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总学时144开课对象医学英语、运动医疗、中西康复、中医美容、医学生物、医学心理等专业前言中医内科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研究人体内脏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方法为主的一门临床学科。它以中医学前期各门课程为基础,阐述内科所属病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规律,系统反映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因而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专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临床主课。本课程内容主要介绍内科疾病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常见主要病证的基本知识及辨证论治规律。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系统掌握中医内科常见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处方用药等内容,以及了解部分疑难危重病症的治疗法则。本课程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分别介绍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内生五气(风寒湿燥火)、脏腑、气血津液等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总论教学时数为3学时,各论介绍45个常见病证及其所属附篇,各论教学时数为141学时,其中包括病案讨论7学时。总论、各论教学时数共计144学时。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同时采用课外辅导、集中答疑、电化教学、课间见习等多种方法。此外,亦可根据各个病证的需要适当利用图表示意、补充讲义、病历讨论等,以提高教学效果。本大纲供医学英语、运动医疗、中西康复、中医美容、医学生物、医学心理等专业教学使用。教师授课必须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环绕目的要求,完成教学内容。教师在传授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突出重点和要领的同时,应将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此外,各授课教师可按照具体情况,适当调整病证授课时数。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上篇总论第一章导言2[目的要求]1.掌握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明确中医内科学的任务。2.熟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发病学特点。3.了解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教学内容]1.讲解中医内科学的定义,中医内科学的性质、任务和地位。2.讲解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及其学术理论的起源与发展。3.讲解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及命名特点。4.强调说明中医内科疾病的的发病学特点。第二章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纲要第一节中医内科疾病辨治原则[目的要求]1.了解疾病的辨证原则。2.掌握标本缓急治则。3.掌握审证求机施治原则。4.掌握顺应异法方宜治则的具体应用。5.熟悉据证因势利导、先期治未病治则。[教学内容]1.讲解内科疾病主要以脏腑、气血津液、经络的病机进行辨证。讲解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重要性与要点。2.讲解调节整体平衡原则。3.强调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等治则的具体应用。4.强调甚者独行、间者并行的含义。5.讲解内伤病证初、中、末三期不同的治疗原则。6.强调顺应异法方宜治疗原则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与因人制宜三方面。7.讲解因势利导治则要求顺其病势,就近去邪,以获得最佳治疗效果。8.讲解先期治未病概念,先期治未病包括“早期诊治”、“既病防变”两大方面,介绍“既3病防变”的具体内容。9.讲解重视调摄护理的意义,“风寒表证及里实热证”护理上的不同要求。第二节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熟悉“六气”和“六淫”的基本概念,分清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和内生风、寒、湿、燥、火等五种病理因素的不同概念。2.了解六淫致病的季节性,但亦有不限于季节者,六淫既可各自单独为患,亦常常夹杂致病。3.