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数据挖掘与识别 > 兵车行上课课件 (1)
沉郁顿挫的杜甫诗杜甫生平简介•杜甫(712-770)杜甫,字子美,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故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为杜少陵;又因担任过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所以后世称他为杜工部。杜甫的作品显示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本人则被尊称为诗圣。•韩愈称赞杜甫:“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闻一多先生这样评价杜甫:“杜甫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大诗人,四千年文化中最庄严、最瑰丽、最承久的一道光彩。”——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十九岁游晋,二十岁游吴越,开元二十三年回洛阳参加进士考试天宝三年-四年遇李白代表作《望岳》——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天宝五年来长安天宝六年参加科举考试野无遗贤“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卖药都市,寄食友朋”杜甫《进三大礼赋表》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此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年),时杜甫37岁,居长安。韦左丞指韦济,时任尚书省左丞。他很赏识杜甫的诗,并曾表示过关怀。天宝六载(747年),唐玄宗下诏天下有一技之长的人入京赴试,李林甫命尚书省试,对所有应试之人统统不予录取,并上贺朝廷演出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杜甫这时应试落第,困守长安,心情落寞,想离京出游,于是就写了这首诗向韦济告别。诗中陈述了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倾吐了仕途失意、生活潦倒的苦况,于现实之黑暗亦有所抨击。•——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唐肃宗即位灵武杜甫身陷长安•至德二载到凤翔见肃宗,任拾遗•疏救房琯,召三司推问•代表作《春望》、《羌村》、“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随着九节度官军在相州大败和关辅饥荒,杜甫弃官,携家随人民逃难,经秦州、同谷等地,到了成都,成都浣花溪建草堂,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严武入朝,蜀中军阀作乱,他漂流到梓州、阆州。后严武为剑南节度使摄成都,杜甫投往,严武死,他再度飘泊,在夔州住两年,继又漂流到湖北、湖南一带,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在漂泊的十一年间,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杜甫长安十年生活概况及诗歌特点•杜甫到长安后满以为从此可以“立登要路津”,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但他的希望落空了。“每一个伟大的灵魂都是痛苦的”。别林斯基曾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杜甫一生“忧”,其现实主义诗风凸显一个“悲”字,具爱国性和人民性,有责任感、忧患感和苍凉感。•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所谓沉,是就情感的深沉而言;所谓郁,是就情感的浓郁而言。•顿挫,指语意的停顿挫折(间歇、转折)。杜甫“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也称为“歌”、“引”。这种诗体,侧重于叙事,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形式多用五言、七言或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等。结合课文注释,默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不理解的字、词、句画出来,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节奏和重音。一、初读课文。重点字词注音。车辚辚()马萧萧()哭声直上干()云霄点行()频荆()杞()声啾啾()解释下面加点词。耶娘妻子走相送:哭声直上干云霄:行人但云点行频:去时里正与裹头:山东二百州:信知生男恶:耶通“爷”妻子和孩子跑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指征夫冲频繁地点兵出征。替征人裹头。指提前行成人礼泛指华山以东的广大地区。确实《兵车行》这首诗是杜甫在天宝十年(751)困守长安时所作。关于诗的背景,一般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玄宗用兵征讨吐蕃,一说是征讨南诏,多取后一说。《资治通鉴》载:“天宝十载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仲通仅以身免。杨国忠掩其败状,仍叙其战功。……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十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写作背景.理清思路:1、送别场面2、征夫控诉文眼:“点行频”感情基调:(悲愤)怨愤(激愤)说明征役的无比沉重悲怆震撼的出征图震人心弦的送别图有声有色,有物有人。给读者视觉听觉以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称行人不称士兵,形成不和谐的感觉。重墨铺染:文本研习:一句之中连续四个动作:牵衣[不舍]顿足[悲痛]拦道[焦急]哭[无奈、愁苦]。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有情境,有气氛,有声音,有动作。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这是本段的高潮点,诗人的怨愤之情初现。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点行频”到底给人民带来了哪些巨大的苦难?服役时间长(对比)田地荒芜(夸张)苛捐杂税的威逼(反问)传统意识改变(心理)关键句: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边庭”二句有怨有愤,可谓是诗中的警策之句,也是本诗的关键句。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深刻揭露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一语道破了苦难的根源,强烈抨击统治者的黑暗和残暴。这种果与因直接相衔对比的句式组合,把战争灾难写得极为痛切极有力度,极其强烈集中地展示了朝廷意志造成的流血成海的历史荒谬性。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总纲。两句形成鲜明对比,概括了本诗主旨;且锋芒直指最高统治者,显示了诗人的勇气,应视为诗中警策。思想感情表达了杜甫怨恨和反对战争,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最后四句为全诗高潮所在。“君不见”点出古今征人的命运结局,以青海伐吐蕃之役的结果预言云南讨南诏之役的必然。“古来”一句道尽战场的惨景,也集中地表达了“行人”和诗人的怨愤。“无人收”三字乃血泪铸成。人与人的对话,变为人与鬼的对话、生与死的对话,强化了社会的危机感和历史透视的深广度。这里,凄凉低沉的色调和开头那种人声鼎沸的气氛,悲惨哀怨的鬼泣和开头惊天动地的人哭,形成鲜明对照。这些都是“”所导致的恶果。至此诗人那饱满酣畅的激情达到了充分发挥,唐王朝的罪恶也揭露得淋漓尽致。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人哭——惨别图鬼哭——白骨图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青海边的古战场上,平沙茫茫,白骨露野,阴风惨惨,鬼哭凄凄。结尾四句营造了无比悲惨的场景,与开头形成强烈对照,更加表现出战争的罪恶,表达了激愤、无奈之情。合作探究杜甫诗为什么被后人尊为“诗史”?结合本诗谈谈你的看法。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这是后人对杜甫的评价。上句评人,下句论诗。上句“疮痍”既是是指杜甫历尽世事沧桑,一生不得志,最终贫病而死的人生经历,又是指杜甫经历的战争--安史之乱。“诗中圣哲”则化用人们普遍认同的“诗圣”称号。下句“民间疾苦”是说杜甫的诗内容广泛涉及并反映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不但是说杜甫笔底波澜壮阔,诗歌艺术价值极高;还反映了杜甫的情感倾向,即关注民生,与民同悲,哀民所哀,因此而情感波澜。思想内容:所谓诗史即既具有史的性质,又有诗的韵味;既是时代的剪影,又是个人的抒情。1、内容:在忠诚于唐王朝和君主的前提下,对统治集团中的腐朽现象给予严厉的批判;暴露社会罪恶,反映民生疾苦;3、价值:是信史,是实录,标志着杜诗“光芒万丈”。2、感情:对受难的人民的极其真实深切的悲悯之情。《兵车行》是作者诗歌创作走向广阔的社会现实主义道路的一个起点,也是作者反战思想表现于诗歌的发轫之作,给杜诗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从此,杜诗不仅记录了自己的经历,也记下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诗人的前途命运与唐王朝兴衰的历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杜甫较其它同时代的诗人更深地植根于人民的土壤中,又站在时代的最前面,因此,读杜诗总给人以“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本文标题:兵车行上课课件 (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13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