼,但不宜过早活动,以防转入慢性病症。②髌骨劳损原因与症状:髌骨具有保护股骨关节面、维护关节外形、传递股四头肌力量的作用,是维护膝关节正常功能的主要结构。髌骨劳损是膝关节长期负担过重或反复损伤累积而成的。也可一次直接外力撞击致伤。如篮球滑步急停、跳高和跳远时踏跳不合理或摔倒受击,都可导致这种损伤。伤后膝关节立即发生剧烈疼痛,关节肿胀,甚至活动障碍。处理方法:采用中药外敷、针灸、按摩等。平时加强膝关节肌群力量练习,如采用高位静力半蹲,每次保持3~5分钟即可。病情好转时,可逐渐增加时间,每日进行1~2次。③踝关节损伤原因与症状:运动中跳起落地时失去平衡,使踝关节过度内翻或外翻致伤。在准备活动不充分、场地不平坦的情况下,更易造成这类损伤。损伤后伤处疼痛、肿胀、韧带损伤处有明显压痛、皮下淤血。处理方法:受伤后,应立即冷敷,用绷带固定包扎,并抬高伤肢。24小时后,根据伤情采取综合治疗,如外敷伤药、理疗、按摩等,必要时做封闭疗法。待病情好转后进行功能性练习。对严重患者,可用石膏固定。④急性腰伤原因与症状:运动时,身体重心不稳定或肌肉收缩不协调,引起腰部扭伤。多数因腰部受力过重,或脊柱运动时超过了正常生理范围。例如:挺身式跳远中,展体过大;举重上挺时,过分挺胸塌腰;跳水时,下肢后摆过大,都有可能造成腰部扭伤。损伤后,当场疼痛,有时听到瞬间“格格”响声,有时出现腰部肌肉痉挛和运动受限。处理方法:腰部急性扭伤后,让患者平卧,一般不应立即搬动。如果剧烈疼痛,则用担架抬送医院诊治。处理后,应卧硬板床或腰后垫一枕头,使肌肉韧带处于放松状态,也可针灸、外敷伤药或按摩。⑤关节脱位原因与症状:因受外力作用,使关节面失去正常的连接关系,叫关节脱位,又称脱臼。关节脱位后可分为完全脱位和半脱位(或称错位)两种。严重的关节脱位,伴有关节囊撕裂,甚至损伤神经。运动中发生的关节脱位,大都是间接外力撞击所致。如摔倒时,用手撑地,引起肘关节或肩关节脱位。关节脱位后,常出现畸形,与健肢对比不对称,因软组织损伤而出现炎症反应,局部疼痛、压痛和关节肿胀,并失去正常活动功能,甚至发生肌肉痉挛等现象。处理方法:用长度和宽度相称的夹板固定伤肢。如果没有夹板,可将伤肢固定在自己的躯干或健肢上,防止震动,随后及时送医院治疗。必须指出,如果没有把握做整复处理时,切不可随意做整复手术,以免再度增加伤害。(2)脑震荡原因与症状:脑震荡是指头部受到外力打击后,使大脑管理平衡的膜半规管、椭圆囊、球囊等感受器官功能失调,以致引起意识和功能的一时性障碍。在体育锻炼时,两人头部相撞,或撞击硬物,或从高处跌下时头部撞地,都可造成脑震荡。致伤时,神志昏迷,脉搏徐缓,肌肉松弛,瞳孔稍大但能对称;神经反射减弱或消失;清醒后,患者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感;平时情绪烦躁,注意力不易集中,耳鸣、心悸、多汗、失眠、记忆力减退等。脑震荡后,膜半规管、椭圆囊、球囊功能失调。处理方法:立即让患者平卧,头部冷敷;若有昏迷,即指压人中、内关、合关穴;若呼吸发生障碍,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上述处理后,出现反复昏迷或耳鼻口出血,两瞳孔放大,有不对称时,表明病情严重,应立即护送医院治疗。在运送途中,要让患者平卧,头部固定,避免颠簸。脑震荡一般都可自愈,无须住院治疗,但要注意休息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保持情绪稳定,减少脑力劳动。在恢复过程中,可定期做脑震荡痊愈平衡试验,以检查病况进展。其方法是:闭目、单腿站立、两臂平举,如果能保持平衡,表明脑震荡已基本治愈。这时,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但要避免滚翻和旋转性动作。(3)骨折原因与症状:运动中,身体某部位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暴力撞击时,造成骨折。例如在踢足球时,小腿被踢,造成胫骨骨折;摔倒时手臂直接撑地引起尺骨或桡骨骨折;跪倒时可造成髌骨骨折等。骨折是比较严重的损伤,但发病率很低。骨折分不完全性骨折和完全性骨折两种。常见的骨折有腕骨骨折、前臂骨骨折、手骨骨折、大腿骨折、小腿骨折、肋骨骨折、脊柱骨折和头部骨折等。骨折发生后,患处立即出现肿胀,皮下淤血,有剧烈疼痛,肢体失去正常功能,肌肉产生痉挛,有时骨折部位发生变形,移动时可听到骨摩擦声。骨折严重时,伴有出血和神经损伤、发烧、口渴、直至休克等全身性症状。处理方法:若出现休克时,应先进行处理,即点按人中穴,并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脏胸外压;若伴有伤口出血,应同时实施止血和包扎。