熟悉六淫的致病特点及其所致各证的临床表现,并掌握其治法方药。[教学内容]1.讲解“六气”和“六淫”的基本概念,“六气”是指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气候,若为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则可以成为外感病的致病因素,统称“六淫”。2.讲解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和内生风、寒、湿、燥、火等五种病理因素的不同概念,后者是由脏腑功能失调而产生的,其临床表现虽与外感六淫有相类之处,但不属外感致病范围。3.讲解外感六淫致病的四个特点:①较明显的季节性。如春主风,夏主暑,长夏主湿,秋主燥,冬主寒等。②有阴阳不同的属性。如风、暑、燥、火属阳,湿与寒属阴。③“风为百病之长”,故有风寒、风热、风燥、风湿等。“风为百病之始”,许多外感时病,在起病时常有头痛、恶寒、发热等风邪伤卫的症状。④火为温病、暑病、热病等进一步转化而来,而且寒、暑、燥、湿、风等证候,郁久不散,皆可转化为火证。4.讲解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入侵为病,各有其不同的发病特点,如风性善动,上先受病,善行速变;寒性收引;暑热发泄;湿性濡滞,趋下重浊腻滞;燥胜则干;火性炎上等。5.强调六淫各种证型的治法和选方。风:(1)风寒,治以祛风散寒解表,方用荆防达表汤加减。(2)风热,治以疏散风热、解表宣肺,方用桑菊饮加减。(3)风入经络,治以祛风通络,方用防风汤、牵正散、玉真散加减。寒:(1)寒邪袭表,治以辛温发汗、散寒解表,方用麻黄汤加减。(2)中寒,治以温中4回阳,方用四逆汤加减。暑:(1)中暑,治以清暑生津,方用人参白虎汤加减。(2)暑热,治以清暑益气、养阴生津,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3)暑湿,治以解暑化湿,方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湿:(1)湿困卫表,治以芳香化湿,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2)湿滞经络,治以祛湿通络,方用薏苡仁汤加减。(2)湿毒浸淫,治以化湿解毒,方用二妙丸加味。燥:(1)温燥,治以辛凉清润,方用桑杏汤加减。(2)凉燥,治以宣肺达表、化痰润燥,方用杏苏散加减。火:治以泻火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加减。6.提示常见六淫病邪的兼夹和转化规律。7.提示六淫证治,应与各论互参。第三节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了解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基本概念及其与外感六淫的异同点。2.熟悉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发病机理,掌握其临床特征和相互关系。3.掌握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治法、方药。[教学内容]1.讲解内生五气的概念,内生五气是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等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2.讲解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等内生五气与外感六淫的异同点。认识到两者临床表现虽多相似之处,却有本质差异。3.强调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的临床特征:内风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肢麻,四肢抽搐或震颤,甚至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内寒表现畏寒肢冷,面色苍白,泛吐清水,下利清谷,小便清长,懈怠倦卧,局部冷痛,舌苔白滑,脉沉细等;内湿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纳呆、胸闷,或见腹胀、肠鸣、泄泻,舌苔浊腻,面色垢秽等;内燥的临床表现以口咽干燥、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大便干结等津伤血少的症状为主;内火的临床表现,属实者为头痛目赤,心烦易怒,口干且苦,口舌糜烂,咽喉干痛,齿龈肿痛等,属虚者为五心烦热,低热盗汗,颧红,咽干目涩,头晕耳鸣等。54.强调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各证型的治法和选方。内风:(1)肝阳化风,治以平肝潜阳熄风,方用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加减。(2)热极生风,治以清热凉肝熄风,方用羚羊钩藤汤加减。(3)阴虚风动,治以滋阴养血,柔肝熄风。方用大定风珠、补肝汤加减。内寒:(1)阴寒内盛,治以温中祛寒回阳,方用四逆汤加减。(2)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方用理中汤、肾气丸加减。内湿:(1)寒湿困脾,治以温中化湿利水,方用实脾饮、胃苓汤。(2)湿热蕴中,治以清热化湿,方用甘露消毒丹。(3)脾虚湿困,治以健脾化湿,方用香砂六君汤。