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诗歌散文 > 高三语文:5.3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和解题技巧(原)
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和解题技巧2008-05诗歌鉴赏是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体味语言的艺术魅力的能力体现,要注重总体鉴赏,尤其是客观题变为更能考察考生综合素质的主观题,难度也自然增大了。孟子曰:“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如果掌握了鉴赏之法,就会化难为易,高屋建瓴,依规画圆,巧中取胜。那么如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而其中又有怎样的解题技巧?一、从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句,把握感情基调古典诗歌总是精心挑选那些富些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把意思表达得准确、生动、鲜明、精巧。那些高度聚集作者情感或者用来描述氛围的关键词句叫“诗眼”或“词眼”。其中就是古人所说的“炼字”问题,其中“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等诗句都是对炼字的形象描绘,它能体现文中的主旨,表达诗人的情感。如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又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句词比喻愁之多,愁之连绵不断的情感。这类题型的常见提问方式:A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为什么?请简要分析。B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请简要分析“X”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C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诗句中的某个字可否换成某字或其它词?请简要分析理由(请简析诗中某字的妙处)。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例: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二、分析意象,体会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是寄托诗人情感,构成诗歌意境的客观物象,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思与客观景物相融而创造出来的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意境是作者通过意象而创造的富有艺术情景的画面,领会意境必须从把握诗歌的意象入手,由此展开联想,进而理解作品内容及思想感情。如杜甫《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选取了“片云”“孤月”意象营造凄凉的意境,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之情。诗人漂流江汉,面对瑟瑟秋风,不仅没有悲秋之感,反而觉得病欲苏。“落日”“秋风”这两个意象渲染雄壮、开阔的意境,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类题型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A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B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心绪?C渲染了什么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D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抒发诗人怎样的情怀?【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1)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2)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步骤(1)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2)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三、熟记艺术手法专业“术语”,必事半功倍古典诗词曲在写作上有自己的特点,在表现手法上也有独到之处。如抒情诗中的“情景交融”手法。为了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因此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再此我们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引用专业“术语”,往往会在诗歌鉴赏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艺术手法可以分为三大类:1.表现方法诗词的表现手法很多,学生应积累一些必需的术语,如:赋、比、兴,虚实结合,用典,联想,想象,烘托,渲染,象征,对比,抑扬,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等,并学会运用这些术语去鉴赏诗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上片以实写为主,下片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恋人之间依依不舍之情。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都是以动衬静的反衬。如张可久《[双调]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诗人紧紧把握题意,用西风、北雁、红叶、黄花、芭蕉、雨声,点染成一幅萧瑟的秋景。又因“西风”的到来而联想到“归期”的未卜;因“芭蕉雨声”而烘托出自己的功名未就、辗转反侧的愁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2.修辞手法我们要善于用平常学习到的修辞知识去分析、鉴赏诗词。比喻、借代、对偶、夸张、比拟、排比、设问、反问、顶真、回环等修辞手法常用于古典诗词里,如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望庐山瀑布》大胆的夸张,把瀑布一泻千里,末势犹壮的气势呈现在读者面前。若死板套用科学思维,对这些诗句则一筹莫展。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则运用借代,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可见,懂得运用修辞知识去鉴赏诗词,则往往事半功倍。3.表达方式写作中的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常见于诗词中,鉴赏时须注意。如卢梅坡的《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后两句从“雪白”“梅香”的特征出发,评判出梅雪均佳,各有千秋:梅花虽白,终究逊霄三分;雪白胜梅,但没有梅的清香。诗人通过这个评判在暗喻人们,自然界的事物总是各有长处,但又是美中不足的,梅雪是这样,社会生活方面的事情何尝不是这样呢?元稹《菊花》后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用了议论,表明作者爱菊的原因,从而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赞美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高考诗词鉴赏题常考查诗词的表达方式,故须加强诗词表达方式的训练。这种题型会有以下的提问方式:A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XX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B诗人采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的,结合全诗做简要的分析。C作者在表达感情是主要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具体说明。D这首诗的XX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具体说明。E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F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G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解答这种题,要从诗歌的整体构思来把握,结合诗句来分析,答出运用这种手法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好处。如提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就要抓主要,从整体上去考虑,不能只答某一联所运用的的手法。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如陈与义《早行》: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答:此诗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①是什么?②为什么?(解释)③怎么样?
本文标题:高三语文:5.3古代诗歌鉴赏方法和解题技巧(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26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