骨折后暂勿移动患肢,应用夹板或其他代用品固定伤肢,及时护送医院检查和治疗。第三节运动性疾病产生的原因、处置与预防一、延迟性肌肉酸痛(一)原因与症状延迟性肌肉酸痛是运动时肌肉活动量过大引起局部肌纤维及结缔组织的细微损伤,以及部分肌纤维痉挛所致。运动后在24小时后出现的肌肉酸痛在运动医学上称为延迟性肌肉酸痛症。延迟性肌肉酸痛的症状除酸痛外,还有肌肉僵硬,轻者仅有压疼,重者肌肉肿胀,多发生于双下肢主要伸、屈肌群。(二)处置与预防处置:对酸痛部位局部热敷和局部涂擦油剂或按摩擦剂,还可配合做一些牵伸肌肉的运动。另外针灸、电疗等也有一定作用。预防:做好锻炼时的准备活动,把握好及运动负荷的递进性原则,尽量避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锻炼后,要有针对性的放松整理和按摩。二、运动中腹痛(一)原因与症状运动中腹痛常在中长跑和剧烈运动时发生。据发病的大量资料表明,主要是在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者因运动前吃得过饱、饮水过多,或者腹部受凉,致使脏腑功能失调,引起腹痛。也有的因运动时间过长或过于剧烈,使下腔静脉压力上升,引起血液回流受阻。也有的因呼吸节奏紊乱,引起膈肌运动异常,或者肝脾积气郁血,导致两肋部胀痛等。(二)处置与预防处置:如果没有器质性疾病,一般采用减慢运动速度,进行腹式呼吸,按压疼痛部位等方法,短时间内即可减轻疼痛,直至消失。数分钟后,如果疼痛仍不减轻,甚至加重,就应停止运动。必要时可服十滴水或普鲁苯辛(每次一片),如仍不见效,应送医院诊治。预防:运动前避免饮食或饮水过多,并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腹部按摩),坚持循序渐进,注意呼吸节奏,夏季运动要适当补充盐分。三、运动性贫血(一)原因与症状运动性贫血是由于运动引起血红蛋白量减小,并低于正常值即称之为运动性贫血。导致运动性贫血的主要原因是:①运动时肌肉对蛋白质和铁的需要量增加,一旦需要得不到满足,即可引起运动性贫血;②剧烈运动时血流加速,易引起红细胞破裂,致使红细胞从新生到衰亡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从而导致运动性贫血。主要表现为头晕、呕吐、心率加快、脸色苍白、体力下降。(二)处置与预防处置: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适当减轻运动量,必要时进行休息。即刻饮服糖开水或口服硫酸亚铁,并同时服用维生素C和胃蛋白酶合剂,有利于铁的吸收。预防:运动前作好准备活动,并注意循序渐进,调整膳食结构,平时增加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四、运动性昏厥(一)原因与症状由于脑部突然供血不足或者因脑血管发生痉挛,而出现一时性知觉丧失的现象,称之为运动性昏厥。导致运动性昏厥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时间运动或剧烈运动,大量血液聚集在下肢,回心血流量减少,因而心血输出量也减少,致使脑部缺血而引起昏厥。在日常生活中,因长时间站立,过久下蹲后骤然起立,或者情绪过分紧张激动,或病后体弱参加剧烈性运动等情况,都可能发生类似昏厥的现象。昏厥前,患者感到全身软弱,头昏眼花,面色发白。昏倒后,面色苍白,手足发凉,出冷汗,脉搏减弱,血压下降,呼吸缓慢。(二)处置与预防处置:发病后,立即让患者平卧,松解衣领,抬高下肢,并进行由小腿向大腿、心脏方向按摩或拍击;同时用手指点压人中、合谷等穴位,必要时给氨水闻嗅。如有呕吐、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如停止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轻度休克者,应由同伴搀扶慢走一段时间,帮助进行深呼吸,即可消除症状。预防:坚持经常性锻炼,以增强体质;剧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停下来或坐下。而应继续慢跑,并作深呼吸;在饥饿情况下不要参加
本文标题:第四章体育锻炼与卫生保健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05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