内燥:(1)肺胃津伤,治以滋养肺胃、生津润燥,方用沙参麦冬汤加减。(2)肝肾阴虚,治以滋补肝肾、养阴清热,方用六昧地黄丸加减。内火:(1)心火亢盛,治以清心泻火、泄热解毒,方用泻心汤加减。(2)肝火亢盛,治以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3)肺火内灼,治以养阴润燥、清化痰热,方用百合固金汤加减。(4)肾虚火旺,治以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减。5.提示内生五气的兼夹和相互关系。6.提示内生五气证治,应与各论互参。第四节脏腑病证辨治概要一、肺系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了解本系疾病在病因病理上的一般概念,熟悉外感、内伤的病理特点。2.掌握病证之间的共性。3.了解证与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转化与兼夹。4.掌握辨治原则和具体证治。[教学内容]1.讲解肺系生理病理的一般概念。2.讲解肺系病证的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病理性质,外感六淫属实,但风燥、瘵虫可有例外;内伤多为本虚标实。病位,外感在肺卫,但某些疾病可传变涉及它脏;内伤主要在肺,但关系到脾、肾、心、肝。其病理变化主要是肺气的宣降功能失常。3.强调本系病证的辨证原则,首辨外感内伤,次辨主证——咳嗽、喘、痰、咯血、胸痛等。6并列述风寒、风热、风燥、痰热、气火、痰湿、痰饮、阴虚、气虚证等九类证候。提示证与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4.强调说明治疗原则应分寒热虚实。肺实,宜疏邪祛痰利气;肺虚,宜滋阴补气。常用治法:(1)宣肺散寒法,荆防达表汤、三拗汤加减。(2)疏风清肺法,桑菊饮、银翘散加减。(3)清肺润燥法,桑杏汤、清燥救肺汤加减。(4)清肺化痰法,清金化痰汤、苇茎汤加减。(5)清肺降火法,泻白散加减。(6)燥湿化痰法,二陈平胃汤加减。(7)温肺化饮法,小青龙汤加减;饮停胸胁用逐水法,控涎丹加减。(8)滋养肺阴法,沙参麦冬汤、百合固金汤加减。(9)补益肺气法,补肺汤加减。5.提示外感、内伤可以互相影响;注意寒热、虚实之间的兼夹与转化,重视脏腑之间的关系,采取整体治疗。二、心系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了解心系疾病的病因病理以及虚实转化错杂情况。2.掌握邪犯心包及厥脱等危重变化。3.掌握心系病的辨治原则及各类证治,注意各证之间的联系。[教学内容]1.讲解心系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的一般概念。2.讲解心系病证的病因,多由体虚、情志、外邪所致。病位在心,与脾、肾、肺互有联系。病理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心不藏神,以精神、神志变化为主;一是不能主血脉,而致气血循行障碍。3.强调说明心系病证的辨证,首辨虚实,次辨主症。虚证为气血阴阳亏虚,实证有痰(饮)、火(热)、瘀的不同。主症应辨——心悸、真心痛、昏迷、虚脱、气喘、水肿、失眠等。列举心气虚、心阳虚、心血虚、心阴虚、心血瘀阻、心火上炎、痰蒙心窍、痰瘀痹阻、水饮凌心、热入心包等证型的特点,提示虚实各证之间的转化与兼夹。4.讲解心系病证的治疗原则应分虚实,虚者分别采用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法;实证治以清火、化痰、祛饮、行瘀、开窍等法。虚实夹杂,标本同病者予以兼顾。并根据心神不安的特点酌加镇心安神之品。5.强调心系病证的常用治法:(1)益气养心法,养心汤加减。(2)温补心阳法,参附汤、7四逆汤加减。(3)养血宁心法,黑归脾汤加减。(4)滋养心阴法,补心丹加减。(5)活血通脉法,血府逐瘀汤加减。(6)清心泻火法,硃砂安神丸、导赤散加减。(7)豁痰开窍法,温胆汤、苏合香丸加减。(8)通阳泄浊法,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9)化饮宁心法,苓桂术甘汤加味。(10)清心开窍法,牛黄清心丸、清营汤加减。(11)镇心安神法,桂甘龙牡汤、磁硃丸加减。三、脾胃系病证辨治概要[目的要求]1.了解本系统病因病理的一般概念,明确脾胃病的主要原因是饮食;病理因素是湿,脏腑病机与肝肾有关。2.掌握脾胃系病证的辨治原则,区别虚实标本的主次,熟悉脾、胃、肠的病理特点。3.熟悉脾胃病常用证治方药。[教学内容]1.讲解脾胃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脾与胃的相互关系2.讲解脾胃系病证的病因有外感、饮食、情志、病后劳倦等,而以饮食为主。病理因素是湿,病理表现为脾胃运纳升降功能失常。病位在脾、胃、肠,涉及肝、肾。3.强调脾胃疾病的辨证以虚实为纲,区别食、湿、气、血的病理因素,列述脾、胃、肠病证的不同主症——脘腹痛、呕吐、泻利、便秘、肿胀等,提示与其它脏腑病证的相关性。4.强调脾胃疾病虚寒证、气虚证、阴虚证、气滞证、湿困脾胃证、湿热中阻证、胃热证、食滞证等证的证候特点,强调脾胃病证的治疗原则,当分别虚实主次,采用健脾或祛湿法,并指出脾宜健运,胃宜濡润的治疗要点。分别介绍(1)补气运脾法,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加减。(2)益气升阳法,
本文标题: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1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