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第二讲讲义
第二讲当中的主要问题第二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演化与发展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二、中国为什么选择了社会主义三、价值规律的启蒙与市场化改革的起步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市场化改革的初步推进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市场化改革的全面展开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马恩在对现实的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认为,未来社会的主要特点是:·高度发展的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前提·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全部生产资料归社会直接占有·消灭了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生产按预定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消灭了商品货币关系,劳动者凭向社会提供劳动的证书——马恩叫“劳动券”,从社会直接领取个人消费品·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国家将逐步自行消亡·人将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恩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基本设想这些设想:首先是在对现实的、还不是理想社会的资本主义进行批判的基础上来推断未来的理想社会的,因而就明显带有与现实资本主义对立的特点。如:资本主义是私有制的,那未来理想社会就应是公有制的;资本主义是自发的自由市场经济,那未来理想社会就应是自觉的计划经济;资本主义是按资分配的,因而存在着残酷的剥削,那未来理想社会就是无剥削的按劳分配或按需分配的;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是片面发展的,那未来理想社会的人就应是全面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不公平、不公正的,那未来理想社会就应是公平和公正的。其次,马恩的这些设想是以社会主义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胜利为前提的,而后来发展的现实却是社会主义出现在了经济落后的国家。怎样看马恩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无法按照马恩的设想去建立,于是,在前苏联率先实践的基础上,就把“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的“三位一体”,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具有这“三位一体”的经济制度就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具备这“三位一体”,或者说,这“三位一体”被打了折扣的经济制度就被认为是背离了社会主义。邓小平根据他所见到的中国改革的实践,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给出了一个阶段性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目前来看,“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目标”,被多数人认为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此同时,“公平公正”,“民主自由”,“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也越来越被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人们在实践中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看法恩格斯指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且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3页)恩格斯强调:“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7-338页)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经验是: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是资源得以最有效利用,生产力得以最有效发展,人类社会走向公平正义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市场经济之路,并在实践中去把握和提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特征的认识。要用发展和变化的眼光看社会主义国家衰败与国家重建二、中国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传统中国的几个特征•世界中心与‘天朝上国’的文化优越感,缺乏与他国平等交往、借鉴他人文化和制度成果的开放心态•‘大一统’国家的财税基础薄弱•早熟的文官制度与帝国官僚体系的内部腐败•在西方的冲击下,外患加内乱导致国家衰败•近代中国的现代化,首要任务是结束国家衰败,实现“国家重建”(StateRe-building)•参阅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但是,统治集团励精图治的改革、知识精英的变法诉求、以及社会的救亡反抗,都未能扭转传统中国从“有主权的封闭”,滑向了“主权摇晃下的被动开放”促成了革命形势的成熟。两本值得思考的书从维新改革到革命近代中国重建国家的失败第一种努力:统治集团自上而下推进第二种努力:知识界自下而上的探索结果还是一连串的失败,国家更加衰败1900年后的中国:割地赔款、“门户开放”主要原因对变革反应迟滞,“今有巨厦,更历千岁,。。风雨猝集,则倾必矣,而室中之人,犹然酣嬉鼾卧,漠然无所闻也”(梁启超)国际环境不容:“为什么先生老是打学生”?(毛泽东)利害冲突——“救中国,还是救大清”国家衰败对社会基层的影响(见下页)渐进的改革没有跑赢激进的革命改革来晚了,20世纪是中国的革命世纪国家衰败对社会底层的影响思考:刘文彩的财富与权势,究竟是市场竞争产生的两极分化?还是国家衰败背景下失控强权的巧取豪夺?强权下的暴富刘文彩,字星廷,四川省大邑县的安仁镇人。刘文辉的五哥。弟兄6人,家有田30多亩,兼营酿酒。少小无成。1921年,刘文辉任川军旅长,驻防宜宾,委刘文彩为四川烟酒公司宜宾分局长,后又委叙南船捐局长、宜宾百货统捐局长、川南税捐总局总办等职,千方百计为刘文辉搜刮军费。贩卖鸦片,滥征捐税,怨声载道。1931年二刘之战中,刘文辉兵败,刘文彩将其赃物4,500多箱、银圆800多万运回安仁镇老家。现代化的主要内容现代化(不等于“工业化”或“西方化”):在技术和科学革命的影响下社会的变化过程。它通常包括:国际依赖的增加;非农业增长与人均收入持续提高;出生率、死亡率由高到低;组织和技能的专业化;官僚程序与民众参与政治;教育的推广和普及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英、法、美),以及成功的后来者(日本与俄罗斯)中国的现代化:哪些因素推进、哪些妨碍?TheModernizationofJapanandRussia:AComparativeStudy.CyrilE.BlackandOthers.NewYork:FreePress,1975,TheMODERNIZATIONOFCHINA,EditbyGilbertRozman,FreePress,1979,(中译本,《中国的现代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社会主义进入中国•欧美和日本式的现代化道路在中国没有走通,比较之中,‘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设想,社会主义可以率先出现在俄国和中国。•列宁主义新发明–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一国可以率先发动社会主义革命;–斯大林:一国可以建成社会主义–赫鲁晓夫:苏联将提前进入共产主义•苏联对中国的影响•思想、理论与纲领•国家建设的效果三、价值规律的启蒙与市场化改革的起步●列宁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观点-无产阶级政党-得力的领袖-组织工人夺取政权-建立全国规模的超级国家公司●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建立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无产阶级的政权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列宁建社会主义的看法列宁在拉兹里夫湖畔写《国家与革命》●刘少奇代表中共中央发表天津讲话-新民主主义经济是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中民族资本家剥削有功,剥削越多,功劳越大-共产党内一部分人不同意剥削有功论-八大后的中共中央领导核心: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邓小平●顾准和孙冶方对价值规律的探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不同看法(1)-顾准最早提出并论证计划经济体制不可能完全消灭商品货币关系和价值规律-孙冶方强调计划经济也要遵循价值规律,也要考虑平均利润●斯大林从否等社会主义存在商品生产到承认存在商品外壳-《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与政治经济学教科书●西方经济学界也是争论不休-纽拉特认为计划经济体制行得通:纽拉特研究了战时经济,证明“集中管制、中央计划是可行的”,而且这样的体制在战后“因对公正的关切”也要求继续延续;国家可以像管理一家巨型公司一样管理国民经济(Neurath,1919);-米塞斯认为计划经济体制行不通:没有价格指引私人和企业,就不可能有经济核算,资源就得不到有效利用(Mises,1919)-兰格认为计划可以模拟市场:中央计划人员可以像市场主体一样,通过试错法,通过调控价格,得到正确的核算价格;由于国家人员比市场中人拥有更多的知识,所以他们做得会比市场好(Lange,1938);-哈耶克认为计划体制是通向奴役之路,是致命的自负:标准的经济学均衡模型误导了人们,市场本来是一个过程,用以处理无法集中利用的发散的信息与知识(Hayek,1940)建设社会主义经济的不同看法(2)●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下放权力、发挥价值规律的作用-中共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在京召开。会议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让地方和工农企业在国家统一计划的指导下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应该坚决实行按经济规律办事,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实行分级分工分人负责,加强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的权限和责任,减少会议公文,提高工作效率。认真实行考核、奖惩、升降等制度。-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中国经济理论界开始了经济规律客观性的大讨论和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的大讨论,为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理论研究拉开了序幕。与此相联系,中国经济理论界还比较深入地探讨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主义的生产目”、“按劳分配”和“过渡时期”等问题。伴随着对“文革”否定商品生产、否定按劳分配的反思,以及对前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反思,中国经济理论界不自觉地开始了对中国市场化改革的最初的理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包产到户早已有之:-1956年下半年,浙江省永嘉县就出现了包产到户,后被叫停。当时永嘉县的县委书记李云河,因为赞成包产到户而被革职、遣返老家务农长达21年之久。-1959-1961年间,包产到户又出现在“大饥荒”最严重的所有省份,其中仅安徽一地就蔓延到全省40%的生产队,农民把能够有效抵抗饥荒的责任田称为“救命田”。毛泽东批判单干风(即包产到户),包产到户又被叫停。-1962年邓小平就谈到,“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见杜润生回忆录,第332页)。包产到户来自民间资料来源:曹树基《大饥荒:1959-1961年的中国人口》,香港时代国际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版。林毅夫和杨涛在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引用了Sen的新观点。Sen提出了一个更具普遍性的食物获取权(entitlement)思路。尽管人均食物产出的不足可能引起饥荒,但它只是众多可能的原因之一。因为,在人均食物产出得到维持的情况下,饥荒也可能发生。饥荒的出现,可能由于部分人口的禀赋发生了突然而剧烈的下降,也可能来自相对价格的剧烈变化,这些都使得部分人口不能获得充足的食物。[19]林和杨。。。。结果指出,制度性因素是中国饥荒的主要原因。母猪是否下放给社员私养?•情况:目前大多数农村人民公社已经把肉猪下放给社员私养了,但大部分母猪仍然由公社、生产大队或生产队公养。母猪是否应该下放给社员私养,许多公社仍然犹豫不决,等待观望。•经验:据养母猪有经验的农民说,他们养母猪,养得好赚钱多,养不好要亏本,所以对母猪像对产妇一样关心,对苗猪像对婴儿一样关心。他们举出母猪私养比公养有下列几条好处:–(一)喂食喂得好。–(二)垫圈垫得好。–(三)母猪怀孕后注意保胎,不使它受惊。有的农民想方设法减少雷声、爆竹声对母猪的惊动,出肥时先把母猪赶到圈外,避免受惊。–(四)注意接生。发现母猪快要生产时,农民就睡在猪棚旁守护,生产时注意不让母猪压死苗猪。–(五)保护奶猪。–(六)夏天注意防暑,冬天注意保温•结论与政策建议:母猪也应该下放给农民私养“青浦农村调查”(陈云,1961年8月8日)陈云对母猪饲养的调查1978年复,安徽大旱,这年夏收分麦子,凤阳
本文标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第二讲讲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3583471 .html